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体系铸魂 知行统一文化育人

2013-08-15 00:50冯泽明傅伟韬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统一德育

冯 巍,冯泽明,傅伟韬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已经实现了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我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造校园文化之魂,引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强化认知,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知行统一,取得了突出成绩。

1 强化思政课堂作用,夯实知行统一基础

1.1 强化思政主课堂作用,夯实知行统一基础

1.建设优质精品课程,增强理论感召力。作为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我校五门思政课,已建设完成一门省级精品课、三门省级优秀课、一门校级精品课。在2011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工作中,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学习评价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项目被评为优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充分发挥省级精品课、优秀课的理论与团队优势,坚持“震撼心灵、感悟思想、落实行动”的教学理念,确立培养医德高尚的合格医务工作者的教学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入脑,真正打动大学生的心灵,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理性认同,从而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2.把握大学生认知结构,消除认知障碍。认知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活动的始终和各个层面,消除认知障碍是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是通过课前和课程进行中的即时调研,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从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积淀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必要时采取弥补知识结构缺陷的措施增强教育效果。二是找准教师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最佳结合点。教师使用的语言、讲授的方法、传授的理论紧密契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观点体系、文化背景等认知结构,引起学生共鸣,产生良性互动、取得较佳效果。三是防止阻碍大学生认知的逆反心理。恰当结合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从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活跃课堂气氛出发,提高教学效果。

3.厘清大学生需要找准切入点,激发学习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动力。厘清需要,激发和强化客观与主观的需要,才可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我们始终坚持引导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放到宏观的历史和现实大背景中去思考,并且把这种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与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需要结合起来,把当前的需要和长远的需要结合起来,认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一是从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悲剧的反思切入;二是从中国成功应对“西化”、“分化”、“倒退化”的实践切入;三是从大学生构筑“精神家园”的需要切入;四是从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需要切入;五是从开发并不断提升情商的需要切入;六是从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需要切入。既立意高远,又从实际出发,从而极大的、持续地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

1.2 加强课堂作用,提升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

一是开展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专题报告。先后邀请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邴正教授为我院师生作题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专题报告;吉林省委党校副校长周知民教授作题为“新党章解读”的报告;原吉林省委副书记林炎志作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及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徐晨教授作了“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学科建设专题”报告。二是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六个“为什么”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教育等。三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设了大量选修课程。包括《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医科学生人文素质概论》、《医学伦理学》、《创业名人的成功之路》、《中国文化概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宪法》、《刑法》、《民法》等67门选修课程。通过系列选修课教育,我校师生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树立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良好道德风尚,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学生在社会思潮的涌动激荡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挖掘医学德育功能,深化知行统一研究

2.1 核心价值观与专业结合,铸牢职业道德灵魂

对于医科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统一,就要突出医学专业的特点,发挥医学专业优势和长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医学专业基础,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服务社会。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一是在教育理念上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结合;二是在教学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保障二者的结合;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实施二者结合;四是在医学临床实践中深化二者的结合,铸牢医学生职业道德灵魂。

2.2 结合专业和医院实际,系统衔接知行统一研究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统一研究,以研究成果支撑促进医学专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医德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项目获国家财政部支持资金250万元;“医学课程德育功能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务院部委级重点课题);“医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行统一机制研究”(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结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统一教育研究与实践”(2012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基金项目);“医校与医院医德教育系统协调一体化研究”(2011年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护理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及一体化教育研究”、“和谐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医院文化创新研究”、“生态医学模式视域下护理伦理新观念研究”(此三项成果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书记、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生导师冯泽明教授指导的硕士生研究成果)。上述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专业学习和医学专业实践的系统协调一体化、知行统一实效化。

