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取消长跑”引发的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思考①

2013-08-13 06:46姜丽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质大学生

姜丽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体育教研室 广东广州 510520)

2012年的广州马拉松赛和众多高校接二连三的取消运动会长跑比赛项目,再次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再次引起了社会、学校及家长的深思。谁动了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创造了历史的新低。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我国先后开展了6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学生体质监测。2011年9月2日上午在北京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发布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状况连续多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而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则继续下滑(见图1),反映出我国大学生体质总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1-3]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在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耐力等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哈桑二世(法)有一句名言:“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产,并不是它储备的大量黄金或外币,更不是它的地下资源或工业能力,而是人民的健康。”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1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低下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良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学校体育课从传统教学转向新课标,从过度重视竞赛技能走向过多强调学生兴趣,体育竞赛技能被淡化,对学生体质方面的要求过于放松;同时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安全隐患使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始终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学生自身的惰性、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导致了学生体质的下降。另外国家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导致环境不断恶化,食物、水、空气被污染使学生误食不少“慢性毒药”。

1.1 学校体育功能未得到全面挖掘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利军研究员认为:“导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下降的原因与学校体育的相对滞后有关”[4],体育是一种“寓教育于运动之中”的社会现象,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学校体育并没有充分体现它的功能。由于过分强调安全,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体育中稍含有危险性的运动项目都被取消,体育工作者在课内外组织学生上课、训练、比赛也时常因安全问题而瞻前顾后,害怕担当责任,这种心理负担极大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在升学的压力下,从小就疏远体育运动,运动技能没有掌握,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明确,主动性不高,无法在运动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1.2 大学生生活方式不科学,健身意识薄弱

对自律性不强的大学生而言,进入高校摆脱了学习的压力和学校、父母的管制,周围环境的变迁、诱惑,让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变化,生活开始没有规律,缺乏节制。由于学习任务不重,很多学生经常沉溺网络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长期面对电脑、昼夜颠倒、睡眠没规律,势必造成身体状况的下降。同时,由于家庭的过分呵护,使得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了大学生意志薄弱、怕苦怕累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健身意识薄弱和缺乏运动乐趣导致其长期的对自己的健康进行透支而不觉悟,一旦进行剧烈运动必将产生不良后果。

1.3 良好社会生活环境遭到破坏

国家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导致环境不断恶化,食物、水、空气被污染;社会上的各种“垃圾食品”使学生误食不少“慢性毒药”,这些都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2 改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对策

改变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偏低的现状是全社会的责任,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是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学校的体育老师的责任。

图1 2008~2011年高校男女大学生体质动态变化曲线图

2.1 教育行政部门政策的引导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等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科教文化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质落实确实面临两难境地,尽管2007年“中央7号文件”出台,尽管国务委员陈至立、刘延东以及教育部原部长周济等多场合发言强调,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变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局面,但收效甚微。高校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配合执行才能良好运转。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关策略,促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

2.2 学校体育活动的合理开展

目前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直接原因。由于部分人对于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理解的偏差,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将“安全第一”放在了学校体育的首位,以致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束手束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正确理解政策、法规,转变思想,放下心理包袱。其次应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加大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的投入,改变体育课程的弱势地位,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再次体育教师应制定严格的体育成绩考核制度,统一考核标准尺度,实行硬性达标和软性达标(即情况特殊者通过锻炼取得相应进步)的双重规定,对正常学生和生理有缺陷的学生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体育成绩考核的内容必须涉及到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特别是中长跑要作为必考项目。体质测试要准确检查学生的心率、心脏负荷、肺活量、血压、视力等器官机能指标。

2.3 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锻炼习惯的培养

高校学生大部分学习与生活时间都在学校范围内,学校可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如增建运动场所供学生课余锻炼,开展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树立体育传统,丰富高校的内涵。同时高校应该设有专项拨款用以奖励体育竞赛,定期开展体育竞赛以增强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开展体育知识讲座和体育竞赛有奖问答,介绍运动相关专业知识和各种体育比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

3 结语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阶段,我们应建立一整套由国家教育部门到学校到体育工作者再到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合理的干预机制,使大学生不仅在大学期间知识水平提高了,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提高。这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各方面配合,尤其需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5],真正的体现出其社会价值。

[1] 邢文华.大学生体质在下降[N].光明日报,2011-09-14.

[2] 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R].教育部公报,2003-11-27.

[3] 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R].教育部公报,2006-08-30.

[4] 胡利军,杨远波.社会经济发展与国民体质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5):3-10.

[5] 刘英杰.试论高校阳光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对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5):98-100.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体质大学生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