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力度研究

2013-08-15 00:54孙新雷孙蕾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5期
关键词:经济区金融区域

孙新雷 孙蕾

市场化改革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竞争被认为是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近些年各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的区域发展竞争日渐关注于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在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成本逐步抬升的背景下,资本、技术和管理要素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要,在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资源的整合、提升与嬗变方面将发挥支撑作用。人们在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理论研究和解释中,已经关注到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还是各国经济发展实践,都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二战之后,经济理论界对金融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多定量化研究,基本上明确了金融发展能够提升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约瑟夫·熊彼特较早论述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指出:“信贷是为产业发展服务的,构成经济发展的一种要素,货币市场或资本市场的主要职能是用信贷交易来为发展的目的筹措资金。”[1]戈登·斯密斯(1969)对多个国家跨年度的实证研究支持了熊彼特的论断,证实了经济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粗略的平行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同步进行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一般都伴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2]托宾(1965)将金融因素引入其经济增长模型,强调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资本产出比率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过程和结果[3]。爱德华·肖(1973)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阐述了货币金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完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深化来推进经济发展。[4]荣(1986)使用了格兰杰的因果检验法,验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5]金(1993)和莱文(1993)从金融功能的视角明确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存在的统计正相关关系,发现金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较快,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金融系统也比较发达。[6]金融发展初始水平的差异可以预测经济增长水平间的差异,若一国初始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即使这个国家具有经济增长所需的其他条件,则经济也不会获得较大的增长。[7]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1996)考察了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认为政府干预对于促进金融发展、引导资金使用、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初期,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将有助于国内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8]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国内的专家学者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实证检验,证实了我国区域金融与区域板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金融体系扩展与功能提升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著,推动金融深化和区域金融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将有助于提升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质量。[9]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金融资本的适度形成却是既定的前提,其形成的机制与规模,无论对于整个金融产业的发展,还是对于宏观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0]

理论来自实践又对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金融作为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要素,对中原经济区实现经济增长和科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在我国各地土地成本快速上升、自然资源约束增强和人口红利优势逐渐褪去之时,凝结了知识和技术的资本形成,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具决定意义,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具有支撑作用。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金融功能与作用

具体来看,金融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促进区域资本形成和总量增加。我国各区域板块虽然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都还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无论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技术研发投入和信息化改造,都需要巨额的资本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也需要金融体系来提供资金以满足资本积累需求,其关键在于储蓄动员能力和向投资转化的能力。区域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外的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的集中、集聚与投资转化,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与融资需求,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资本来源。在区域金融发展中,资本形成主要受到区域储蓄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而这又取决于区域金融市场的完善性、金融产品的多样性、金融机构的竞争性、金融价格的透明性和金融机制的规范性等金融制度安排。储蓄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越高,储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效率也就越高,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资本供给。另一方面,区域金融体系越是完善,提供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越是丰富便利,则越能扩大社会的金融需求规模,加速闲散资金向投资的转化,加快资本形成。[11]

提升区域经济结构与资源配置。通过发挥金融价格作用和金融竞争机制,能够发挥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导向功能,提高资本边际生产力,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不仅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必要条件,也必将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扮演越加重要的角色。现代产权交易市场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极大促进和便利了资源的跨产业整合、重组与优化,基于对市场利润的追求,金融体系引导增量社会资本和优质资源投向生产效率更高、经济效益回报更高的产业和企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金融市场还为产业结构存量的优化拓宽了调整空间,借助于股票和债券等金融市场,透过对企业产权的并购或重组就能迅速完成对企业的资产整合,资本市场中有着较高流动性的虚拟化资产,通过在不同所有制、不同产业、不同地区间重新优化组合,既拓展了调整空间,也加快了存量调整的速度。跨产业、跨区域的企业并购与整合离开金融市场的支持将难以想象。区域金融的发展还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带来了充足的资本,借助于资本和信贷市场,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筹融资工具,筹措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所需的巨量资金。

促进地方城镇化健康发展。城镇化作为一系列经济要素配置方式的再组合,在实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上存在巨大的金融需求。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空间扩展,现代规模化农业种植和城镇工商业的繁荣,还是流动人口市民化转换过程中的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提供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受制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短期性和局限性,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多地借助金融部门来筹措建设资金。区域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机制,在发挥市场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区域金融市场,试点推进城镇基础设施资产的证券化,扩大地方政府市政债券发行,设立城镇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积极盘活和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可以提高区域的储蓄投资转化率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多资金,加速地方城镇化进程。同时金融发展也可受益于城镇化带来的人口与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区域金融深化和金融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发展。产业资本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区域的集聚和有效集中,是生产力空间布局的优化,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平台、加速技术和产品创新,形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产业集聚发展也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污染排放物的集中治理,增进工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相较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的自然演进,政府引导的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具有较强的资源动员特点,在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产城融合、产业投资等产生了巨大的金融需求。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为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长中短期资金支持,在产业集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保障了产业集聚区内的关联企业在落户、投产、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等经营行为,并带动着物流、科研、信息咨询等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繁荣。

