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分析

2013-08-15 00:43
电子测试 2013年20期
关键词:教育网络思政政治

辛 光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0 引言

大学生具有青春、激情与活力,是中国未来的希望。高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实践发展观的重要阵地。面对信息网络化,交流多样化的现实,如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应用进行规范,发挥网络的优势,减少网络的消极影响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高校中学生思政教育网络载体的定义

所谓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网络载体,指的是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通过网络(包括内部网络和因特网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达到二者进行思想政治思想交流和信息交换的目的。

网络传播是其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通过网络,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大学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规范学生们的言谈、品行,从而为学生培养富有责任感、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2 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尤其是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网络已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反面影响。从正面来看,首先,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的海量资源为课堂的授课提供了大量的内容补充;其次,它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让学生们多了一个了解思想政治内容的平台。同时,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24小时的讲坛;再次,它可以第一时间向学生传达社会的热点信息。例如在一次课堂上,一位学生就问到了当前党的“八项规定”的内容,这就是学生在网络上自我学习的所得 。最后,网络的形式丰富多彩,既有视频,也有图片,既有动画,也有文字,这样就打破了老师一本书,从头讲到尾的枯燥局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彩。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网络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的新的挑战。首先,网络的内容杂乱无章。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网络中也隐藏着不少负面内容。这些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及时进行纠正,引导学生吸收正能量,抵制负能量,无形中也增加了思想教育的负担;其次,网络安全堪忧,网络黑客随时都有,如果学生电脑或者宣传网页受到侵害,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再次,过度依赖网络,会对人产生不利影响。比较严重的就是网络成瘾问题。过分依赖网络会造成人思维虚拟,效率低下,封闭自我,严重脱离现实。

针对网络的双面性,我们既不能依赖,也不能排斥,而是应该将其看作一个崭新的工具,趋利避害,发挥其最大作用。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构建与管理

3.1 创建思政教育网站

基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层面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网站对学生思想观的形成进行指导。网站指导要以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爱党为重点。网站内容可以包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央新的讲话和精神、普通人员的先进事例、党校学习体会等。目前,在一些高校,已经创建了大批良好思政教育网站,例如:学生公社、中国大学生中心、中国大学生、大学生联盟等。

在建立了网站常规板块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设置一些临时的主题页面,对特定时期的某些重大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这样的临时主题页面一般随事情的开始而设立,随事情的结束而关闭。例如在某地发生地震时,可以设立的临时页面为了解地震灾区的情况提供快捷的通道。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临时网站通过丰富的内容、灵活的画面为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课程,发挥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再比如,中央号召进行某些学习活动时,也可以针对此项活动进行连续跟踪报道,如目前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活动。

3.2 利用网络聊天工具

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聊天工具进行沟通已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重要交流方式。目前来说,在大学生中使用得最频繁的就是腾讯的QQ。据资料表明: 2009年2月,腾讯公司的QQ软件同时在线人数已超过5千万人。

借用大学生们常用的工具聊天工具进行宣传,可以很好的拉近与同学们的具体。笔者认为,应用QQ聊天工作,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良好尝试。应用QQ进行沟通,教育主客体之间既可避免面对面交流时的尴尬面,也不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

目前不少高校还建立了QQ群,这些群集包括班级群,也包括年级群、校友群。教育主体可以尝试群QQ群的功能,将部分通知或者信息公布到群众。另外,QQ群也可以把班级中同学们关心的内容及重要的事情发布到网中,与思想政治网站形成一共互动。

同时,随着3C网络的普及,运用微信的人群也不在少数。与QQ相比,微信的应用更加不受空间限制,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信群,微信号,进行思想政治内容的教育。

3.3 利用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主要包含的内容有:贴吧、BBS、论坛、主页、空间等,利用这些形式实现网络交流。据相关调查发现:62%的学生将网络社区看做是一个能够表述自身观念的区域。最近几年,很多高校中的网络社区演变成学生们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交换物品的场所。另外,其也对学生们的生活及学生形成了巨大作用。例如清华的水木BBS。我们可以从这一渠道搜集相关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在运用网络社区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注意,因为一些网站的注册不受限制,

