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2013-08-15 00:44张新辉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江西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积雪草血尿蛋白尿

★ 张新辉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天津300120)

IgA肾病(IgAN)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目前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地区,IgA肾病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大量的研究认为,IgA肾病的发生多与呼吸道与胃肠道感染有关,其确切发病机理尚待进一步阐明。目前认为是循环免疫复合物、多聚IgA等大分子聚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亦有原位自体抗原致病的可能,诸多的事实还说明遗传因素在IgA肾病的发病中亦占重要位置[1]。目前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并发症为主要目的。中医界比较一致地认为本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其病机特点。在治疗上根据不同的分期、证型及病理分级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补虚为主,并重视活血祛瘀法,其治疗目的是减轻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研究

施氏等[2]认为,IgA肾病主要的病因病机是由于外感风热、湿热之邪循经扰肾,肾络受损,精血外渗;或脾肾亏虚,气不摄血;或肝肾阴虚,虚热灼络,血溢脉外;或瘀血内阻,肾微型瘕积形成,血不归经所致。其中肾虚是根本,随病情的发生发展有偏气虚、偏阴虚或阴阳两虚的不同,风热、湿热是病之标,可诱发及加重IgAN,瘀阻肾络则贯穿疾病始终,进而形成肾内微型瘕积,导致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功能减退,发展至终末期肾病。治疗需根据标本缓急、虚实阴阳的轻重偏衰,辨证施治,注重益肾、祛风湿、活血法的应用。卞氏等[3]指出,本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好发于本虚之体,其主要病因为患者素体虚弱,气虚或气阴两虚,复感风热、湿热之邪,灼伤肾络,或脾肾阴虚,虚热灼络,血溢脉外;或久病阴损及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精气不固;或阳虚寒凝,气虚不运,虚火炼液成瘀,出血不止。本病以脾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瘀血内结贯穿始终,为本虚标实之证。白氏等[4]认为,IgA肾病以血尿为主要临床特征,属出血之证。外因方面,感受风热、湿热、疮毒等外邪,致邪热损伤血络,迫血妄行,可致血尿;内因方面,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肾气虚,失其统摄与封藏的职能,致精血下注则可出现血尿或蛋白尿。对于本病主要表现为“水肿”者,因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可出现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对于“腰痛”病症,多认为虚为其内在发病基础,经脉气血流通不畅为病机。此外,IgAN病情绵长,久病入络,导致血瘀,瘀血阻络,血不循经,以致血尿经久不愈。从IgAN的发病因素、病程及证候特点考虑,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发作期,多与外邪侵袭有关,主要有风热、湿热等,病机主要为邪实;慢性迁延期,则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如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亏虚等,病机重点为正虚,以气阴两虚的证候为多。吴氏[5]指出,IgA肾病发病往往由外邪内侵或由其它途径反复感染,毒邪壅阻肾脏,久留不去,内迫营血分,形成肾脏营血分伏邪,气滞血瘀,邪气郁久化热,毒邪、瘀血阻滞经络或灼伤肾脏络脉,形成精微物质外漏,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血热妄行之证。其病理演变过程应是:六淫毒邪先伤人,湿热等毒邪瘀阻肾脏脉络,伤及血络,因先邪实而精气外泄后致正渐虚,故本病急性期及前期属邪实证,多瘀、热而非虚证。中后期痰湿、浊、瘀、热邪等病理产物不能及时化解,壅积体内,郁久化生毒邪壅阻于肾,毒邪损伤肾络,继而伤及肾气,肾络气滞血瘀加重,肾气亏损愈甚,形成肾亏-肾络瘀阻-毒邪壅盛-肾气阴亏损愈甚-肾络瘀阻愈甚的恶性循环状态。针对本病慢性期以气阴虚为本,络脉瘀阻为标的病理机制,故化瘀通络法应贯穿本期疾病治疗始终。曹氏[6]认为,肾性血尿病机多属虚、瘀、湿、热胶结为患。离经之血即是瘀血。瘀血的形成初起是因虚致瘀,阴亏火旺煎熬阴液,则血瘀液聚。继之湿热毒邪等多种病理产物内壅,阻滞脉络,耗气伤阴,络破血溢,以致呈现既高凝又出血的恶性循环。故凡治疗出血之证,力求止血而不留瘀的双向调节,是中药药理学的特色。须氏[7]考虑,湿为阴邪,肾居下焦为阴脏,同气相求,湿热之邪深蕴胶着于肾脏,难以消散,是lgA肾病缠绵难愈、反复迁延的根本原因。

