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风病文献研究探析

2013-08-15 00:44赵德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4期
关键词:中风病类药物中风

赵德喜 张 影 王 禹 王 健

(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

明清时期中风病文献研究探析

赵德喜 张 影 王 禹 王 健*

(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

中医的学术思想隐藏在大量的中医著作中,文献整理是研究中医学术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通过对大量明清时期中风病的中医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明清时期中风病证候、治法、中药方药规律,提出明清时期中风病证候多以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虚肝郁、风痰为主;治法多以补气血、滋阴、行气活血、化痰、表法、吐法、下法为常见治法;进一步指导现代中医临床研究,为后世中风病研究发展奠定理论依据。

中风病;明清;文献研究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医研究中风病最早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此后历代医家在中风病病名、病因病机、症状证候、治法方药等方面均有大量的文献阐述。到了明清时期,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均有较大发展,为中医脑髓学说和中风病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医文献研究每一历史时期都在进行。现代医者通过对原文的整理提炼,可以揭示其内在的学术精髓,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1]。本研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明清时期文献,归纳整理明清时期中风病证候特征、治法用药,为今后中风病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证候规律

明清时期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已由“外风”说转至“内风”说,主要病机包括情志内伤、内虚邪中、痰瘀痹阻[2],对中风病证候的论述认为多以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虚肝郁、风痰最为常见。

气血亏虚,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而至中风。气血亏虚,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得以乘虚入中经络,痹阻气血,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针灸逢源》曰:“半身不遂,此由气血不周。一名偏枯是也。”《万病回春》曰:“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者,属血虚与死血也。上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者,属气虚与湿痰也。左右手足皆瘫痪,此血气之大虚也。”

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阳化风动,气血上逆,上蒙元神,发为中风。《王旭高临证医案》论述:“肾藏精,肝藏血,肾肝精血衰微,筋骨自多空隙,湿热痰涎乘虚入络。”《临证指南医案》曰:“肾窍失司。显然虚象。凡肾液虚耗。肝风鸱张。身肢麻木。内风暗袭。多有痱中之累。肾虚液少。肝风内动。为病偏枯。非外来之邪。(肾阴虚肝风动)”

嗜酒肥甘,饥饱失宜,或形盛气弱,中气亏虚,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发为中风。或肝气郁结,肝火内盛炼液生痰,蒙蔽清窍,且肝木乘脾土,土湿木郁,风动血耗,筋脉结涩,发为中风。风痰为中风病的致病因素。《四圣心源》中:“诸筋者,司于肝而会于节,土湿木郁,风动血耗,筋脉结涩,故支节枯硬。”《针灸逢源》曰:“阳气遏郁无权。势必转蒸饮食之物为痰。痰与风相结。”痰湿偏盛,风挟痰湿,上蒙清窍,内闭经络,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噤不开,等症,痰属阴,故静卧不烦,苔白腻,脉沉滑缓皆为风痰之象。

2 治法

中风病本即为气血不充,病标为肝阳暴动。肝之秉性,刚而易扰,有赖于阴血濡养,凡肝阳之恣肆者,无非血耗液虚,不能涵养,故治疗中风补气血为培本之法。《古今医彻》曰:“中风僻瘫痪。分左右之道路。而大补气血。佐以舒筋豁痰。十补勿一泻之。”《脉症治方》曰:“大抵风本为热。热胜则风动。宜静胜其燥。以养阴血为主。阴血旺则风热无由而作矣。”

河间所谓肾水虚衰,不能制火者,发为中风。肾阴之虚,积之有素,驯至木失水养,而为暴动,推本穷源,肾阴虚为病因,故滋阴以固护根基,滋填培植为治疗中风常用方法。《中风论》曰:“根本治法,有宜补火者,如灯之添草则光焰益大;有宜补水者,如灯之加油则长明不熄。世俗专以补火为事,则油竭者光亦熄矣。”《临证指南医案》曰:“肝肾虚馁。阴气不主上承。重培其下。冀得风熄。”

行气活血是明清时期治疗中风的关键手段。《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曰:“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其久也。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理。”《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曰:“凡脉所经所络筋所会所,血气津液所行之处,皆邪气郁滞,正气不得流通而致。然治者当以养血除风顺气化痰为主,不必强度某病属某经某脏而杂治之也。”半身不遂为中风病五大主症之一,肢体瘫废当知经络隧道中气机已滞,血脉不通,而为肢节络脉之痼疾,行气活血之法必不可少。

卒中之证,无不挟胸中痰浊,壅塞气道,故可见窒塞喉关,声如曳锯,治疗上无不以开痰降浊为唯一之要务也。《金匮翼》曰:“或因风而动痰,或因痰而致风,或邪风多附顽痰,或痰病有如风病。是以掉摇眩晕、倒仆昏迷等症,风固有之,痰亦能然。要在有表无表、脉浮脉滑为辨耳。风病兼治痰则可,痰病兼治风则不可。”《医学入门》曰:“风证,皆痰为患,故治以开关化痰为先,急则祛风,缓则顺气,久则活血。”治痰之法,首在量其虚实,形壮气实者,荡之涤之,形衰者,泄之化之。

表法是明清时期中风病相关文献中提到的重要治法。《金匮翼·卒中八法》曰:“昔人谓南方无真中风病,多是痰火气虚所致,是以近世罕有议解散者。然其间贼风邪气,亦间有之。设遇此等,岂清热、益气、理痰所能愈哉。续命诸方,所以不可竟废也。俟大邪既泄,然后从而调之。”

