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楼与拳参的鉴别及其应用

2013-08-15 00:44高元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重楼根茎药典

高元庆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药剂科,楚雄675000)

重楼与拳参的鉴别及其应用

高元庆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药剂科,楚雄675000)

重楼;拳参;鉴别

我国幅员辽阔,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历史沿革和各地用药习惯的不同,导致中药应用中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十分普遍。重楼与拳参为两种不同的常用中药,历代本草中二者均具有“草河车”和“蚤休”的别名记载,产地分布多有相同,性状和功效较为接近,在临床上往往混淆不清或张冠李戴,导致中药品种的混用现象,极大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实际上,重楼和拳参归属于不同的种属,并且两者所含的药物成分,功效也不同。对此,本文从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理化、功效与应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二者的区别。

1 植物来源鉴别

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Paris)植物,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云南重楼P.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P.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的干燥根茎[1]。在我国分布甚广,南北均有,主产于南方各省及长江流域。

拳参为蓼科植物Polygonum bistorta L.的干燥根茎[1]。主产于东北、华北及山东、江苏、湖北等地。

2 性状鉴别

重楼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12cm,直径1.0~4.5cm。外表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结节上具椭圆形凹陷茎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角质。气微,味微苦麻。

拳参呈扁长方形或扁圆柱形,弯曲,长6~13cm,直径1~2.5cm。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粗糙,一面隆起,一面稍平坦或略具凹槽,全体密具粗环纹,有残留须根活根痕。质硬,断面浅棕红色或棕红色;具环状排列的黄白色小点(维管束)。气微,味苦、涩。

3 显微鉴别

重楼粉末白色,淀粉粒甚多,呈长椭圆形、微类圆形或肾形,直径3~18μm。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80~250μm,主要为梯纹及网纹导管,直径l0~25μm。

拳参粉末淡棕红色,淀粉粒椭圆形、卵形或类圆形,直径5~12μm。草酸钙族晶较多,直径15~65μm,单个或散在存在于薄壁细胞中。主要为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0~55μm。少有网纹及螺纹导管。

4 理化鉴别

重楼的化学成分多样,李恒报道。重楼属13种植物中分离鉴定出50余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甾体薯蓣皂苷和偏诺皂苷,约占化合物数目的80%,并含有氨基酸、甾酮、蜕皮激素、黄酮苷等化合物[2]。理化反应:①取本品粗粉1g,加水5ml,浸渍10min后,剧烈振摇,发生持久性泡沫。②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醚2ml,水浴回流10min,滤过,滤液分2份,挥干,一份加醋酸酐1ml使溶解,加硫酸2滴,显黄色-紫色-青色至污绿色;另一份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加乙酢酰氯5滴与氧化锌少量,稍加热,显红色或紫红色。

拳参含鞣质,没食子酸,儿茶酚,β-谷淄醇,绿原酸,树脂等[3],没有重楼的泡沫反应(皂苷特性),显色反应不显色。但荧光反应呈阳性:取本品饮片,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紫色或灰紫色荧光。

5 功效与应用的异同

重楼与拳参皆苦而微寒,归肝经,入血分。二药均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和息风镇惊的作用,可用于痈肿疮毒、瘰疬、毒蛇咬伤等,为外科常用之品,并可治热极生风,惊痫抽搐[4]。现代还常将此二药用于各种癌症。

5.1 重楼的功效和应用 重楼性微寒,味辛、苦、入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痈肿疮毒及毒蛇咬伤等证。可单用煎服,或研末用醋调敷患处。此外还有清肝热、解毒和息风定惊的作用,用于肝热生风、惊痫以及热病神昏、抽搐等证。重楼为外科之要药,是著名的云南白药和宫血宁的主要成分,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之效,广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胃出血、妇女崩漏等疾病,内服外用均可。

5.2 拳参的功效和应用 拳参性味苦,凉。具有清热除湿和解毒的功效,常单用于湿热泻痢,泻脓血、里急后重等证。也用于热毒痈疡,口舌生疮之证。还能利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之证。

6 小结

拳参与重楼为不同植物来源的根茎,应注意区分开,另外各地还存在使用伪品的现象,在云南、贵州地区,有蓼科植物草血竭根茎作拳参药用,在吉林、陕西、四川等地,有蓼科植物珠芽蓼的根茎作重楼或拳参用,市场还发现百合种植物万年青混作重楼用,应注意鉴别。在临床应用中大多由“草河车”名称的原因引起混淆,根据考证本草专著,草河车名称只能应用重楼而不能应用拳参。在处方调剂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统一使用《中国药典》规定的名称,药典未收载者要在药名下加脚注,这样才能正确调配处方中所要求的中药,杜绝混用现象,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2-202.

[2]李恒.重楼属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191.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692-2694.

[4]章恪,章红英.常用中药功效鉴别[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56-5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5.080

1672-2779(2013)-05-0118-02

张文娟

2013-02-03)

猜你喜欢
重楼根茎药典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多叶重楼与云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积累差异
基于HPLC指纹图谱鉴别云南重楼和长柱重楼
基于超声波的根茎类中草药净洗技术的研究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