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道德建设浅析

2013-08-15 00:50邹翔斐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公务员权力行政

邹翔斐

(太原大学 旅游系,山西 太原 030032)

行政道德是调节政府管理社会的过程中,行政人员及行政机关相关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调节的关系包括行政人员之间、行政机关之间、行政人员与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社会之间等的关系。行政道德是国家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个体公务员在职业生涯中须遵从的伦理要求。

一、行政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行政道德建设是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需要。在行政道德的约束下,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执法行为才能把国家制定的好的经济政策落到实处;行政道德建设是实现行政管理有效性的保证。只有把行政道德时时刻刻表现在具体的行政行为过程中,行政机关实现行政目标的有效性才会得到保证;行政道德建设是防止官僚主义和制止腐败的要求。加强和完善行政道德建设在和大程度上会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的能力;行政道德建设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需求。

二、我国行政道德建设存在的现状

1.行政道德作用失效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主意识在人民心中越来越深入。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和党选管人才干部的体制当中,越来越注重个人的诉求。“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到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各个环节之中。民主的形式越来越完善。但是在行政人员民主平等思想进一步加强的同时,理想、信念、信仰的崇高观念也变得薄弱,行政道德作用失效。有相当一部分行政人员不知道怎么为人民全心全意的服务,不知道为人民服务的着眼点在哪。原有的传统的社会美德尤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被一部分行政人员当成了老掉牙的说法。行政道德的教育培训,也被逐渐忽视和形式化,被一定程度上地“想当然”和“无所谓”。

2.行政主体地位失落

由于当前竞争意识深入到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公务员招考录用和晋升的过程当中,行政人员竞争强,不仅存在业务能力上的竞争,而且存在学理上的竞争。大家的危机感增强,这样就在行政内管内部呈现出了一种互相较劲的气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风貌,而且创新意识也越来越深入。行政人员追求效率的结果导致了行政主体地位的失落。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过于照搬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些“硬东西”,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与被执法人员之间的沟通了解,忽视了说服教育的方法等“软东西”。这种有点“粗暴”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反感,甚至有的还引起了骚动。这就丧失了行政道德所要求的“关爱”精神。

三、行政道德建设落后原因探析

1.“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根深蒂固。其中“官本位”思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文化糟粕依然存在。在相当一部分行政人员当中,“官本位”的思想依然影响重大。他们认为“官贵民贱”,导致其在日常的行政行为过程当中,“以权压民”的方式屡见不鲜。[1]甚至,有一部分有学历有金钱资本的人,想尽办法,通过行贿等手段,千方百计要进入到国家的公务员系列当中。成了公务员以后,这些人就会以“高于老百姓”的姿态,不合理地运用手中的行政权力进行执法。每每在执法过程中,与老百姓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就会采取不理智、以权压人、以势迫人的手段,达到其执法的目的,以及实现其不正当的利益需求。

2.“市场利益原则”的渗透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洪流中,在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建立的过程中,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规律。“公平买卖”原则是市场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金钱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最终导致市场经济的“公平买卖”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权力体系之中。有些行政人员充分利用了手中的权力,钻法律和监督体系的漏洞,不给好处不办事。“不给钱不办事”、“钱给得不够不办事”、“钱给得比别人少不给办事”的现象在一定层面处处可见。[2]市场买卖原则在行政权力体系的渗透直接导致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寻租”等现象。

3.公务员道德意识薄弱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当中,其中“城乡二元制的改革”、“城镇化建设”、“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都是转型中的有利改革措施。但是这些措施的背后涉及到了重大的利益关系,跟老百姓(包括公务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由于经济转型发展,社会价值和社会道德的涵义和衡量标准都有了多样化的趋势。再加上,目前我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延续出现的断层,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道德观念在人们心中逐渐失去了地位。以前确立的社会公德底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稳固地位。这就导致整个社会及公务员道德意识的淡薄。

