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同时检测方法

2013-07-26 08:50罗成玉上海市浦东新区计量质量检测所
上海计量测试 2013年1期
关键词:安赛蜜糖精钠山梨酸

罗成玉 / 上海市浦东新区计量质量检测所

0 引言

果冻是一种用海藻为原料制成的胶冻休闲食品,为人们尤其是小朋友所喜爱。厂家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口味、延长保质期,经常加入如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等添加剂[1-2]。由于这些添加剂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副作用,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对这些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限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目前,大多数分析方法只能测定上述物质中的一种或者少数几种[3-9];另外,与其他食品不同,果冻一般是由含0.5%左右的琼脂凝固成的半固体,通常很难通过超声、振荡等措施将这些添加剂目标物提取出来。因此为方便测定,提高检测效率,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测定果冻中多种添加剂的方法十分重要。本文探索了同时测定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的实验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上述5种物质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自动进样器、色谱工作站)。

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安赛蜜溶液标准物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00 μg/mL)、苯甲酸溶液标准物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00 mg/mL)、山梨酸溶液标准物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00 mg/mL)、糖精钠溶液标准物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00 mg/mL)、脱氢乙酸(sigma,99.5%)。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 mm×150 mm,5 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色谱纯):乙酸铵(0.02 mol/L)=10∶90;流速:1.0 mL/min;波长:230 nm;进样量:20 μL。

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脱氢乙酸标准储备液:称取脱氢乙酸0.100 0 g,用5 mL碳酸氢钠溶液(5%)溶解后,转移至100 mL容量瓶,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即1.0 mg/mL的脱氢乙酸标准储备液。

混标使用溶液:取上述各种标准物质和标准储备液适量混合,用去离子水稀释成5种不同浓度(0.001、0.005、0.010、0.030、0.050)mg/mL 的标准系列,经0.45 μm滤膜过滤。

1.4 样品前处理方法

1.4.1 振荡提取

取样品5.00 g,加水适量,调pH=7.0,定容至50.0 mL。置振荡器上分别匀速振荡10 min、20 min、30 min后,过0.45 μm滤膜,滤液待测。

1.4.2 超声提取

取样品5.00 g,加水适量,调pH=7.0,定容至50.0 mL。置超声清洗器上分别超声10 min、20 min、30 min后,过0.45μm滤膜,滤液待测。

1.4.3 加热提取

取样品5.00 g,加水适量,调pH=7.0,定容至50.0mL。置70℃恒温水分别浴锅10 min、20 min、30 min后,过0.45 μm滤膜,滤液待测。

1.5 加标样品的制作方法

向大烧杯中倒入适量果冻样品,置70 ℃恒温水浴锅20 min,摇匀后,分别称取5.0 g样品测本底值;另称取5.0 g样品若干,向其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安赛蜜等5种添加剂混合标准溶液,加标后置70℃恒温水浴锅20 min,摇匀后放4℃冰箱60 min,使其凝固即为加标样品。

2 结果与讨论

2.1 波长选择

实验中对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5种添加剂进行波长扫描,发现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225.4 nm、219.2 nm、228.7 nm、255.0 nm、310.8 nm处(其中脱氢乙酸的最大吸收波长310.8 nm处有干扰,而次级波长为230.2 nm),综合考虑各组分的灵敏度,本实验选择的实验波长为230 nm。

2.2 流动相选择

实验中采用甲醇与0.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做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醇在流动相中的比例增大(从5%开始),5种添加剂的保留时间都缩短,当甲醇与0.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比例为10∶90时,各组分分离较好,而且保留时间也适宜。

2.3 标准曲线及最低检出限

上述不同质量浓度的标准溶液10 μL,按实验确定的色谱条件进样,以不同质量浓度下各组分的峰面积为纵坐标,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得到标准色谱图(图1)和标准工作曲线(图2)。图1中从左到右出峰顺序依次为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脱氢乙酸。在该检测条件下,5种添加剂之间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各组分的线性范围、线性方程、相关系数见表1。称样5.0 g,定容50 mL,进样量10 μL,按S/N=3确定各添加剂的检测限浓度见表1。可以看出各组分在一定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图1 5种添加剂色谱图

图2 5种添加剂的标准曲线

2.4 不同前处理方法分析

用振荡、超声、加热法提取分别测得加标样品5种添加剂的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通过加热提取,果冻中的5种添加剂明显比振荡、超声两种提取方法的回收率高,这主要是因为果冻中的琼脂在70℃时能完全溶解。还可以得出,即在70℃恒温水浴锅20 min是理想的提取时间。

2.5 回收率和精密度

对加标样品,按实验方法进行5种添加剂的测定,连续测定6次,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试验回收率为98.7%~100.4%,相对标准偏差0.9%~3.0%。

表1 5种添加剂的回归方程

表2 3种不同提取方法中5种添加剂回收率试验(%)

表3 5种添加剂精密度和准确度(n = 6)

3 结语

通过试验比较,发现果冻样品先经过稀释一定倍数,然后在70℃恒温水浴中提取20 min是比较好的提取方法,回收率、准确度高。这是因为果冻中一般含0.5%左右的琼脂凝固成的半固体,很难通过振荡及超声的方法将其中的内容物完全提取出来,造成了回收率偏低。而琼脂在70℃恒温水浴中能完全溶解,经稀释后琼脂浓度很低不再形成半固体状,因此适合过滤后进入仪器测定。

本试验方法可准确、快速地同时测定果冻中5种添加剂,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方法检出限等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适用于果冻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等5种添加剂的常规质量检测。

[1] 戎江瑞. 3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在HPLC测定果冻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实验比较[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15(7):885.

[2] 丁芳林, 卢亚玲, 陈波. HPLC-MS 联用测定果冻等食品中的3种甜味剂和苯甲酸[J]. 食品与机械, 2008, 24(4):111-1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T 5009.28-2003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T 5009.29-2003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T 5009.140-2003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T 5009.121-2003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8]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GB/T 23495-2009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9]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GB/T 23377-2009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猜你喜欢
安赛蜜糖精钠山梨酸
紫外光高级氧化技术降解安赛蜜的研究进展
山梨酸微胶囊防腐剂在面包中的应用
食品中安赛蜜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山梨酸及其盐类防腐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山梨酸氧化紫外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酸钾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醋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纽甜
安赛蜜是甜蜜的“毒药”吗
三招辨别『糖精枣』
按标准规定使用安赛蜜不会危害健康
三招辨别“糖精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