2.3 发挥专业课程德育功能,引导学生服务社会

医学各专业课程隐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努力研究、充分挖掘和运用这些德育素材,发挥医学专业教师作用,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挖掘和发挥优秀医护人员高尚道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挖掘和发挥基础医学专业教育中所具有的医学道德教育功能;三是挖掘和运用在基础医学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四是挖掘和发挥基础医学实践操作环节的德育功能;五是挖掘和发挥典型医疗事故案例分析所具有的医德教育功能;六是挖掘和发挥临终关怀所具有的医德教育功能。对上述教育主体和素材等资源进行统筹协调一体化,树立“一体化”德育的理念,采取“一体化”德育的措施,运用“一体化”德育的方法,建立、实施“一体化”医德培育工作机制,引导学生知行统一服务社会。

3 创建特色学生社团,拓展知行统一阵地

3.1 依托理论学习型社团,强化自我教育功能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课堂教育的延伸,我校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学会,以党的重要思想及时事民生热点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是集思想性、学术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学习型社团。一方面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组织培训、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提高了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先进理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优秀学生,以他们为骨干,引领和带动广大同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促进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3.2 依托学术钻研型社团,强化专业服务功能

我校创建的法律爱好者协会、心理健康互助协会与针灸按摩协会等社团,运用法律、心理、医学专业知识服务同学、服务社会,以专业素养的提高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法律爱好者协会将法律理论学习与法律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举办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送法下乡”宣传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能力和积极性。心理健康互助协会向广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交流平台、帮助同学解决心理问题,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适应与发展提供服务。

3.3 依托社会公益型社团,强化奉献社会功能

我校创建的“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本着“服务校区、回报社会”的宗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借鉴吸收现代文明价值观念,立足于社会道德自律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团结有志青年,传递爱心,开展支教义教、爱心助学、爱心助残、爱心助老、医疗、校园服务,亦为冬运会提供志愿服务,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4 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追求知行统一实效

4.1 以校园活动为主体,知行统一活动系统化

一是结合时势政策教育及贯彻重要会议精神,举行辩论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散文朗诵和研讨活动。如“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给党”党史知识竞赛、“廉政建设”知识竞赛、“回顾辉煌历程,喜迎党的十八大”——读书竞赛等活动。二是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如国庆献歌、“八一”再展英姿队列比赛、纪念“九·一八”、“一二·九”,“五四”表彰暨优秀学子报告会、党史知识讲座、“党史在我心”主题团会等系列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依托学生组织团体,开展主题鲜明的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活动。校红十字会开展了中华骨髓库加入活动,全国助残日加强对残疾人的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的文化权益系列主题爱心助残活动。我校学生李云青成功为白血病患儿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心理健康互助协会连续七年开展“5·25”心理健康月活动,在学生中持续产生着良好的教育影响作用。

4.2 以社会实践为延伸,知行统一活动社会化

我校联系部队、医院、地方乡镇、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了红军团实践基地、舟山市人民医院实践基地、旺起镇实践基地、朝族小学实践基地、北山烈士陵园等56个社会实践基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在这些基地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开展多样化的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如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宣传“十七大”精神、助民活动、美化江城、建设花园式校园、敬老助残等活动60余次。仅2012年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就有4833人,团队56支,实践地区遍布大江南北,涉及省市达20余个。学生在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及实践意义。

4.3 以医学服务为特色,知行统一活动专业化

充分发挥专业学习的作用,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知行统一活动特色。践行“博学厚德、扶伤济世”校训,以己所学贡献社会。在爱国卫生月、爱牙日、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睡眠日时,组织学生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开展相关宣传、医疗服务活动。坚持进行流行病、地方病调查和防治宣传活动。我校长期与多个老年康复护理院、养老院、周边社区低保户、农村五保户保持联系,定期进行医疗咨询服务、护理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在2010年吉林市发生水灾时组织学生在永吉、桦甸等村镇进行灾后卫生防疫知识宣讲和消毒、灭菌防疫服务工作。活动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统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形成了崇尚科学、严谨治学、贡献社会的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塑造出了创新特色鲜明、时代气息浓郁的吉林医药学院整体形象,形成了精神内涵深刻、知行统一育人的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统一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统一数量再比较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