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疗仪器设备对急诊科护士的情绪影响

2013-08-15 00:43仲月霞焦大脉屈卓军
电子测试 2013年20期
关键词:抢救室急诊科医护人员

董 妮,仲月霞,焦大脉,王 静,屈卓军

(1、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急诊科,710038 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710038)

科技不断在发展,人对物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从吃穿住用行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人民已经进入小康水平,国家已经迈入第二经济大国,在这样大背景下,按理说人们幸福指数应该增加。据中国网站报道,丹麦是全球最幸福国度,中国内地排名第112。没有幸福感与因素很多,主要是没有信仰、社会公众道德下降,老人摔倒没有人敢扶,这是民族的悲哀,教育的失败。而作为三甲医院的护士,每天要面对众多需要急救的危重症病人,各种因素导致压力倍增,这不得不进行反思。

1 呼吸机、洗胃机、心电图、除颤仪等仪器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噪声对护士的影响

护士在给病人做各种检查,或者陪病人去做检查时,会少量接触各种放射线而受到电离辐射的危害,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致癌、致畸作用,由于抢救室、观察室、换药室等经常使用紫外线、“84”进行消毒,此外各种及紫外线的照射,也能导致护士得皮肤癌、眼炎等。同时,由于经常使用各种抢救仪器设备,有时因设备老化或操作不慎,导致触电或烧伤的危险。

在医院常会听到各种吵闹声,包括机器的噪声,医护人员谈话的声音,患者家属的哭声患者及家属的喊叫、咳嗽、打鼾、痛苦的呻吟、抢救床和床边光机等大型设备的移动等也可发出较强的噪声,这些都会导致人的应激反应听力下降,注意力减退,记忆力衰退、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必将加重医护人员的紧张焦虑、倦怠等消极情绪。经统计急诊抢救室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分别在(61.6-76.4)db(A)之间,和(59.8-69.7)db(A)之间,夜间(86.6-100)db(A)之间远远超过WHO提出35db(A)之间,几乎翻倍的噪音污染必将导致医护人员一系列疾病的发生(经统计,2011年-2012年两年之间有两名护士因工作导致的疾病离开护士岗位。)

2 来自医院管理的压力

我院属于三甲医院,每年每年都要经历各种检查,因此,各级管理都很重视,2012年,我迎战三甲复审,全院医护人员整整备战一年,每天工作完就是各种制度的学习,文件的准备。经聊天调查,迎评期间,辞职人员不少,女性例假不正常的占20%,脱发占大多数,食欲不振占60%。医院每月要进行人机对话考试,每周三,护理部要组织大家业务培训,周内科里有一次业务学习。护士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中度过。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3 就业及进修的压力

众所周知,1998年以后高校进行扩招,每年有大量的护理毕业生进入社会,据有关专家统计:本科以上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是好就业的,但她们只占护理专业毕业生的10%左右。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大专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中好就业的占10%。、中专学历毕业生:中专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是不好就业的。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用人单位对人才不够重视,辞工现象很普遍,所以大家都对前途担忧,拼命的干活,不停的透支自己的体力,带病上岗。所以要想在医院的大环境中适应生存,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不落聘,护士必须要自我加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并规范技术操作,自觉加强法制观念和服务理念,防范一切差错事故的发生。

4 上夜班的压力

作为护士大都必须上夜班,除非女性在孕期,单位可以减少夜班的次数,夜班导致人体生物钟颠倒,影响内分泌代谢,造成皮肤水分流失,容易导致皱纹出现、皮肤暗淡、长暗疮、黑眼圈加重,严重的还可能会患脂漏性皮炎。从健康的角度讲,熬夜最使人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如果长期熬夜,更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过度劳累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严重的就会导致全身的应激状态、感染疾病的几率相应提高。疲劳症状强烈的人比一般人患上呼吸、消化系统、循环器官等各种感染症的机会也增加许多

5 护士容易引起医源性交叉感染

急诊科是接触病人的一线单位,是接触各种细菌、病毒的高危人群。急诊接触的病人大都是病情较重且病种复杂,经常会遇到不同原因所致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各种严重的开放性损伤病人,原因不明的毒物中毒及传染性疾病的病人等等。护士在各种抢救病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到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尤其在紧急为病人导尿、穿刺、洗胃、包扎、吸痰等过程中,护士往往来不及进行有效的自我防护便直接投入战斗,从而增加了身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机率。此外,急诊科在医院内属于相对开放的区域,流动人员多,病种复杂,尤其是各种传染性疾病流行的季节,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并且难以控制,使得急诊科护士感染各种疾病的机率增加。

6 病人不理解导致的人身或语言伤害

病人来急诊救治,大都是危重急症患者,有的送来时,已经无呼吸,有的虽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是还是未能挽救。病人家属花了大量的金钱却无能挽留亲人的姓名,剧痛之下,容易对护理人员的言行产生误解。再加上病人多,谁都想给自己的亲人先看病,护士这时没有解释清楚,一系列问题导致医护矛盾加剧,引发争端。更有甚者,对医护人员进行人身攻击,护士却只能受到委屈把泪往肚子留,因此,医院才有了委屈奖。在类似的情况下,护士成为弱势群体,不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还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工作热情大大受挫。

7 对策

7.1 电离辐射的防范

护士要注重着装,学会自我保护,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应选择在治疗、护理操作少的时间进行,接触消毒光线时注意遮盖皮肤,夏天最好也穿长袖工装,同时要经常性对抢救仪器进行检修和保养,并熟练其操作方法,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人身伤害。

7.2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范

护士在配制和使用消毒液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可使用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物品,尽量避免消毒液对眼睛、皮肤、黏膜的直接刺激。配制消毒液时,浓度要准确,浓度过高会增加对皮肤黏膜的伤害,如含氟消毒液。使用可蒸发性消毒剂时要密封保存,如甲醛等。

7.3 学会自我调节

护士可利用下班时间或周末与家人出去郊游,适当的放松,可以减轻压力,以便于更好的工作。还可以通过在健身房健身进行调节,通过运动减压,让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有利于消除疲劳。

8 结论

当今社会是复杂的社会,是人际交往的社会,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除具备娴熟专业的技能外,还要不断的进修,不断的在工作中总结,同时还需在人际交往上下功夫,急诊护士每天面对大量的急危重症患者,要时刻保持一颗爱心、耐心,要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这样,在工作中才会有热情,有韧性,才能更好的立足本职工作。

[1] 陈利玲,叶志弘,陈黎倩,俞夏娣.急诊抢救室噪声暴露现状分析.护理学报杂志,2011年第五期.

[2] 杨冬梅.急诊科护士在急诊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

[3] 魏薇萍,金 霞,管佳慧.急诊抢救室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 2A ).

猜你喜欢
抢救室急诊科医护人员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爱瑞金之温情抢救室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