痰涎壅盛,用诸吐法涌之;此乃急则治标之法。吐法是明清时期治疗中风的常用手段。《丹溪心法·论中风》曰:“半身不遂,大率多痰。痰壅盛者,口眼歪斜者,不能言者,皆当用吐法。”《杂病治例》曰:“气滞者难治,宜吐之,痰气实,能食,痰壅盛者,口眼歪斜不能言,皆用吐法。”气滞、痰盛者皆可用吐法。《明医指掌》曰:“凡吐中风之痰,使咽喉疏通,能进汤液便止。”强调吐法需掌握好度,适可而止。

中风病急性期,治则以通为主,缘此病为标急本缓、邪实于上的新暴之病,宜峻猛之药急去之,邪去则通,阴阳气血得平。下法是明清时期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法。《脉症治方》曰:“中脏者。多滞九窍。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大便秘结。或气塞涎上。不语昏危多致不救。治宜下之。”《明医指掌》曰:“中脏者,内闭九窍,故可下之,亦不可过下,损其荣血。”下需得法,过下则伤营血。

3 用药

解表类药物在明清时期中风病相关的50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位居首位。《千金方》、《外台秘要》中中风方论甚多,论治则麻桂羌防,千方一律,猝暴昏仆之中风,势必百无一治。追源祸首,当以《甲乙经》为始作之俑。至明清时期,各大医家已认识到中风病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虚肝郁、痰湿等内伤致病,但治疗中风,仍抄袭古人之方,方中仍以温辛升散之品居多,自相矛盾,不可效仿。但在中风病治疗中,解表类药物并非毫无用处,中风病其间贼风邪气,亦间有之,故解表类药物可随症治之。

补气类药物在中风病相关文献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①中风病元阴元阳暴脱,真气不续为极危至险之侯,治疗上固护元气为当务之急,脱者宜固,参附汤、生脉散等皆以人参为主药,可见补气类药物的重要性。②中风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故补气类药物为中风病之常用药。③中风病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留有后遗症,以气虚血瘀为多见,此时同样需要补气类药物之协助。

化痰类药物出现的频率在中风病相关文献的药物中位居第三。其中以清热化痰平喘类药物为主。《金匮翼》曰:“或因风而动痰,或因痰而致风,或邪风多附顽痰,或痰病有如风病。是以掉摇眩晕、倒仆昏迷等症,风固有之,痰亦能然。要在有表无表、脉浮脉滑为辨耳。风病兼治痰则可,痰病兼治风则不可。”中风病不清其痰,则无形之气,亦且未由息降。

清热类药物在中风病治疗中极为常用,中风病内风之气,多从热化,故热盛生风或风微热盛,但治其热,风亦自消。故清热类药物在中风病治疗中很常用。

理气类药物在中风病相关文献中出现的频次也较高。气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故治疗中风,不顺其气,则血亦无下降之理,痰无平定之时,肝阳无潜降之法。理气类药物在中风病中常用。

祛风通络药物动而不静,行而不守,中风病急性期不宜使用,惟在数日之后,其势少息,其气少和,而肢体之瘫废如故,则知经络不畅,当用祛风通络药物,《中风斠诠·论通经宣络》曰:“尚在旬月之间,则隧道窒塞,犹未太甚,或尚有疏通之望,譬如机械不用,关节不灵,而为日无多,犹未缺蚀,急为刮磨,亦堪利用。此则通经宣络治法。”可见,祛风通络药对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有巨大的作用。

中风病病因病机最主要的为气血亏虚,补气血是明清时期治疗中风的培本之法。故补血类药物自然为治疗中风的常用药。温里类药物在中风脱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神昏、手撒肢冷汗多,二便失禁等,属元气败脱,神明散乱,治以益气回阳固脱,温里药为其首选药物。滋阴类药物在中风病相关文献中极其常用,肾为本,肝为标,肾水不足则肝木横逆,故治疗中风病滋阴类药物必不可少。《素问》有气血并走于上之真理,则中风病治法自以平肝熄风为要务,天麻、钩藤、牡蛎等平肝熄风类药物则在中风治疗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4 讨论

中风居“风痨臌膈”四大症之首,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诸多医籍在论述疾病时也将中风病列于书首。明清时期多数医家仍以前人的治法、处方为主,但有些医家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如叶天士认为中风病为肝肾虚馁。阴气不主上承。重培其下。冀得风熄。徐灵胎提出中风之症,服温补药者,百无一愈,未甚服补药者,尚可挽回。熊易指出卫行是左右分布矣。是以病之在卫分者,病右则不及于左,病左则不及于右。此中风所以独有偏枯之症也。《风劳臌膈四大证治》中认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系内居营卫。营卫稍衰,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张锡纯认为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古代中风病学术思想隐藏在历代医家所著的大量文献中,传统医学正是一门经验医学,后世医者通过阅读古代文献提炼各医家精髓,因此对古代中医文献的整理显得尤为重要。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三十余年的陈霞村先生在古籍整理中始终贯彻三个“并重”[3]:研究与整理并重;评价古籍时思想性与学术性并重;专门整理与开发利用并重。只要我们能更新观念,增强现代意识,不断地开拓思路,改进研究方法,同时注意研究队伍本身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就一定能开创中医古籍文献研究的新局面[3],使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范晓艳.谈中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学术的继承与发展[J].中医文献杂志,2002,(4):36-38.

[2]梁润英.明清时期中风病外治方药规律的文献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0):729-730.

[3]蒋力生.关于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研究的思考与对策[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9(4):26.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2.001

1672-2779(2013)-14-0001-02

张文娟

2013-05-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中风病类药物中风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朝医凉膈散火汤治疗少阳人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基于混沌和替代数据法的中风病人声音分析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