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微博”的案例探究

2013-07-27 09:50盛钿添
电子测试 2013年8期
关键词:下河游泳官员

盛钿添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0 导言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的活动空间从现实生活转向虚拟平台,E-mail、QQ、MSN、computer games等一些软件的开发使得虚拟世界不断扩大,网络给人们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逐渐成为信息化时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息化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融入多元文化,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彼此激荡,每天都会产生巨大的信息量,让人目不暇接。如何在电子时代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如何快速吸引大众的眼球?微博这种新媒体的出现无疑做出最好的诠释,既迎合了现代化发展的潮流,也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生产并消费大量信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特征。

针对微博中频频出现的环境事件,笔者分析开通“绿色微博”的功能与可能性,将信息时代的微博产品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重视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给予公众充分的话语权。2013年2月中旬,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事件,就是率先在微博中引爆,符合“微博首度曝光——利益相关者受牵连——公众转发评论——传统媒介介入——政府官员做出回应——类似事件发生”的运行逻辑,引起政府官员与普通公众的高度重视,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将“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事件划归到“绿色微博”范畴的原因有二:一是微博主利用微博的力量,采用发布、@、转发、图片、iphone客户端等手段,让政府官员、新闻媒体、众多网友参与到事件的评论中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二是该事件本质是水体污染的追根溯源,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绿色事业紧密相关,处理好此类事件,有利于经济发展与公民环境意识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案例分析: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

1.1 缘起:金增敏的微博

2013年2月16日,浙江省杭州毛源昌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增敏在新浪微博上爆料称,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仙降街道一河流工业污染严重,如果环保局长敢在河里游泳20分钟他就拿出20万。这条微博一经发表,便引起中新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曝光,网民纷纷“围观”,要求当地环保局工作人员对此做出回应。类似于此种污染事件在我国各省市绝非个案,尤其是对于工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份,为什么在瑞安首先引爆?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成为老百姓的热点话题?这都离不开金增敏的微博效应。

通过上表得知,金增敏在发布第一条微博时使用@功能,对方就能第一时间接收到信息,并且对象都是有些知名度的媒体,控制在五人以内,更有针对性。后面一条微博是将第一条微博转发,为了不让其它内容覆盖,让更多的受众知晓,金增敏有意为之。第三条的内容与第一条一样,目标明确,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重视。在这条微博中,第一次提到“环保局长下河游泳20分钟拿出20万”,带有时事针砭性的话语扩大此事的宣传效果。紧接着微博主温州草根新闻发布“20万悬赏环保局长游泳?”,金增敏转发并作出回应。第五、六条都是延续第四条的内容。金增敏在15:45-22:36时段共发布微博六条,都是针对河流污染一事,根据转发数可知第一条的效果最大,后面几条@其他人,涉及利益相关者,发挥的是累积效应。经过2月17日的宣传,当地新闻媒体和报纸杂志逐渐介入,陆续有了关于此事的集中报道。2月18日、19日、20日三天,金增敏分别对公众的各种声音做出回应,发布的微博数为8条、11条、10条,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没有隐藏出处、原作者、原始网页链接等信息,保证微博事件的真实性与即时性。

表1 金增敏2月16日不同时点发布的微博内容

1.2 发展:其他微博主的效仿

从2月16日开始,原籍浙江温州瑞安的金增敏公开宣称愿意付费20万元,请该市的环保局长在当地的一条河中游泳20分钟。连续几日,微博上出现多起“悬赏环保局长游泳”事件,事件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不仅在瑞安市,其它地方的网友也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

2月19日,网友将价码抬升至30万元,请温州苍南县环保局长下河。20日,浙江绍兴、河南新乡等多地网友,也表示愿意出高价邀请环保局长下河畅游。同时,东莞知名网友“肖功俊”也发出微博,出10万元邀请东莞市环保局局长到寒溪河游泳。水质污染事件在短短几日之内,便在国内外网络上引起围观,可见信息传播之快、传播范围之广。网友评论数量也在不断飙升,面对网友的各种讨伐声,政府官员不得不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

