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若干问题研究概述①

2013-08-15 00:5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学者时期马克思主义

任 琳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门下的六个二级学科之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处于核心地位,它是由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国别史、断代史、文献史等部分内在联系而共同构成的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体系和多种规定性的总体。因而,我们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对待。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强调要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第一位,要在全党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活动,这对于在全党普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知识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庄福龄先生明确撰文指出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不断学习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创新成果,使其成为新阶段我们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库”和“载体”,这是这场教育活动的主题。[1]为此,我们就要着重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若干问题加以明晰,以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进行。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分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学者们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各自的探索。

1.五个阶段或五个时期说。有学者依据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原则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前马克思主义阶段即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从事理论研究直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之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创阶段;从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到19世纪末,这是其形成阶段;其次是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转变为行动的列宁主义阶段以及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初步探索和西方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独立探索革命道路中的马克思主义;乃至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得到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2]有的学者从高潮和低潮的辩证角度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到建立巴黎公社时(1848-1871),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第二个时期[1]从巴黎公社失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871-1914),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一个低潮;第三个时期是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17-1956),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高潮;第四个时期是从苏共二十大召开到苏联解体(1956-1991),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二个低潮;第五个时期是从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今(1992-2013),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高潮。[3]也有学者根据列宁1913年所写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认为除了在文中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历史阶段所进行的三个时期划分之外,还有两个时期。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成为苏维埃俄国的指导思想并传播到世界各地(1971年十月革命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四个时期;第五个时期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4]

2.四个历史时期说。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做了一个粗线条的勾画,大致将其划分为具体的四个时期。即从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是马克思恩格斯围绕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展开理论研究的50年。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的头二十年,这是列宁活动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在世界上形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中叶,这个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到多,甚至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相较量。最后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的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不乏伟大创新的时期。[5]还有学者分四篇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第一篇是研究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第二篇是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过渡时期的发展;第三篇是从十月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变为实践时期的发展;第四篇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6]

3.三个时期多阶段说。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这三个时期为根据,并对每个时期又做了具体阶段上的划分。如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孕育形成、革命和风暴阶段、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阶段、系统阐发以及广泛传播等的具体发展阶段。“三个50年说”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发展、运用于实际以及广泛运用于实践三个阶段来划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并认为每个阶段在时间跨度大体上都为50年。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题

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主题对于我们现阶段深刻领悟革命导师的思想实质意义重大。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存在三个主题,即社会主义能否取代资本主义和怎样取代资本主义,这是贯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第二个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它着重回答的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个主题,这是在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事业发展亟需回答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这三大主题之间相互联系、一脉相承,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7]

也有学者从层次划分的角度来界定马克思主义的主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广义马克思主义;二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马克思主义,这又分为“上篇”和“下篇”的马克思主义;三是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的马克思主义。对应这三个层次,也分别有三个主题。即在揭示和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幸福,这是广义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主题;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及民族民主革命是“上篇”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下篇”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以及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下的马克思主义的个别主题。[8]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领域及对象

并不是所有有关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议题都被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范围和领域而囊括。要言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确立。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及其理论教育史,三者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因而,我们可以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一学科所研究的领域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及其流派发展史和国别发展史研究、还有其研究方法等领域。[9]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具体二级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为五个方面,分别是马克思主义通史、专题史、传播史、国别史和阶段史以及文献学。[10]也有学者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发生有关马克思主义建设的重大争议及其发展过程中重要影响人物对这些争议所做的论证、辩解、反驳并以此为根据而展开的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11]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个整体,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文献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共同组成。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孕育、形成、建设乃至发展为研究对象,并强调要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完整的历史,着重研究其不同发展阶段以及总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6]

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规律及特点

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围绕着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而展开的辩证历史,是一部坚持实践标准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发展历史,是由杰出罕见的历史人物、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例及发人深思的历史经验形成的一部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历史。[12]

有的学者专门撰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得出马克思主义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其并不与时代完全同步,二者之间存在着从相符到产生某些局部矛盾再到相符这样一个辩证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随着无产阶级斗争实践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跟随科学研究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斗争和切磋中不断获得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地区和推动其发展的人物不断增加;发展马克思主义离不开一定的主观条件,尤其是科学精神和革命精神等。[13]还有学者通过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来理解其规律和特点,认为在与各国具体实践的结合中马克思主义不断获得发展;在同错误倾向和思潮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在批判总结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取得发展;同时也只有认真科学的认识、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获得发展。[2]

还有学者从比较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点,认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其他学科相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历史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10]马克思主义在改造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具体化,继而在具体实践中多样化、产生多种模式的社会主义,并且在实践中得出的马克思主义具体结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是区别与联系的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从全球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和运用的过程中呈现出高潮与低潮相互交替的特点;从特定地域看,马克思主义在特定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成功与失误甚至失败相互交织的特点。[3]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如下一些特点:发展的无止境和传播的广泛性;马克思主义和世界革命中心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紧密相连,其发展主线逐渐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理论的不同方面被提到首位;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和斗争中发展的。[4]

