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式摔跤运动项目的战术特征研究①

2013-08-14 01:06韩夫苓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战术运动员动作

韩夫苓

(山东财经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规则的规定,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自己特定的战术。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的、合理的运用战术,对比赛的获胜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国际式摔跤战术是指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项目的特点、规则的规定,正确的分配和利用体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手的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其战术能力是国际式摔跤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构成部分。国际式摔跤作为技能主导类项目,其技术种类繁多,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战术也是丰富多彩。作为一名高水平的国际式摔跤运动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多种适应自己特点的、先进的战术,这样才能提高在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在系统、深入研究大量有关国际式摔跤文献资料、访谈一线国际式摔跤教练员以及国际式摔跤理论专家的基础上,本文对国际式摔跤运动项目的战术特征进行了概括、归纳和总结,以供国际式摔跤教练员等在训练或比赛中参考。

图1 国际式摔跤比赛常用战术

1 国际式摔跤运动的战术特点

在国际式摔跤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所制订的战术具有预见性、独立性、隐蔽性和灵活性等特点。预见性是指运动员在摔跤比赛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比赛双方的临场情况做出正确的预测与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战术行动,否则其战术就带有盲目性;独立性是指由于摔跤是一对一的对抗项目,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临场战术策略和行动主要受自己的意识所支配,其他人在场外很难进行操纵;隐蔽性是指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隐蔽自己真实的战术意图,使对手始终弄不清楚你下一步的行动,否则对方就会展开有效地防守,使自己的战术行动无效;灵活性是指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应根据临场情况灵活地制订自己的战术策略和行动,绝不能机械地照搬事先设计好的战术,否则可能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2 国际式摔跤运动的常用战术

国际式摔跤运动的战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按其攻防性质可分为两种,即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

2.1 进攻战术

进攻战术是指摔跤运动员利用掌握主动权的机会,通过个人努力向对手发动主动进攻所组成的战术行动。在实施进攻战术时必须要把握好战机,这些战机包括:对手身体失去平衡时;对手露出防守部位的弱点时;对手暴露进攻的意图时;对手放松警惕时;对手出现“拍腿”、“摸头”等习惯性动作时;对手疏忽防守时;对手调整身体姿势时;对手几次猛攻后喘息时;对手退到接近保护区的消极区内时;对手出现疲惫时;比赛接近结束时等。在国际式摔跤比赛中,常用的进攻战术主要有压迫型进攻战术、引诱型进攻战术、实力型进攻战术、稳重型进攻战术、散手型进攻战术、顺势型进攻战术、边线型进攻战术、看体型进攻战术等(见图1)。

2.1.1 压迫型进攻战术

压迫型进攻战术也称猛攻。是指在摔跤比赛中,当运动员赛前已经知晓对手是经验不足的新手,或是技术较好而体能较差时,在自己体能充沛、耐力素质较好的基础上,比赛一开始就先发制人的主动发起猛烈进攻,连续使用进攻技术,一个技术用不成功,紧接着用第二个、第三个,迫使对手忙于防守,疲于招架,处于被动挨摔的地位,消耗对手大量体力,争取在短时间内掌握全场主动权或是取得绝对胜利。

2.1.2 引诱型进攻战术

引诱型进攻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把假动作与真动作充分结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战术形式,即假动作与真动作虚实并用、假里有真、真里有假、假真莫测。如想使用夹颈背动作,先用抱腰折的假动作,对手来不及防守或防守失败,就直接使用抱腰折,若对手弓身防守,再使用夹颈背。引诱型进攻战术是摔跤比赛中最常用的基本战术之一,在对手体能好而技术不太全面、方法变化少、战术不灵活,自己技术全面熟练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种战术。采用这种战术时,运动员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胆量,在自己的动作速度比对手快的条件下,可以有意露出破绽,引诱对手进攻,使对手的身体姿势向适合自己使用下一个动作的方向发展。

2.1.3 实力型进攻战术

实力型进攻战术是指摔跤运动员拥有较强的实力,在摔跤比赛中能够主动地创造使用特长的条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技术特长,以确有把握的绝招战胜对手。这种战术要求摔跤运动员拥有自己的绝招,并且在绝招的前后还要形成一整套的方法如采用诱导动作(推、拉、扭、按、提等)或假动作等能够对付对手的防守与反攻,使对手防不胜防,以确保绝招的使用十拿九稳。

2.1.4 稳重型进攻战术

稳重型进攻战术是指在对付实力强、技术好的对手时,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沉着稳重,不急不躁,用智谋和勇敢精神战胜对手。此种战术要求进攻者要有稳重的心理素质和不服输的精神,在进攻之前先站好基本姿势,然后做一些以守为主的试探性抢手,给对手以将进攻或企图进攻的假象,逐步找出对手的弱点,然后再不失时机地实施进攻,同时注意在交手中不轻易地与对手搂抱在一起,更不让对手抓握到有利把位,避其锋芒,挫其锐气,使对手无可奈何。

2.1.5 散手型进攻战术

散手型进攻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不抓握进攻,散手使用动作。此种战术适合力量小而动作速度快或是抱腿技术熟练的运动员,采用这种战术时不轻易地与对手抓握,可充分合理地利用场地绕着对手转,如果出现机会,则立刻展开进攻,若没有就不失时机地迅速移动。