2月17日,瑞安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副队长声称,16日晚九点就让当地的飞云环境管理所前去进行调查,也就是在金增敏发布微博5小时之后就有了实际行动。而瑞安市环保局局长表示16日晚就看到这条微博,温州市委市政府对此很重视。虽然政府官员掌握的信息量大,但是相对其他普通网友来说,他们没有选择在这个平台上发声,因为代表的不是个人,需要自觉地维护政府的声誉和形象。即使他们采用匿名回复,也是毫无安全性可言。网络中任何一种传播方式包括微博,众多的“猎奇者”和“网络黑客”可以对其进行搜索,所以身份不同,话语权也就有所差异。政府必须慎重对待社会热点事件,否则就会出现公共危机事件。

2 “绿色微博”的功能与意义

2.1 “绿色微博”的功能

2.1.1 短时间调动起网民的积极性,提高公众参与度。

微博具有“短、平、快”的优点,绿色微博可以快速锁定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相关事件,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社会的力量,而这一点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公众参与度直接关系到政府制定的各项决策或实施的项目开发,及时将公众的意见和公众的需求向上反映,提高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1.2 通过转发@评论,传统媒体将绿色事件扩大化。

发布、转发、评论、@等是加速微博内容传播、吸引更多粉丝关注、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绿色微博的扩散效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新闻媒介,将网络事件转化为社会热点,加强各大媒体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

2.1.3 督促政府官员尽快对公众的质疑作出回应,保证公民的知情权。

公众有效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是信息公开。如果公民不了解环境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对政府官员做出的回应和采取的应对措施毫不知情,就会对管理阶层的工作产生质疑,难以起到监督、督促作用,更不用说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中去,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高质量的进行。

2.2 建立“绿色微博”的意义

2.2.1 提供新的网络平台,发挥环境保护组织和个人的监督作用。

从1978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至今,全国共有三千多家环保民间组织。虽然通过不断印刷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但从实际效果看,仍然有其滞后性和局限性。绿色微博提供给每个公民的监督权是平等的,公众能够随时随地参与讨论,更加有力地发挥环境话语权。

2.2.2 借助新媒体的宣传效应,进一步培育和加强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过去,各地环保局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开设环境保护专题,加强环保活动宣传,培育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如果公民没有主动输入网址查看相应内容,对于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了解是有限的。而微博平民化的特点恰恰弥补这一缺陷,环境意识的培养寓于日常生活中,成为直击环境事件的新渠道。

2.2.3 利用信息传播的公开性,有助于政府官员了解民意、从实际出发。

官员活动与民众实际需求的脱节往往是危害政府决策效果的重要原因。只有信息公开,才能让更多的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政府,才能使得政府官员尊重民意、了解民意,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大众的态度和回应,迅速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当之处,修正环保工作中的失误和偏颇,揭开政府官员的神秘面纱,消除老百姓的顾虑与不满。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公民三方,涉及到各地环保局、环保组织、新闻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在电子信息时代利用好绿色微博这一平台,发挥新媒体的传播效应,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在政府与民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政府官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舆情民意、问计于民,公众可以直接与政府官员交流,问事于政府,体现社会参与的方便性、及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征。

[1]金增敏.新浪微博[EB/OL].http://weibo.com/u/2567198622

[2]中新网.浙江一企业家悬赏20万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图)[EB/OL].[2013-02-17].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02-17/4570544.shtml

[3]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4]西门柳上,马国良,刘清华.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陈红初.信息化背景下设计的社会特征[J].大众文艺,2011(22).

[6]杨成虎.什么是公众参与[J].江海纵横,2011(1).

[7]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猜你喜欢
下河游泳官员
穿着纸衣服下河(异域箴言)
小石头跳下河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上坡下河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官员晒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