4.我国行政体系不完善

我国行政体系基于公共管理服务概念的行政改革与经济高速发展是不对等、不平衡的。我国行政体系的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过于强调经济的发展”、“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复杂化”、“政府维稳为主的方针”、“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旧的行政因素存在”等。其中旧行政因素的存在显性地决定了我国行政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权力过于集中”、“事权划分不科学”、“权力监督缺失”、“权责不一致”、“人浮于事”等。这就为权力道德的建设造成了基础性的弊端。

5.权力监督体系存在漏洞

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权力监督体系的漏洞:首先,我国目前法律体系不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虽然存在形式上的条款,但是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的程度很低。这些法律基本上流于形式,可操作性差;其次,权力制衡机制缺失,由于过去的高度集中的权力体制,导致目前权力集中与民主监督之间的不平衡。这就导致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超越法律直至滥用的局面。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再次,行政机关内部监察系统不完善。大多数行政机关的监察部门都权力不独立、受被监督部门钳制过重,形同虚设。同时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新闻监督都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四、加强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对策

1.加强行政人员的道德观念

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的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加强我国行政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阐述极其丰富。邓小平在肯定了物质利益的同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要有理想、有信念、有信仰。揭示了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和原则,为我国行政道德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其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句话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立国之基;胡锦涛同志的“以人为本”,创造友爱互助、诚信和谐社会的理论都为我们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指明了规范要求。只有加强行政管理人员对这些优秀思想的学习,加强自身的行政道德意识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问题的产生,才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3]

2.深化行政人员行政道德教育体制

对行政人员行政道德的教育必须首先要让行政人员认识到行政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组织行政人员定期开设行政道德重要性的学习,并且强化学习的心得,这样才能引起行政人员对行政道德的重视,使其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抱有正确的意识观念,克服心理上的非道德和反道德的心理;其次要促使行政人员把道德意识转化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自我意识和崇高的理念,使其在感情上更加向人民的利益靠近。再次,结合相应的监督机制,帮助行政人员鉴定在具体行政行为当中坚守职业道德的意志,防止行政失范的的发生和不法越轨行为的产生。最后,培养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信念,使其具有良心感、荣誉感,把行政道德转化为自主的行政道德行为。

3.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在某些部门之间,由于权责不明确,又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工作上不是相互支持,而是互相掣肘,在部门之间利益有差别,甚至会互相顶牛、僵持,造成工作推诿扯皮、拖拉延误。合理的规范化要求工作职责要明确,工作环节的衔接要明确,工作的程序要明确,这样无论是谁在岗位上都会得心应手,而不至于因人员的更换而造成损失。[4]只有做到管理到位不越位,各司其职,才能使管理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进行有序,高效的运转。

4.加强行政管理民主化建设

我们要从群众意愿出发搞好服务,就必须认真地了解群众意愿,这就要求我们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和行政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健全民主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通过职代会、座谈会、谈心会等形式,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行政机关内部,应该建立一个由多个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专门机构,聘请一些专家参加,负责政府绩效的考核与评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硬指标,由有关职能部门提供,考核机构经调查核实后予以认定。而对群众满意度等软指标的测评,由考核机构通过抽样调查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完成。特别要注重引导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在抽样样本的选择上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评估调查的准确度。

5.完善行政行为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我国的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奖励有着明确的规定。对公务员的奖励要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行政机关应当把这些奖励方法具体化,设立一定的物质奖励,并把其作为工作考核、晋升、破格提拔的重要参考;要建立行政道德考核目标,建立完善的道德考核体系。[5]加强内部监察部门、纪检委、人大对行政行为的约束监督。使行政道德成为行政人员的基本的必备素质;要坚持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发挥社会力量对政府行政管理的监督。可以设立定期的准听证制度,对一些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广泛的讨论,并使其结果制度化。

[1]张萃萍.当前我国行政道德建设方向探析[J].探索,2008(3).

[2]顾栋.关于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1).

[3]熊龙水.试论我国转型时期的行政道德建设[J].行政论坛,2002(7).

[4]张瑞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05(2).

[5]任保平.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与经济发展[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4).

猜你喜欢
公务员权力行政
行政学人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篮球公务员
权力的网络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