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重要理论家及其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中,学者们比较关注如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问题,晚年恩格斯和晚年列宁思想研究以及“马恩关系”等等。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1883年之后,他不仅填补了马克思去世可能出现的理论空白,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做出重要贡献。[14]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尤其是在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观的进一步系统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5]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世纪疑案是关于“两个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三个新贡献”(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之间的内在关系及究竟哪一个评价更科学、全面。并指出“三个新贡献”包括了“两个发现”未有论及的东西,“两个发现”自然地被包涵在“三个新发现”中。恩格斯详细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第一个新贡献;列宁详细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新贡献的第二条;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新贡献的第三条。[16]也有学者认为,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经济应发展商业和利用市场这一规律的探求以及将文化建设和国家机关改革作为苏俄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思想,不仅构成他在探索苏俄的社会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两大创新,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17]

学界关于“马恩关系”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一致论”和“对立论”两类。关于“马恩对立论”基本上都是由西方学者制造的,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哲学家科拉科夫斯基在其三卷本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一书中,恶意制造马恩四个方面的分期,美国学者诺曼·莱文在其《可悲的骗局:马克思反对恩格斯》一书中,极力制造马恩在哲学观、历史观及共产主义学说等问题上的“全面对立”,把“马恩对立论”系统化和典型化。德国资产阶级教授保尔·巴尔特,后来的伯恩施坦、海德门都鼓吹这种观点。制造马恩对立,成为长期以来反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常见和惯用手法。苏联以及我国学术界对此都持否定的态度,并以大量的事实对其进行了批驳,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共创互补”的关系,由于他们的共同创造和各自的特殊贡献,才使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诞生成为历史事实。一方面,我们反对马恩对立论,另一方面我们也承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阅历、气质、志趣、特长、思维方式以及研究的侧重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之间的共同性是基础的和本质性的方面。[15]

六、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在正确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反倾向斗争中(主要是反“左”和警惕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解决新的实践主题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伟大成果,这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点。[18]高放先生专门撰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世界社会主义史上具有一脉相承性的四座丰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和实践贡献,指出这些丰碑具有继承性和独立性;科学性与实践性;指导性与应用性等特性,同时也指出其不足。[19]田启波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20]有学者强调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强调马克思主义从社会主义革命学说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学说的标志就是邓小平理论。[21]梁树发教授指出新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创造性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标志。[2]田芝健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三化”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条基本经验。[22]

还有学者从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入手,认为贯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两个必然”,贯穿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论,它回答了中国革命是一个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党经过两次历史性飞跃、两次重大挫折和三次觉醒,搞清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新世纪江泽民关于党的建设的主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此,党提出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实现这一主题的使命,使这一主题贯穿始终。[23]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发展的存在样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理论形态而存在。[24]还有学者着眼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指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命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25]

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一步需要研究的一些问题

从当前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情况来看,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中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多样化,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重大问题研究的比较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值得肯定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政治经济史的研究比较多,较深入的探讨了专门领域的问题,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多学科的研究则相对欠缺。同时,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些尚未定论的重要人物的思想和实践缺乏研究,如学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就很少做独立的、比较充分的研究。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比如如何从整体性角度来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科建设、具体的建设思路以及该学科中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中的内容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化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自身的研究情况来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经验还应得到人们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当前,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主义发展史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经典作家思想的研究,侧重于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成功经验,要注重分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大人物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和马克思“市民社会”、“交往”、“世界历史”的概念及演变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进一步发展。

[1]庄福龄.“七一”讲话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J].教学与研究,2002,(5).

[2]梁树发.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定位——为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

[3]郭淑兰,曹富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之一[J].社科纵横,2006,(8).

[4]赵曜.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1).

[5]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历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6]郭继严,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7]侯远长,谷亚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三个主题[J].发展论坛,2002,(11).

[8]董德刚.略论马克思主义三个层次的主题[N].学习时报,2005—04—25(5).

[9]袁传银.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10]张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内涵和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

[11]桁林,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若干重大问题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3).

[12]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与理论创新[J].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2002,(4).

[13]徐昕.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8,(3).

[14]顾海良.永远的恩格斯[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15]朱传启.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其杰出贡献[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16]王荣栓.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世纪疑案[J].东岳论丛.2002,(3).

[17]李小珊.论列宁晚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

[18]刘林元.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几个特点[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2).

[19]高放.历史的丰碑:从马克思主义到邓小平理论[J].文史哲,1999,(1).

[20]田启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1).

[21]袁辛奋,王永利.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22]田芝健.“三化”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一条基本经验[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3]侯远长.论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主题与使命[J].学习论坛,2002,(12).

[24]任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阈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3).

[25]卢冀宁.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性功能——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的哲学寻思[J].岭南学刊,2006,(3).

猜你喜欢
学者时期马克思主义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