2.1.6 顺势型进攻战术

顺势型进攻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借助对手的技术动作来展开进攻。即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对手拉我就进、对手推我就退、顺手牵羊、以柔克刚,但进退的方向稍偏于对手用力的方向,使之不能完成动作,且造成对手身体失去平衡,我正好顺势使用摔倒对手的方法。此种战术要求运动员的胆量要大,技术全面而熟练,故不易掌握,若能掌握则成功率较高。

2.1.7 边线型进攻战术

边线型进攻战术是指在消极区内,运动员充分、合理地利用规则和场地所实施的战术行动。大体上可分为两种:(1)自己处在内线,即背对中心圈,对手在消极区内,这时应立即使用进攻技术,这样一是得分的可能性较大,二是对手如果外逃,自己不仅可以得分,而且对手还将被判罚一次警告。(2)自己处在消极区内,对手背对中心圈,这时如果对手尚未进攻,自己应想方设法进入比赛区,如果对手已经展开行动,则应顺势使用转体或向后摔的动作进攻。若成功则可得分,若不成功,因是主动使用动作出界,则不算逃出界外。

2.1.8 看体型进攻战术

看体型进攻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根据对手的体型而采取不同的战术行动。现代国际式摔跤虽然是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但是同一级别的运动员中身高也有差别。身材高者则身体瘦长,重心高,下肢力量较小,稳定性相对较差,然而四肢相对较长,因此在对付矮个子时,可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不让对手贴近自己,并利用身高臂长的优势对其进行远距离攻击,或从腋下抄起对方令其双脚离地失去重心,在跪撑角斗中可采用使其离地的翻转动作;身材矮者则身体粗壮,重心低,下肢力量一般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好,而臂和腿相对较短,不利于抓握对手,因此在对付高个子时,应尽量靠近对手,并与之搂抱在一起,可采用抱腿或抱腰的技术。

2.2 防守战术

防守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对手实力较强或是掌握了场上主动权,自己处于劣势的被动地位,不能迅速地反攻对手的进攻;或是要达到某一个目的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术行动。防守的主要目的是不致失分,同时还要造成和发现对手的过失,以图反攻或进攻。在国际式摔跤比赛中,常用的防守战术主要有控制封堵战术、化解防守战术、以攻代守战术、假进攻真防守战术、送分战术、移动战术等(见图1)。

2.2.1 控制封堵战术

控制封堵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通过控制住对手有效的部位以封堵住对手进攻的路线,使对手无计可施。例如对付抱腿速度较快的右架选手,自己可想方设法用双臂控制住对手的右臂,使其不能抱腿,同时寻找机会突然袭击。充分地了解对手和看准对手进攻的路线是控制封堵战术能否运用成功的关键。

2.2.2 化解防守战术

化解防守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用防守方法化解掉对手的进攻动作,使其用不成功。摔跤中的每个进攻动作几乎都有一定的防守方法,如对手用抱腿我可用下压和向后蹬腿,对手用夹颈挑我可用抱腰蹬腿将对手抱起等。采用此种战术要求运动员的反应要快,并且事先能够判断出对手要采取什么样的进攻技术,然后用相应的防守方法走在前面等着对手进攻,同时要注意不能让对手的手法、步法、身法等都到了位,否则很难化解。

2.2.3 以攻代守战术

以攻代守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以进攻抵制对手的进攻。即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如对手抓握臂,我也抓握臂,对手抱腿我也抱腿。此种战术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熟练,反应速度较快。采用此战术时事先应判断清楚对手的下一步行动,以便对症下药。

2.2.4 假进攻真防守战术

假进攻真防守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在进攻得分后或体能欠佳时,虚张声势地假装进攻,而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或恢复体能。采用此种战术的目的是为了迷惑裁判,给裁判以进攻的假象,以逃避对消极防守的处罚。

2.2.5 送分战术

送分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比赛时间快到时,由于自己的得分多于对方,且体能又欠佳,为了避免被对手压成双肩着垫,在对手使用1分的动作时,可送给对手1分,进入跪撑状态时,全力防守,拖延时间。

2.2.6 移动战术

移动战术是指在摔跤比赛中由于技术出现错误、判断失误、对手实力较强等,自己被迫处于被动地位时,运动员充分合理地利用场地,采取移动或爬动的方法,努力摆脱这种被动局面、拖延时间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由于国际式摔跤比赛的过程较为复杂,且对手多种多样,因此国际式摔跤的战术也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其中每种战术都有其适用的条件,不存在孰优孰劣,运动员应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地制订适合自己的战术,以达到预定的比赛目的,其指导思想是“以我为主,以快为主,攻防兼顾”。以上战术只是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在实践中还有许多的战术有待进一步总结和充实。

[1] 孙健.竞赛规则的改变对自由式摔跤技、战术产生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3):109-112.

[2] 杨义光.浅谈摔跤比赛的战术[J].辽宁体育科技,2001(6):12.

[3] 朱淑明,王洪武.浅谈摔跤运动员的战术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2000(6):22-23.

[4] 李国安.试论摔跤运动员的比赛战术及战术意识的培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65-66.

[5] 宋兆年.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古典式·自由式摔跤[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83-389.

猜你喜欢
战术运动员动作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动作描写要具体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