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中学生体育习惯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的研究①

2013-08-15 00:54黄雯倩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问卷中学生

黄雯倩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院; 2.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

1 研究目的

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了解家庭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成因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福州市7所中学600名中学学生,其中男生为310人,女生290人。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家庭在中学生体育习惯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运用相关理论得出与本研究有关的结论与建议。

2.3 问卷调查设计与检验

根据研究理论与依据,设计《家庭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影响调查问卷》一份,并进行了问卷效度的检验。通过咨询部分长期从事体育教学、职称在副高级以上的教师,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五级制的定性评价,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后,问卷初稿经过反复修改,检验与评价15人的问卷效度。由专家评价的结果可知,需要的内容能通过调查问卷所列各题得知,本研究调查的有效性成立。

问卷信度:运用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对福州市7所600名中学生在15天左右进行再测,以两次调查数据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作为问卷的信度,信度系数r=0.84,说明问卷信度很高。本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2份,有效问卷530份,回收率为95.33%,有效率为88.3%。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体育习惯现状的分析

3.1.1 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

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们在不断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经常的、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并构成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1]。

3.1.2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

每周只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例过大,次数1~2次,男生达到45.5%,女生达到60.3%。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比率超过3次的,男生达到30.2%,女生达到16.9%,对比很明显。这一数据表明学生对课外锻炼很不积极,在锻炼次数上男生、女生存在差异显著,课外锻炼女生比男生更不积极。其主要原因在于男生和女生之间的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形态差异,还有女生怕脏、怕累、怕受伤等主观因素有关[2]。

3.1.3 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关系

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有影响学习的占40.1%,没有的占37%,认为有较小影响的占22.9%。有影响的占绝大部分,主要是由于现在严重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学习任务加重,而无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

3.1.4 中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状况的调查统计

学生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是因为中学生用良好状态去对待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而奠定了认识基础。

3.1.5 对中学生体育重要性认识的来源调查

教师与家长的教导让中学生得以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学生接受体育教育与锻炼的唯一场所不再是学校,要发挥教师、家庭的共同力量。

3.1.6 中学生体育锻炼对终身体育影响

学校体育在与未来终身体育衔接中,存在显著的差异,从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来考虑,这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养成良好体育锻炼态度和习惯有关,不利于终身体育思想产生的形成。

3.1.7 影响参与运动的因素

“功课忙”和“怕影响学习”是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受到阻碍的最主要因素,这主要原因还在于中学生应试教育造成的压力,因此要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学校教育必须设法减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

3.2 家庭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

现在的家长普遍关心学生的学习和饮食,而忽视学生锻炼身体,担心体育锻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不赞成学生在家中进行体育锻炼。有68%的家长持反对意见,20%的家长持赞成意见,还有12%的学生根本就不爱运动,家长也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父母自己本身也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代表,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理念更是需要家长的熏陶和培养,无论学校起到一个怎样的督促作用,在家中没有父母好的影响,也无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生自己欣赏、分析运动美感与比赛的能力较多,这样缺乏讨论与激情,很难带动体育兴趣的发展。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全家有组织一起到户外从事身体活动占20%,偶尔的占10%,没有的占70%,很明显这种体育锻炼习惯的氛围不够融切。

3.3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对策研究

3.3.1 努力增加学生的体育运动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说明“运动”对生命的需要和存在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使身心发育旺盛,体力明显增强,而且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3]。学生户外活动的时间减少,他们的运动素质能力呈下降的趋势,肥胖儿童、少年在增加,过去在成年人当中才患有的疾病,在少年儿童中也多有发生。而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是解决学生素质差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体育课、课处体育活动和其它方式参加体育活动,能够调节并改善由于疾病、营养的不均衡、不合理的作息时间、超重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

3.3.2 提高体育家庭作业的影响

在社会大声疾呼“为中学生减负”时,部分学校却提出体育课要布置“家庭作业”,表面上看,似乎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矛盾[4]。其实,学生的负担过重是指文化课作业,而不是指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活动时间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能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可以给学生布置体育的家庭作业,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因为家庭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锻炼的重要补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体质和兴趣,与孩子共同选择最适合的运动项目,学生则可以把体育课堂上学会的各种运动技能与家长一起共享。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而且有助于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在一起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活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综上所述,要使中学生能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育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由于受教学环境、场地器材设备、升学考试压力、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等诸多教育因素的影响,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较低,造成认识与实践的脱节。

4.2 建议

首先,体育锻炼的理念要从家庭抓起,才能形成体育锻炼的家庭化、社会化,让学生从被动锻炼身体到主动锻炼身体,有了体育锻炼的理念,完成思想上质的飞跃。其次,应充分开展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学生是否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密不可分,体育设施、教学内容、周边环境等均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后,应充分关注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轻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参加体育运动,形成较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材。

[1] 季浏,胡增荤.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7-164.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65-78.

[3] 王更生.中小学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的理论思考[J].体育科研(上海),2003(1).

[4] 陈雪英,力斌.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体育学院学报,1992(1).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问卷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