责任追求标准不完善,部分学生会在互联网中发布一些对社会、学校不满、不负责任的语言。所以,应加大控制网络信息的控制力度。近期国家加强对网络大V中造谣和造假者的打击力度,也正说明了国家对这方面开始进行更大力度的管制。

3.4 利用手机短信

现今高校,早已经达到了人手一部手机的频率。在很多时候短信也成为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平台。部分高校推出了短信平台,为学生提供日常学习、思想文化及生活等多方位的便捷服务。各个高校中的思政教学人员应全面应用短信等科技,深入探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短信形式,为学生编写生日祝福、节日问候、心理疏导等信息。唯有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才可以同学生创建和睦、平等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校园中的人文关怀,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高校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老师应擅长应用手机短讯进行信息传递,把其当做同学生交流的途径,尽快洞悉及了解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及思想发展。

4 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应用进行规范

我国中央政府于近期颁布了《关于增强及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建议》,其中提出:应时刻注意网络上的动态情况,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提高与大学生的交流及沟通,尽快解答并处理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应用相关技术、法规、行政等方法,增强校园网的监管力度,防止有害资料在网络中蔓延。依据以往要求及指导,各个地区的高校都应将网络载体应用到思政教学活动中,始终进行正面引导及宣传,全面发挥网络的舆论功能,绝对不能放松对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相关配套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为指导,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网络进行规范化管理。

4.1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

倡导文明上网,增强网络道德化建设,可以树立学生们正确的上网思想,对网络信息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从而实现对网络信息的有效管理。网络是一个崭新的事物,法制的制定和规范往往会落后于问题的出现,同时,形形色色的问题,法律也不能完全处理。因此,促使学生建立准确的网络观念就变成了降低网络有害信息的关键方法。

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其根本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就是将文明上网、礼貌沟通、自觉进行网络维护等变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标尺,将法律法规变成道德自律。这一点在理工学科,尤其是计算机学科的专业中,显得极为重要。如果出现思想偏差,认为网络黑客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想去尝试,就会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自己也有可能身陷囹圄。新闻媒体前期报道的网络红人秦火火就是这样一种方面教材。

4.2 建立和完善网络运行的制度规范

制度是进行网络管理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建立相关配套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为指导,对高校的思政网络开展规范化管理。由于高校的思政教育网络其载体不但需要有关部门实施管理及监督,同时还需要高校本身创建并完善相关标准规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应创建高校思政教育网络运行载体的管理及安全标准。对于网络计算机时常发生的病毒情况,高校应同有关软件研发企业签订协议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合作,查杀相关病毒。最常见的方法是直接引入有关病毒预防及杀毒系统,施行全方位监控,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杀毒,进而高效预防病毒及黑客入侵;第二,建立完善的网络运行载体反馈与沟通制度。利用网络创建思政教育网络载体间的数据交流制度,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思政教育资料,实现教职人员同学生的沟通,提出建议及意见,推行主体与客体间的高效互动模式,进而改进并提升工作能力及水平,增强管理质量及效率;第三,创建高效的效果评价系统。思政教育的结果是怎样的,一般反应为受教人员的行为及思想方面,思想是内心的活动,很难通过数量进行考查,只有通过一些外化的行为从侧面来进行考核及评价。例如:组织同学定期举办座谈会等活动,对思政教育网站的点击率进行查看,了解学生QQ群里聊天的主要内容等方式来获得。最后,可以创建思政教育网路载体的监管标准。在网络中,信息十分杂乱,每个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为了预防错误思想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创建监管与控制标准,对网上的动态信息进行实时监管,如果发现虚假信息或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料,及时删除,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出现重大舆论问题,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找到谣言散布者,进行相关处理,以儆效尤。

5 结束语

对于高校思政教学来讲,其根本任务在于促使学生创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手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两面性,趋利避害,发挥其正面优势,坚持科学发展,良好发挥思政教育在创建和谐社会主义中的功能。

猜你喜欢
教育网络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长沙市教育局召开教育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会议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2015年度教育网络舆情概述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