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运动员参赛战术分析

2013-08-14 01:06邢执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冲刺分段战术

邢执

(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东肇庆 506061)

男子1500m自由泳是游泳比赛中距离最长的项目,它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等素质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有较长的途中游距离,运动员参赛体能的分配对最终成绩取得意义更加重大。孙杨在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项目上获得成功,展现出我国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的世界顶尖平,也必将给中国的竞技游泳带来焕然一新的气象。但能否在伦敦奥运会之后依然保持世界顶尖水平,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课题。因此,研究这一项目世界顶尖运动员的战术特征,找出他们的制胜规律,对中国竞技游泳综合水平的提高,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参赛各分段成绩的收集,对运动员参赛速度分配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广大教练员科学准确地制定训练计划和合理安排比赛战术提供良好的参考和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参加伦敦奥运会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的参赛成绩(8人次)。(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收集游泳比赛不同项目和长距离自由泳参赛速度分配和战术分析的相关文献、资料。②资料收集法:从国内外游泳网站收集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运动员各分段成绩。③对比分析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表1 伦敦奥运会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每500m分段速度变化表(S)

表2 伦敦奥运会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每50m分段速度变化表(S)

2 结果与分析

(1)近年来,在“引进来,走出去”的训练指导思想影响下,中国男子1500m自由泳运动员被送到游泳强国接受训练,训练能力和比赛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孙杨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冠,标志着中国男子1500m自由泳运动员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顶尖水平的实力,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在世界泳坛有了焕然一新的气象。

(2)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参赛每500m各50m段落平均成绩为:29.00s±0.50s(0-500m);29.30s±0.87s(500-1000m)和29.40s±0.71s(1000-1500m)。

表2是伦敦奥运会决赛运动员参赛每50m分段速度变化情况及速度分配模式表,通过对运动员参赛各50m速度分配变化的对比可以反映出奥运会决赛运动员配速方式同最终成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

(3)如表1、表2所示: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的8运动员总体来看,在比赛中大都采用了“前快后快、途中平稳”的战术模式。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8名参加决赛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所采取的战术策略又都不太一致。如第一名中国的孙杨第一个50m落后于第四名朴泰恒,150~450m段游速波动较大,但还是领先于其余七名选手,450~650m分段成绩快速平稳,700m~1050m分段速度稍下降仍很平稳,1100m分段开始加速,但直到最后250m速度才完全表现出来,在最后的100m完全爆发出强劲的冲刺能力。从三个500m大的分段来看,第一个500m稍快于第三个500m,而第二个500m最慢,但成绩波动最小,总体呈现出前快后快、中间平稳的战术特征。而他个人的加速距离最长,几乎从最后400m就开始加速,说明孙杨具备较好的速度耐力能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思路清晰,战术意识较强,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分配各分段速度,游刃有余的把握比赛的节奏。

综合前八名的各50m分段成绩和各500m分段成绩以及总成绩可以看出,八名运动员均表现出较好的出发能力和冲刺能力;第1、2、3、5、8名运动员采用了前快后快、中间平稳的匀速游战术方针,其中第1名孙杨在比赛中采取的是典型的“破纪录”先发制人战术,从比赛开始就一路领先向前游进,每个分段都保持一定的高速平稳游进,从第1100m分段开始加快速度,不断的调整速度,以完成最后的冲刺,最后的50m以25.68s惊人的速度率先到达终点,凭借其超强的速度耐力和出色的冲刺能力再次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男子1500m自由泳世界纪录。而第2名手科克兰采用的是跟随战术,但其在每个分段里的速度过于平稳,且没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里有较大提速,所以只能屈居第二。第4、6、7名采用了先快后慢的减速游;观察八名运动员的冲刺距离,可以看出,前三名运动员均在最后250m处进入明显的冲刺阶段,其中第一名在最后400m就开始提速,而第三名则在最后200m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冲势。4~8名运动员在最后100m才进入冲刺,且在最后50m才有比较抢眼的表现,由此也可以看出,冲刺距离越长名次越靠前,冲刺距离越短名次相对靠后,说明冲刺距离的长短同最终成绩成正相关。

(4)通过对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八名运动员参赛各分段成绩变化进行比较后发现:前快后快、途中平稳的匀速游;以及前快后慢的减速游在比赛中都各有运动员采用,说明这两种速度分配模式依然是世界优秀运动员在1500m自由泳比赛中较多采用的速度分配战术。“前快后快,途中平稳”战术,在整个赛程中运动员基本保持匀速游。从每个50m分段成绩与全程的50m平均成绩的对比分析可看出:除出发开始阶段和最后冲刺阶段之外,途中游速度平稳。其中,每50m分段成绩上下幅度在0.52s之内,与全程总的平均速度保持接近。“前快后慢”战术,是游泳比赛中一种先发制人的战术,这种战术需要运动员具备充沛的体力基础和明确的战术意识。通常,游程前段速度较快,消耗体力过多,容易造成机体疲劳,影响机体调整在后程形成有效的冲刺,在争夺成绩和名次的激烈较量中容易处于下风,即便是最后奋力冲刺,往往也不会取得太好的成绩。然而,由于全程速度还算均匀,这类战术仍有个别运动员采用,但很难取得较为理想的名次。研究发现,伦敦奥运会1500m自由泳运动员参赛冲刺距离同最终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运动员的冲刺距离同所获得名次成正比,说明越早进入冲刺段成绩越优秀。因此,前三名运动员多采用加速游的参赛速度分配战术也许是受冲刺段距离延长影响的必然一种选择。

3 结论与建议

(1)前快后快,途中平稳的速度分配战术是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所采用的主要战术。因此,这种战术将成为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在今后比赛中的一种趋势。(2)先快后慢逐步减速的速度分配战术是少数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所采用的一种战术。但这种战术途中游速度偏低,在保持这种战术的同时,要注重提高途中游各个分段的速度。(3)后程冲刺距离同运动员最终成绩和名次存在很大的相关性,伦敦奥运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的冲刺段长度同成绩呈正比,即运动员冲刺距离越长,成绩越优秀。(4)在今后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在提高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比赛全程的速度节奏控制能力。以适应当今运动员的“前快后快、途中平稳”参赛速度分配特征。

[1] 汤姆·施威尔.游泳比赛中速率的合理分配[J].游泳,1987(2):39.

[2] 马格利索.pacing and strategy(1993)[J].游泳季刊,2008(2).

[3] 谭明义.奥运会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新特点[J].中国体育科技,2005(3):105-108.

[4] 黄奕华,马吉光.我国男子1500m自由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及主要原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1(3):9-15.

[5] 张明飞.优秀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比赛全程速度分配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1):71-76.

[6] 张洁.中外优秀男子1500米自由泳运动员各50m分段时间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9):612-615.

猜你喜欢
冲刺分段战术
冲刺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分段计算时间
冲刺
分段函数“面面观”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寻求分段函数问题的类型及解法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