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2013-07-26 06:21王丽萍王文艳张婷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膝部胼胝肢体

王丽萍,王文艳,李 蕾,张婷玉,胡 洋,方 玲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的底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大的连合纤维束,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广大区域,由于胼胝体梗死多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梗死,临床症状复杂,缺乏特征性,因此临床定位困难。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胼胝体梗死的诊断率较前有明显提高。现将本院2011 年6 月—2012 年3 月收治的12 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胼胝体梗死患者12 例,其中男7 例,女5 例; 年龄50 ~81 岁,平均65.2 岁。入院时间均在发病48h以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7 例,糖尿病病史者7 例,冠心病病史者4 例,血脂异常者3 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6例,脑梗死者1 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者2 例,吸烟史者3 例。所有患者符合1995 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1.2 影像学特点 12 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中9 例行CT 检查,6例同时行MRI 检查,1 例行MRI 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梗死是否局限于胼胝体分为胼胝体单纯病灶组7 例和合并其他部位病灶组5 例,胼胝体梗死部位(见表1) 。梗死灶发生在左侧7 例(占58.3%) ,梗死灶发生在右侧5 例(占41.7%) 。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纯病灶组与合并其他部位病灶组左右病灶发生率比较 单纯病灶组胼胝体梗死病灶发生在左侧4 例(占57.1%) ,合并颅内其他部位梗死组胼胝体梗死病灶发生在左侧3 例(占60.0%) ; 单纯病灶组胼胝体梗死病灶发生在右侧3 例(占42.9%) ,合并颅内其他部位梗死组胼胝体梗死病灶发生在右侧2 例(占40.0%) 。两组左右病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9,P >0.05) 。

表1 胼胝体梗死部位(例)Table 1 The infarction of corpus callosum

2.2 单纯病灶组与合并其他部位病灶组胼胝体膝部梗死与其他部位梗死发生率比较 两组胼胝体膝部梗死与其他部位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

2.3 12 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病灶部位与临床表现 本研究12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肢体瘫痪9 例(75.0%) 、语言障碍者4 例(33.3%) 、精神异常者2 例(16.7%) 、眩晕者1 例(8.3%) 、左手失用者1 例(8.3%) 、面舌瘫痪者1例(8.3%) ,具体见表3。

2.4 单纯病灶组与合并其他部位病灶组肢体受累情况比较 肢体肌力分为0 ~Ⅴ级,肌力≤Ⅲ级为严重肢体瘫痪。本研究中单纯梗死组肢体受累4 例,合并其他部位梗死组肢体受累5例,见表4。

表2 两组胼胝体膝部梗死与其他部位梗死发生率比较〔n (%) 〕Table 2 Comparison of corpus callosum genu infarction infarction rate and other parts between two groups

表3 12 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病灶部位与临床表现(例)Table 3 In 12 patients with corpus callosal infarction lesion locatio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表4 两组肢体受累情况(例)Table 4 Limb involvement between two groups

3 讨论

3.1 胼胝体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胼胝体梗死的危险因素与其他部位脑梗死相似,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但其发病机制因梗死部位而异。Kazui 等[1]认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及颅外血管壁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导致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易出现胼胝体受累。Lee等[2]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以及小血管闭塞可引起大脑后动脉梗死而至胼胝体受累。目前大多学者认为,胼胝体梗死发病机制中,栓塞机制较少见,是由于胼胝体穿支动脉管径细小且多从起源动脉垂直发出决定的。不过具体机制还要根据患者具体的危险因素和病灶形态学进行综合分析。本组12 例患者中,其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5 例(41.7%) ,穿支动脉病变1 例(8.3%) ,心源性脑卒中2 例(16.7%) ,不明原因2 例(16.7%) 、病因未确定2 例(16.7%) ,提示胼胝体梗死以大动脉粥样硬化为主。

