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心脏,干预应从糖尿病前期开始

2013-08-15 00:54汉德
糖尿病天地(临床)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安慰剂脂蛋白博士

汉德

(王燕飞 编译中南大学糖尿病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减肥和增加体力活动或服用二甲双胍不仅可以降低他们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也可能降低他们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该研究首次采用核磁共振(NMR)成像结合密度梯度离心(DGU)这两种方法证实,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及使用二甲双胍,比安慰剂更能改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亚类的分布。

美国佛罗里达州米勒医学院内分泌、糖尿病与新陈代谢科Ronald Goldberg博士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该研究的对象来自于糖尿病预防计划(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DPP)研究中平均体重指数(BMI)基线为33.5至33.7kg/m2的糖尿病前期人群。

Joslin糖尿病中心临床、行为及结果研究部高级研究员Edward S.Horton博士指出,从该试验中我们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持续达一年的健康生活方式对改善血脂谱非常有效。二甲双胍也能改善血脂谱,但不如生活方式对血脂的影响大。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改变脂蛋白颗粒大小

Goldberg博士和同事随机将1,645名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同时服用二甲双胍(850mg Bid)。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通过校正处理分配、基线年龄、性别、种族和基线代谢差异后,他们将基线的血液样本与一年后的血液样本进行比较,对比研究时期内代谢状态的改变。所有受试者同时也接受了调脂药物的治疗。

他们发现,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降低大而轻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小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并增加大颗粒高密度脂蛋白。而二甲双胍适度降低小而密的LDL并同时升高大颗粒和小颗粒HDL。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也能将甘油三酯从1.6 mmol/L降到1.32 mmol/L(P<0.01,与安慰剂相比)。

Horton博士解释说,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谱、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升高的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尤其是在这项研究中有所降低的较大的悬浮颗粒——都与高脂肪饮食有关,并且大颗粒的VLDL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比颗粒较小的VLDL强。同时在上述人群中,HDL有降低的倾向。

Horton博士认为,我们的底线是得到我们所期望的。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我们要求每人能减少7%的身体脂肪。该项研究中甘油三酯已有改善,并且大颗粒VLDL出现向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较弱的小颗粒VLDL转变的趋势。HDL水平出现轻微的上升,并且从小颗粒向大颗粒转变。总LDL水平没有改变,但出现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强的小颗粒LDL向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弱的大颗粒LDL转变。他同时还指出,试验中二甲双胍组的体重有所下降,二甲双胍在减重方面有不错的效果。

二甲双胍的治疗价值再次得到肯定

该论文的另一位共同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流行病学家Elizabeth Barrett-Connor博士个人认为,本试验中最有趣的部分是二甲双胍的研究结果,二甲双胍是关注度最高的抗糖尿病药物,它没有严重的副作用,并且能同时增加大颗粒和小颗粒HDL。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二甲双胍可能会降低患癌症的风险,这使二甲双胍受到空前的关注。

Barrett-Connor博士解释说,这项研究的独特贡献之处是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测定脂蛋白的颗粒大小及其密度。她认为这是论文中最突出的地方之一,她非常高兴从密度梯度离心法中得到了平行的结果。两种不同的方法能得出类似的结果,这是一个独特的贡献。

该研究的研究者们认为,BMI减少是改善代谢状态的主要原因。因为安慰剂组的BMI保持不变,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的BMI从33.5kg/m2降至30.8kg/m2(P<0.01,与安慰剂组和二甲双胍组比较),二甲双胍组患者的BMI从33.7 kg/m2降至32.5 kg/m2(P<0.01,与安慰剂比较)。

他们还指出,为期一年的干预能收获许多有益的效果,这让我们更有信心相信干预开始后我们获得持续效益的几率更大。

他们总结道,总的来说,该研究的结果提供了乐观积极的观点,即这些干预措施除了能减缓糖尿病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猜你喜欢
安慰剂脂蛋白博士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神药”有时真管用
为什么假冒“神药”有时真管用
跟踪导练(3)
跟踪导练(三)2
低密度脂蛋白
博士蚊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