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结构要素审思①

2013-08-15 00:5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介体大众化客体

郑 敏

(武警政治学院 党建工作系,上海 200435)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在其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彰显学术功底的有益成果,但就其结构要素的研究而言,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者多从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语言学的角度观之,缺乏多学科方法的交叉与融合,或少学科整合视野中的多维度分析,从而限制了分析的深度;二是偏重经验描述。研究者多从微观层面就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经验总结和概括,研究多徘徊在局部化、个别化层面之上;三是重复劳动较多。不少研究论文说的是一个意思或是相近的意思,深入研究的势头不够明显。从整体上看,这些研究还远没有由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因此,审思和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问题和实现规律,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据此,笔者拟借鉴H·拉斯韦尔的“5W”(“由谁传播、具体传播什么、向谁传播、通过什么渠道或媒介传播、可能会取得什么效果”)传播模式,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角度,审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搭建理论平台。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其根本特点是具有主体性,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等属性,即主体能动性。主动性,是指能积极、主动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导性,是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始终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创造性,是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创新品格和探索能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动者、接受者和受控者。其基本特点是具有客体性,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客体的受动性、受控性和可塑性。受动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客体必然要接受主体施加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受控性是指客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始终受到主体的主导、支配和调控,处于从属的地位;可塑性是指客体思想行为可以在主体教育和塑造之下,朝着主体所期望的目标变化。

学界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体主要存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生力军-是包括学者和专家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人员和与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领导干部、宣传教育人员、政务工作人员和主流媒体工作者等。二者相互联系,互为指导,共同承担起策划者、实施者、传播者和解释者的主体角色,“大众”不包括上述人员,是“大众化”的客体。另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内的特殊主体和人民群众这一一般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民众是否参与、接受和自觉,离开民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能是句空话。[1]两种意见的分歧在于:“大众”是否就是指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是“大众”还是“精英”?作为“大众”范围的人民群众是“大众化”的主体还是客体?有学者曾经指出,现代社会主要分为两类群体:广泛大众和少数权力精英。权力精英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传媒精英等,他们永远在试图控制和影响大众;大众虽然是一种被动的、沙粒般的存在,但由于其数量庞大,能够产生不可抗拒的“多数”压力和力量,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谁掌握了大众,谁就掌控了一切。[2](P135)据此,我们认为,“大众”不能等同于人民群众,而是区别于人民群众中“精英”的人民群众中的“大众”,“大众化”不应包括“精英化”或“学院化”,“大众”理应是指一种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也是马克思所指认的“从事感性实践活动的人”、“从事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现实的人”。[3](P149)

综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主要是指具有组织化社会政治群体形态的政党政府、社会团体、利益集团、政府领导下的主流媒体以及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社会精英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主要是指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和一般民众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变通俗,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过程。”[4](P73)广大民众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而自主行动的显著特点使得“大众”一般无法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接受,需要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形成,“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5](P247)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客体,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大众”,尽管他们在参与、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的,但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是推动传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能改变对象的客体地位。因为对象毕竟是我们要传播动员的对象,对象的问题正是我们要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否则,还要推动大众化干什么?但对象对“大众化”效果的影响可以通过对象客体与推动主体的关系来考察。事实上,只有根据不同群体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传播方法和方式,才能有助于对象接受心理和接受能力的调整和培养,有助于对象接受需要的调动和激活,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的提升和建构。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介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介体是其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作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客体时的内容及方式。其根本特点是具有中介性,主要表现为关联性、传导性和互动性。关联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介体是主客体联结的桥梁和纽带。传导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总要凭借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介体来承载、传递和沟通思想信息。互动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介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之间形成双向互动关系的作用手段。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内容,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狭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和广义上的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研究的大众化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两重含义并不矛盾,实际上只是范围大小的问题,其性质和核心内容都是一致的。[6]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方式,着重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化和通俗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对的“大众”是一个在职业特点、文化程度、素质层次、生活状况等方面有着多样差异的阶层和群体。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范围宽广、辐射层次多阶。要使“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3](P9),就必须按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需要”的要求,创新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宣传普及体系,尊重“大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力争“超越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界限”[7],“在继续运用各种现代大众传媒的同时,充分运用先进的数字网络载体,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立体互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现代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8]

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前提和要求。通俗化不一定能够实现大众化,但大众化一定要求通俗化。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9](P467)只有将抽象深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转化话语体系,充分考虑大众的语言特点、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接受习惯,与“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10](P851),“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11](P534)通俗易懂的语言、新颖贴切的比喻、形象生动的实例、深刻朴实的典故等宣传马克思主义,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使广大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真正成为大众支配自己行动与实践的主导观念,真正体现“学习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2](P382)实际效果。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环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体,是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关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或环境。其根本特点是条件性,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环境的具体性、综合性和历史性。具体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脱离了具体环境和条件。综合性是指作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条件因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各具特色外部条件因素的综合。历史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总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发生并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创新的内容和方式。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环体,近年来学界在文化环境或文化场域等方面的研究已颇有建树。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已迅速壮大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使中国文化的生态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大众文化的沃土,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话语’”。[13]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主流文化的指导地位以全面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导向力,要科学引导精英文化的创造转化以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掌控力,要正确运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真正建立起这三种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14]这些探索为我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路径选择,但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笔者认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还需立足社会现实,关照民众需要,结合文化实际。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3](P11)。“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P9)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和当代社会现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紧密联结人民利益和需要,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及时的、令人信服的回答。正如毛泽东所说:“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5](P1515)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还需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去,汲取和借鉴传统文化中最具当代价值的思想资源,构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理文化内核,因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P603)的,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16](P60)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心理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深植于人民大众,在中国的生根、开花、结果、发展,真正为人民大众理解和接受,掌握人民大众。这无疑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具有支配作用,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方向;客体具有主动作用,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诉求和接受指向;介体具有纽带作用,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环体具有条件作用,对主体的决策、介体的选择和客体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起重要作用。四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共同构成着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的基本因素。

[1]郭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维度解读[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2).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7]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

[8]骆郁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

[9]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黄长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场域与路径选择[J].湖北大学学报,2008,(3).

[14]高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环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3).

[1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介体大众化客体
黄麻无纺布漆酶/介体催化交联改性研究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浅谈漆酶-介体系统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研究*
浅议犯罪客体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及其要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系统及其要素
介体不同投加方式强化低温污水生物反硝化脱氮
犯罪客体要件与法益概念的功能性反思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对不授予专利权客体认定的困扰——论患病风险度评估方法的可专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