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院系资料室建设

2013-08-15 00:46李美玲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资料室重点学科教学科研

李美玲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隶属于各院系的资料室的建设,无疑是各个院系学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资料室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与本系有关专业文献情报的搜集、整理和研究,面向全校有关专业人员开展文献情报服务。”高校院系资料室是高校图书情报系统的分支机构和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院系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职能。对院系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直接关系到院系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发展水平。其工作目标定位是紧紧围绕本院系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为其提供最有价值的文献情报服务,工作内容具有很强的学科内涵和专业个性。高校院系资料室具有集专业性、科研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特点及图书馆无可替代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第一,校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方面要兼顾全校所有院系的学科和专业的文献情报的收集,图书资料收集覆盖面广而博,无法收集各院系需要的专业性极强的文献资料,而院系资料室因隶属于各二级学院,资料室工作人员熟悉本院系的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及重点学科建设的方向,熟悉教师的教学进度、科研课题及进展情况,熟悉本专业的知识,因此在藏书建设上注重专业性和科研性。第二,院系资料室工作人员与本院系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有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能够更方便及时的了解本院系的教学科研动态,熟悉学科建设的方向及教学科研的进展程度,能够有的放矢的收集文献情报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服务,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图书馆无法比拟的,资料室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从提高资料室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和资料室的馆藏建设这两方面加强资料室的建设,为院系的重点学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要加强资料室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

资料室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事这项工作的资料人员自身素质的建设,资料室工作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资料室建设工作的优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建设,需要高素质的资料室工作人员

资料室是院系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院系的教学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开展工作。资料室工作人员要根据本院系的教学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进行文献情报的采编和整理。在现代化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今天,文献信息量的急剧膨胀,使新出版的文献资源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面对如此繁杂的文献,如何选择本院系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急需的真正的精品文献?这就关系到资料室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了。对于资料室来说,藏书的空间有限,购书的资金有限,如何用有限的资金购置最有价值的文献,是每个资料员应首先考虑的问题。资料室工作人员与本院系教学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联系紧密,熟悉教师的教学进度、科研课题及进展情况,熟悉本专业的知识,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信息和学者的研究动态,及时获取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教学科研急需的文献做好图书采访工作,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用在刀刃上。因此,资料室工作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应做到即专且博。既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动态、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又要有广博的相近学科的知识,如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目录等,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资料室藏书的质量。才能更好地突显资料文献价值。资料室工作人员应不断努力学习,加强文献采访的精品意识和能力,要学会汰劣存优。

(二)资料室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逐渐从纸质文献转向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实现。这就要求资料室工作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文献信息服务。

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较好的利用计算机的条件,实现资料室的现代化和网络化,使资料室和图书馆文献能有机结合,更好的发挥它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资源检索和文献信息的选择收集、加工整理,开发利用是重要的工作,开展机读服务,使知识的传播方式更为快捷,加速文献的传递和流通。建立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查询速度快,节约时间;查询功能强,可采用多种途径,通过不同的组合对文献进行检索;便于修改,可提高工作效率,更新资料方便,新资料随时输入,为读者提供最新文献资料等等。

(三)提高业务素质,规范业务管理

在业务上应严格管理,特别是文献资料采购、分类、排架检索等环节,应严格执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献工作标准》和图书馆资料室的规章制度等有关规定执行。在分类、编目、题录等的编制工作中,做到与图书馆编目体例一致,确保“分编标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便于与全校乃至其他院校图书馆系统的接轨和并网,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以实现全校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高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二、根据学科建设的重点,做好院系资料室的藏书建设工作。

(一)资料室的藏书建设

藏书建设是院系资料室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资料室工作人员应根据本院系的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重点,确定文献的收藏范围和重点,只有建立一个科学的高质量的藏书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

1.基础藏书要专业化。对于本学科的专业教学用书,收藏要全面。如专业必备的专著、工具书、字典、词典、全书、年鉴、文件汇编、丛书、报刊索引等都要收藏;还要兼顾理论性、专业性和参考性;适当收藏与本学科相关或相近学科的文献,使其藏书能满足进行学习和理论研究的需求。

2.重点藏书要深度化。要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有选择地藏书。这是资料室藏书的精华,反映了资料室的特色,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工作。如我系的重点学科是中国文化史和阴山文化研究,因此,这部分的藏书应保证质量和规模,选择有较高理论性、学术性和研究性的文献,以及反映这一研究领域的较高专业水平的各种文献资料,以学科研究性文件为藏书重点。藏书要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保存价值。

重点收藏有特色的文献。如民族文献和地方文献。我们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应注意收藏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献。

3.专业文献收集范围要多样化。不仅要收集正规出版的各种图书、期刊、国内外学术会议文集及本院系师生的教学科研成果,还要收集反应教学科研最新研究成果货反映教学科研发展趋势的内部资料,如学术会议论文、科研报告和研究生专业论文等。同时还要收集本专业的现代科技产品如胶片、光盘、软盘等等文献。

(二)进行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

文献信息的大量涌现,给教科人员的使用带来方面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文献信息筛选的困难。这就需要资料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管理型服务为科研型服务,向深层次开发文献资源的方向发展,以方便教科人员便捷地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料。

1.利用现有的数字资源和期刊文献,进行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服务。二次文献服务主要是编制专业文献目录文摘专题索引等,帮助教学科研人员提高选择和鉴别文献的效率。三次文献服务主要表现在对专题文献的综述和述评上,通过对专题文献大量信息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深层次地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创新的综合性的信息,帮助他们迅速了解学科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动态,及时掌握学科领域的第一手资料。

2.根据科研课题的需要,编写文摘性检索工具书。使科研人员从浩瀚的文献中解脱出来,节省科研人员的前期劳动时间,使其早出成果。

总之,院系资料室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科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坚实的物质后盾。而学科建设又对资料室的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有机联动,共同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猜你喜欢
资料室重点学科教学科研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基于科教融合供给侧改革的军队新兴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刍议
高校院系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模式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体育院校资料室发挥主要作用方式的探讨①
——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热衷科研
论职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南非大学的能力建设研究——以教学科研策略为例
香港圣保禄幼儿园的资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