2 分型分期施治

张氏[8]将本病大致分为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肺脾肾虚型。肝肾阴虚:症见尿色鲜红,或镜下血尿,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视物昏花,舌质红而少苔,脉沉细。治以清热凉血、滋补肝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气阴两虚型:症见懒言,体倦,少气乏力,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纳差,腰酸腿软,血尿时轻时重,平素镜下少量血尿,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益气滋阴,方用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肺脾肾虚型:血尿淡红或镜下血尿日久不消,反复持续血尿蛋白尿,水肿,劳累则病情加重,平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倦怠懒言,面色萎黄,食少腹胀,大便溏泄,阳痿早泄,舌淡有齿痕,脉沉细,治以健脾补肾、补益肺气,方用归脾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于氏[9]将IgA肾病辨证分为热毒内扰、湿热壅滞、脉络瘀阻、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等。治疗以黄芪、生地、山萸肉、丹参、川芎、当归、焦山栀、茜草为主药。用药原则:清、消、涩、补,慎用汗、下法。选药宜凉润、微温,慎用辛热、温燥,并根据辨证分型酌加培补脾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养血止血、清热凉血之品。张氏[10]根据lgA肾病血尿发病过程,将其分为以下证型:(1)风热外袭证:症见发热,咽痛咳嗽,痰白或黄黏,肉眼或镜下血尿,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清热凉血止血。方用银翘散合小蓟饮子加减。(2)下焦湿热证:症见脘胀纳呆,烦热,口苦口腻,倦怠乏力,腰痛或酸困,小便鲜红,舌红苔黄厚或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加减。(3)气阴两虚证:症见体倦力疲,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欲饮,多见镜下血尿,或尿色淡红,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益气养阴止血。方用参芪地黄汤合大补元煎加减。(4)阴虚火旺证:症见腰膝酸软无力,咽干而痛,头晕目眩,耳鸣,五心烦热,大便偏干,血尿,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治宜滋阴凉血止血。方用一贯煎合小蓟饮子加减。魏氏[11]将IgA肾病辨证分为肾气阴两虚证(肾虚证)、肾络瘀痹证(瘀痹证)、风湿扰肾证(风湿证)、肝风内动证(肝风证)、溺毒内留证(溺毒证)5型,以益气、化湿、行瘀为基本治则,方用黄芪二至、四物、水陆二仙合方加减。药用生黄芪、女贞子、旱莲草、当归、杭白芍、干地黄、川芎、淮山药、桑椹子、金樱子、芡实、白花蛇舌草。临证如有大量蛋白尿,多夹虚夹瘀,因此,在健脾益肾、淡渗利湿时多加用广地龙、当归、赤芍、丹皮、丹参、桃仁等活血化瘀;病程较长者,一般在各型的治疗中,酌情选用益气活血、祛瘀止血药;IgA肾病肾功能衰竭多脾肾气血不足、气阴两虚,故以黄芪、天麦冬、五味子、生薏苡仁、焦山楂为基本方,再加用活血祛瘀之品;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则在益气养阴方中加鸡血藤、丹参、汉防己、积雪草、桃仁、莪术、淡海藻。余氏[12]认为,IgA肾病病程较长,不同病变阶段虚实有异,邪有轻重,故治宜攻补相宜,分期分型施法。急性期多为风热壅盛、迫血下行证,常在外感病后出现。治疗以疏散风热、解毒利咽、凉血止血为主,常选用银翘散与小蓟饮子化裁。下焦湿热型治以清热利湿、助运化湿、凉血止血为主,方用八正散合小蓟饮子加减。慢性期多见以下4型:(1)肺(脾)肾气虚证,方以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2)脾肾阳虚证,方以右归丸加减;(3)肝肾阴虚证,方以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4)气阴两虚证,方以参苓白术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3 守方治疗