加快区域发展创新。理论研究揭示了现代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内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依赖于凝结了知识和技术的资本与劳动。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效率提升,不仅与科学研究有关,还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有关。而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既有利益高回报的激励,也存在产业转化和市场推广中的巨大不确定性,蕴含较大市场风险,多面临资金缺口,缺少资本投入。在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中,要增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就需要发挥金融对区域创新的支持作用,提升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与风险分担,加快科研成果的实践化应用过程。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比如风险投资基金等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在满足创新主体融资能力的同时,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增强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资金供给,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在深入推进,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既面临宝贵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也面临国内其他区域板块发展的激烈竞争,中部地区各个省份都有明确的区域发展定位和规划,如表1。

在区域发展竞争中,不仅发展不能停滞,即使发展的速度慢于其他区域,也会形成落后和被动局面。区域规划蓝图的落实需要建立在有效的经济增长基础之上,需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合理利用区域内外资源要素,加速资本形成与积累。其资金无外乎来自财政或金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更主要地依靠金融来解决,依靠发展和深化金融来解决。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从东部沿海开放到西部大开发,国内不同区域板块的成功发展都是建立在金融的支持基础之上。

实践中原经济区规划蓝图,无论是加快推进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新区等龙头建设,还是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统筹协调发展,以及依托规模化经营和科技投入为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都离不开现代金融的有力支撑和支持。同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等,都将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超越现有的金融规模。只有实现金融业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才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三、提升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加大金融创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提升金融业的区域竞争力,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首先金融工作要服务实体经济,扩大社会投融资规模和总量。实体经济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来源,为城乡人口提供大量的就业和收入机会。金融要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的实体经济发展,优先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推动大平台、大项目建设。强化金融扶持政策,充分借助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为区内基础设施项目、企业开发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全方位金融服务,促进航空港区内的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现代产业基地,发挥增长极引领作用。支持各类产业集聚区发展,完善产业集聚区功能,满足在建和续建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拓宽园区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债务融资力度,促进产城融合,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加大对城镇化的建设支持力度。多举措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融资,提升各类城镇的建设水平。对于具有经营性质和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市政公司债券发行,有效利用股票市场融资,建立城镇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提高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贷款融资能力。逐步化解城市建设债务问题,积极引入社会投资,发挥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吸引和发挥民营资本在城镇化发展中的投资建设职能,构建城镇建设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支持中原经济区运输通道建设。充分发挥交通上的地理区位优势,加快全国性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壮大国际物流中心功能。积极跟进、重点支持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加强金融机构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完善银团贷款、委托贷款和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的金融服务。

要着眼金融创新,助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持久的动力源泉,中原经济区具有消费上的人口和市场规模优势,在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要增强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金融支持,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扩大信贷消费比重,转变消费模式,增强消费需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围绕中原经济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壮大。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大力发展私募基金,开发中小企业私募债和产业链融资等,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发展。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发挥涉农金融机构优势,把支持“三农”发展作为发展方向,下放经营重心,大力支持粮食生产、农业科技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加大对优势、特色和规模种植农业的信贷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合作组织发展。

要立足区域实际,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质。推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金融体系,为资金与资本的城乡双向流动提供基础平台,增强城乡金融市场的竞争效应,提升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在大力支持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拉长农村金融服务的“短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整合金融资源,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微型金融机构等金融组织,健全适应地方实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有效服务三农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扶持功能,增强金融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经营风险规避和化解功能,稳定中原经济区的粮食生产保障功能。加大对各类经济实体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市场的机会公平。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型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平等的市场主体,应增强金融的普惠性,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和服务创新,探索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担保抵押方式。放宽民营资本的准入途径和条件限制,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多种形式的社区金融机构和信贷组织等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要推进金融深化,提升区域金融竞争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重点,作为区域金融活动的集中地,金融中心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市场资源配置的控制中心,是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金融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支持作用,也需要借助政策引导,提高金融业发展的集群度,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加大中原经济区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郑东新区的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培育,推动郑州成为带动中原经济区发展,惠及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高地。推动金融管理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的省级总部集聚,完善郑东新区硬件基础设施和配套的金融服务软环境建设,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在郑东新区设立数据备份、产品研发、客户服务、信息支持、后台服务中心等法人总部、地区性总部和后台业务总部,吸引金融外包服务企业进驻等,鼓励各类金融中介机构、配套服务机构落户,发挥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带动效应。在金融深化的软环境提升上,进一步规范金融竞争秩序,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区域社会信用环境,提高金融效率。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20-39.

[3]Tobin,James.Money and Economic Growth.Econometrica,1965,Vol.33(4):671-684.

[4]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

[5] Jung,W.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vidence [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1986.

[6] King and Levine.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Journal of Economics,1993.

[7] Levine,R.Financial Sector Policies: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Agenda,in N.Hermes and R.Lensink,eds.,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Theory and Experience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Routledge,1996.

[8]Stiglitz,J.E.The Role of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In:Proceeding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edited by M.Bruno and B.Pleskovic,1994,19-52.

[9]林毅夫等.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3,(1).

[10]王晋斌.金融控制政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7,(10).

[1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经济区金融区域
分割区域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区域发展篇
P2P金融解读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