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原尖草坪区发展服务业思考和建议

2013-08-15 00:49谢振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服务业经济发展

谢振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一、发展服务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1.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

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式上的演讲指出,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3.1%(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要达到47%),吸纳就业人口约2.7亿。《山西“十一五”发展数典》(监测篇)显示:山西省“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目标是达到40%以上,实际上2010年这个占比是37.1%(“十一五”初期的2005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就已经是40.5%,到2010年达到43.5%。也就是说,到“十一五”末期,山西省三产占比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6.4个百分点)。太原市2011年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2.8%,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与二产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相比只有0.6个百分点的差距。

2.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

据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1年底,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4.8%、29.5%和35.7%。第三产业就业人员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山西“十一五”发展数典》(财贸篇)介绍了山西从业人员结构从一产到三产的变迁,指出“大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被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所吸纳,这一特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太原市201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比2005年上升了3.6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重上升了2.7个百分点(长治市201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1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2005年增长了1倍)。从业人员结构创造的产业价值上升,带动的不仅仅是产业价值的上升,而是未来区域发展的潜在能力的有效释放。”

3.服务业与新型工业、新型农业水乳交融,互为一体,相互借力,相互助长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如现代工业,前端的教育、研发、设计、采购,后端的营销、供应链管理、金融等,贯穿于始终的信息化服务、产品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和法律咨询等,使得工业化成为了“服务业——工业化”。

二是现代农业。对于农业,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技术研究、产中服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的支持;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需要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检测认证、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体系,以及种子统供、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统一组织使用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是休闲产业。休闲产业的核心是现代服务业。休闲产业不是某个具体产业,而是一个产业系统,是包括旅游业(在传统意义的旅游业基础上,再加入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在内的产业群。围绕“休闲”二字,可以有休闲农业、休闲观光、休闲体育、眼球经济等,可以与摩托车、音响和视频、体育用品、乐器、音乐教室、休假场所等联系到一起,涉及农业、加工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

四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指一群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贡献上特性相符,具有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的潜力,并受到政府的额外重视而被划分出来的产业类别。从发展的意义上说,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对创意产业获得广泛认同的类别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设计(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出版、广播影视、广告、软件及互动娱乐等七类。创意产业在组织形态上打破了传统的产业界限,按照价值链而不是生产链重构了传统的产业结构。可以与第一、二、三产业的某个产业单独产生关联,也可以同时与它们都有关联。

综上所述,服务业与现代工业、建筑业、农业、休闲、创意等高度融合,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将会极大地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

4.服务业是促进城镇化进程和经济转型的主要着力点

一般认为,城市是服务业最主要的集聚地,城市经济也是服务经济,服务业是城市腾飞的新引擎。经济规律告诉人们,生产结构的演变表现为生产要素不断地从农业转向制造业,再由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因此,城市转型既是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课题。山西城市转型的主要任务就是从资源主导产业结构转向多元主导型产业结构,有制造型、贸易型、服务型、文化创意型等多种产业结构可供选择,服务业在其中大有作为。

5.服务业是改善民生和提高经济生活质量的主要抓手

改善民生和提高经济生活质量,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且也是为了培养经济发展的活水源头。民生问题和经济生活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消费水平的提高。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则具有长期性。依靠消费就要让老百姓有钱,怎么让老百姓有钱而又不靠政府补贴?应该让老百姓自己挣钱,但怎么才能让老百姓挣钱?最主要的是打开服务业。因为服务业增长、就业增长,给老百姓挣钱的机会就多了。

二、尖草坪区应着力发展的服务业

尖草坪区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能都新区”和“山水新城”的战略目标,借先行试点区的难得机遇,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全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服务业,尤其是包括建材、装饰材料、小商品、小食品、餐饮业等在内的传统服务业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从横向比较来看,从服务业给力关联产业来看,该区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据2012年全市及各县(市、区)、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通报资料(2013年2月20日《太原日报》第二版)显示,尖草坪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是258.43亿元,占全市的11.2%,增长速度是6.3%,按增速在全市十县市区排第六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是8.5%,按增速在全市十县市区排第五名;服务业增加值,是47.6亿元,占全市比重3.8%,排在全市十县市区第五名,然而从增速来看,增长3.3%,排在全市十县市区最后一名。单纯从增长速度来看,尖草坪区的服务业是相对乏力的。为此,特建议尖草坪区应当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包括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

1.大力发展物流业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老大,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尖草坪区处于太原市西北大门的位置,应该借助西北环高速路出口,以太钢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建设物流园区。

2.吸引更多的金融企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朱民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一个有意思的统计数字:从1970年到现在4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的GDP增长了4倍,而贸易增长了12倍,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40倍。举这个数据是想说明,在当今这个世界经济格局中,由于在贸易和金融中的地位不一样,经济发展的结果就不一样。尖草坪区应当重视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吸引更多的金融企业入住,增强本区企业的融资能力。

3.继续做大做强旅游业

进一步加大太原西北角“两山一水两圣人”一日游的组织宣传力度,把尖草坪区的传统旅游项目做大做强;利用市政府投资20亿元在西山地区建设91公里旅游专线的机会,打造有尖草坪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抓好尖草坪文化景区和岗北康乐谷等新型旅游项目的建设;推进农业观光、农家乐、“洋家乐”项目上档次、上规模;开发诸如炼钢工艺流程这样的工业旅游,等等。

在发展旅游业中,尤其要注意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有资料显示,2010年国内旅游者在我省的花费构成如下:长途交通占19.0%,住宿占22.3%,餐饮占13.4%,景区游览23.5%,娱乐占5.6%,购物占6.9%,市内交通占3.8%,邮电通讯1.2%,其他占4.3%。其中吃、住、行、游属于基本消费,所占比重偏高,达78.2%,而购物和娱乐等非基本消费所占比例偏低,仅占12.5%。

4.发展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博览产业

利用驻地高校尤其是中北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区,开创太原市西北角创意园区。可先从建筑装潢、工艺美术、广告包装、出版印刷、传统文化等做起,条件许可时,引入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动漫影视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在坚持与提高中把“世界之春花卉展”“傅山园名人书画展”办成太原市博览业的品牌,开展傅山文化进校园活动,还可以考虑将中北大学的常规兵器博物馆也纳入尖草坪区博览业的发展范畴。

猜你喜欢
服务业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