余氏[13]在临床实践中用六味地黄丸中的三补(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加味治疗IgA肾病,疗效甚为满意。陈氏等[14]观察复方积雪草2号(积雪草、黄芪、当归、桃仁、制大黄等)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蛋白尿、血尿及肾脏病理改变的改善情况。方法:复合免疫法制造大鼠IgAN模型,分设正常对照、模型、缬沙坦、复方积雪草2号高剂量、复方积雪草2号中剂量、复方积雪草2号低剂量6组。观察各组大鼠尿红细胞、尿蛋白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模型组血尿、蛋白尿较正常组明显增多,各治疗组的血尿、蛋白尿均较模型组改善(P<0.05),其中复方积雪草2号改善血尿作用优于缬沙坦(P<0.05)。(2)免疫荧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有较强IgA荧光,光镜下系膜基底膜面密度明显增加,而毛细血管袢面密度明显减少;各治疗组系膜区内的鞲荧光强度、系膜增生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3)电镜下模型组系膜细胞增生,基质明显增多,有足突融合,各治疗组足突融合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复方积雪草2号能降低IgAN模型大鼠肾组织内IgA的沉积、减少系膜增生、减轻足细胞融合,从而改善IgAN大鼠的肾脏损害,减少蛋白尿、血尿。卢氏等[15]探讨以解清热立法组方的黏膜方(柴胡、黄芩、党参、黄芪、玄参、知母、连翘、制大黄等药物组成)治疗实验性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B(SEB)及腹腔注射免疫佐剂的方法诱发小鼠IgA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对照组4组,观察治疗后各组尿蛋白、血清IgA及循环免疫复合物、肾组织肠组织IgA的表达、肾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尿蛋白和尿白蛋白较正常组增加,中药组较模型组尿蛋白降低;正常组肾脏无IgA沉积、肠黏膜IgA微弱表达,模型组肾脏有IgA沉积,其中主要是多聚IgAl(pIgAl)沉积、肠黏膜IgA强表达,各治疗组肾脏IgA沉积较模型组减弱、肠黏膜IgA强表达,各治疗组在肾组织中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而中药组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黏膜方能有效改善尿蛋白并抑制IgA沉积至肾小球系膜区,表明中医和解法能成为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马氏[16]使用自制中药肾特康丸治疗伴有显著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60例。对照组:口服潘生丁50 mg,3 次/天;阿斯匹林肠溶片 25 mg,3 次/天;雷公藤多甙片40 mg,3次/天;维生素E 10 mg,2次/天。有高血压者,加服厄贝沙坦0.15 g,1次/天;伴肾功能轻度异常者,加服药用炭4片,3次/天;如有感染、水肿明显等,予以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肾特康丸(由安阳市中医院制剂室生产,豫药制字Z0405005。组成:黄芪、淮山药、防风、薏苡仁、白茅根、仙鹤草、丹参、石韦),6 g/次,3次/天。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53.4%,2组疗效对比,经Ridit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李氏[17]对86例仅有尿检异常而无临床症状的隐匿型IgA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常规治疗给予优质蛋白质饮食。对症处理:积极控制血压;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如有感染则抗感染治疗。如24小时尿蛋白≥l g/24小时则给予雷公藤多甙1 mg/(kg·天),分3次口服,持续服用3个月后开始逐渐减量,每月约减量1/3,6个月后停服。中药治疗基本方药物组成:黄芪、薏苡仁、泽泻各30 g,茯苓、白术、白扁豆、白茅根、车前子、大蓟、小蓟各15 g,怀牛膝、当归、川芎各12 g。并随症加减:风邪、外袭型偏寒重加麻黄、桂枝各10 g;偏热重加金银花、连翘各15 g;气虚甚加党参、淮山药各15 g,砂仁6 g;阳虚甚加熟附子15 g、干姜6 g;瘀证明显加丹参30 g、益母草15 g;阴虚明显加生地黄、石斛各15 g。水煎服,每日l剂,取汁分3次于饭后服。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86例患者经6个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29例,显著缓解26例,部分缓解17例,无效14例,总缓解率83.72%。侯氏等[18]报道,IgA肾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潘生丁治疗有效率50.0%(P<0.05),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降低IgA肾病脾肾阳(气)虚证患者蛋白尿及血尿均有效,对改善临床疲倦乏力,腰背酸痛,面肢浮肿,畏寒肢冷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4 中药注射剂治疗