3.2 胼胝体血液供应与影像学特点 胼胝体主要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血,大脑前动脉发出胼周动脉供应体部,前交通动脉发出胼胝体下动脉和胼胝体正中动脉供应膝部,大脑后动脉背侧动脉供应胼胝体压部。另外,在胼胝体沟内所有供血动脉的吻合支构成胼周动脉丛,供应胼胝体、胼胝体辐射、扣带回[3]。因此,胼胝体血供丰富,侧支循环发达,即使一侧供血动脉存在病变,也可通过前、后交通动脉,Willis 环开放代偿供血,所以临床胼胝体梗死较少。本研究12 例患者中,1 例行DSA 检查示: 右侧大脑前动脉及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见图1、2) ,左侧大脑前动脉及右侧大脑中动脉明显狭窄; 影像学表现为胼胝体膝部和左侧额叶、右侧豆状核梗死(见图3) ,两者不相符,考虑为通过前交通动脉由左侧大脑前动脉流向右侧大脑前动脉的血液大多分流至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造成左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血液较少,加之左侧大脑前动脉A1 段明显狭窄,因此表现胼胝体膝部和左侧额叶梗死。提示脑血管病的复杂性及影像学表现的局限性。本研究中梗死部位以胼胝体膝部受累最为多见占75.0%。同时合并有半卵圆中心、基底核梗死者较多。

图1 右侧大脑前动脉起始部闭塞Figure 1 Right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图2 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Figure 2 Lef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图3 影像学表现为胼胝体膝部和左侧额叶、右侧豆状核梗死Figure 3 Imaging findings of corpus callosum knee and left frontal,right lenticular infarction

3.3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板。其功能与高级精神活动、言语、视听有关。且胼胝体梗死多与基底核、丘脑、半卵圆中心或额叶、颞叶等部位梗死合并存在。因此临床表现复杂。一般认为,胼胝体前1/3损害出现左手失用、言语障碍、情感障碍(如淡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 ; 中1/3 损害出现失用,共济失调、偏瘫、截瘫; 后1/3 损害出现偏盲。其特征性表现是大脑半球失连接综合征[4]。本研究患者中左手失用1 例,语言障碍4 例,偏侧肢体瘫痪9 例,最为多见。就肢体瘫痪程度而言,本研究中单纯胼胝体梗死患者较合并颅内其他部位梗死者轻,而且下肢受累多见; 而合并其他部位特别是基底核梗死时,多表现为上、下肢同时受累。这可能与单纯胼胝体损害致使与皮质运动区、辅助运动区、皮质下协调功能区、运动功能区之间的广泛联合受损,而真正的运动中枢未受累有关。

综上所述,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胼胝体梗死的诊断率不断提高。本研究中确诊的12 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中病灶左右发生率及好发部位无显著性差异。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征性,但其具体表现与胼胝体梗死部位及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梗死有关。由于本研究观察对象数量较少,不能全面反应胼胝体梗死的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仍需在临床中进一步观察。

1 Kazui S,Sawada T,Naritomi H,et al. Angiographic evaluation of brain infarction limited to 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territory [J].Stroke,1993,24: 549-553.

2 Lee E,Kang DW,Kwon SU,et al. Posterior celebral artery infarction: diffusion-weighted MRI analysis of 205 patients [J]. Cerebrovase Dis,2009,28: 298-305.

3 Tare U,Yasargil MG,Krisht AF. The arteries of the corpus callosum:amicrosurgical anatomic study [J]. Neurosurgery,1996,39: 1075-1085.

4 陈海,贾建平.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4 (6) : 421.

5 Geogy BA,Hesselink JR,Jernigan TL. MR imaging of the corpus callosum [J]. Am J Roentgenol,1993,160 (5) : 949-955.

猜你喜欢
膝部胼胝肢体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初级篇)
三维断层超声TUI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价值
脚底长疙瘩,需要治疗吗?
肢体语言
MRI对急性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