刘氏[19]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IgA肾病(lee氏Ⅰ~Ⅱ级)患者尿检、肾功能的影响。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41例给予盐酸贝纳普利片口服;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川芎嗪组尿检、肾功能明显好转,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川芎嗪注射液用于IgA肾病(Lee氏Ⅰ-Ⅱ级)的治疗,效果确切,副作用小,拓宽了临床治疗 IgAN的手段。刘氏等[20]应用灯盏花素联合福辛普利治疗 IgA肾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尿减轻(P<0.01),血白蛋白水平升高(P<0.01),血肌酐(P<0.05)、胆固醇(P<0.01)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P<0.01),总有效率为87.5%,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P<0.05或P<0.01)。

5 总结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主要表现在减轻蛋白尿及血尿、改善临床症状及不良预后等方面。IgA肾病是免疫病理学诊断名称,其确诊必须依靠肾脏免疫病理检查。目前我国肾穿刺活检的开展尚不够普及,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分期及疗效评价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标准。今后应完善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分期,大力开展肾穿刺活检,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地进行中药药理学研究,从而将中医诊断及分型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中药疗效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相结合,为中医药治疗IgA肾病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08-714.

[2]施进宝,黄宝英.IgA 肾病的辨治体会[J].光明中医,2009,24(11):2 125.

[3]卞蓉,吴双羊.IgA肾病中医辨治法则浅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75.

[4]白玉华,黄芳.丁樱教授治疗IgA肾病经验[J].中医研究,2009,22(3):57.

[5]吴永君.解毒通络扶正法辨治IgA肾病初探[J].陕西中医,2010,31(6):714.

[6]林 燕.曹式丽教授中医药治疗肾性血尿的主导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10):853.

[7]须冰.三焦理论与 IgA肾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0(7):656.

[8]张福华.肾性血尿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9):129.

[9]于小勇,程小红.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新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11):995.

[10]刘瑞勇,张琳琪.张琳琪教授治疗IgA肾病血尿的经验[J].光明中医,2011,26(4):678.

[11]魏升.中医药治疗 IgA肾病浅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6):349.

[12]王珍,冯婷婷.余秉治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0,6(32):22.

[13]余昶东.IgA 肾病2例治验[J].世界中医药,2010,5(2):119 .

[14]陈洪宇,吴文斌,王永钧,等.复方积雪草2号治疗IgA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2):99.

[15]卢嫣,岑洁,王怡.黏膜方对IgA肾病小鼠免疫学机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3):207 .

[16]马绍恒.肾特康丸治疗具有显著蛋白尿的IgA肾病60例[J].中医研究,2009,22(2):34.

[17]李良.中医药治疗隐匿型IgA肾病8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2):80.

[18]侯卫国,高建东,关新,等.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3):38.

[19]刘 健.川芎嗪注射液治疗IgA肾病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752.

[20]刘晓渭,陈威,许国双,等.灯盏花素联合福辛普利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9):1 085.

猜你喜欢
积雪草血尿蛋白尿
不打扰是一种慈悲
被光阴治愈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超声波-酶法提取积雪草中积雪草总苷的工艺研究Δ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
血尿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