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的《共产党宣言》解读

2013-08-15 00:50吴道显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阶级资产阶级

吴道显

(云南中医学院 思政部,昆明650500)

《共产党宣言》(本文简称《宣言》)这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不朽之作,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它“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1]它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和谐本质及其根源,指明了替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实现途径等和谐思想,为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1 《宣言》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和谐本质及其根源

相对于以往社会而言,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无疑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在社会发展史上有着积极的进步作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资产阶级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专制统治中,创造出了比它之前一切时代还要大还要多的社会生产力,但其本身也和它之前的任何阶级社会一样,存在着明显的不和谐。《宣言》指出,产生于封建社会基础上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不但没有消灭阶级对立,相反,它使阶级对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因为资产阶级在取得自己的统治后,在统治范围内无情地破坏了此前封建社会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一切关系,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和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任何联系。即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和斗争形势代替旧的剥削与压迫,他们公开地用无耻且直接的剥削替代了封建社会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下的剥削。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工人阶级既是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奴隶,时刻受工厂机器、监工和资本家的奴役,同时还受到房东、店主以及当铺老板等资产阶级中的另外一部分人的扑面袭来。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阶级的对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自由、平等只属于少数人的权利,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有的只有失去生产资料的占有权而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从本质上讲,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制度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不到妥善协调,人与人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全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没有人的自由发展,社会关系动荡、社会有失和谐。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和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宣言》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具备两个根本条件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统治。一是社会财富积累在私人手里,二是这些积累在私人手里的财富形成资本并增值。而雇佣劳动是资本增值的前提条件。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就产生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尽管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创造出了大量高水平的生产力,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这些被工业创造出的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它的桎梏,因而发展是片面的。在这样的私有制下生产力是为资产阶级谋利服务,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却成为了破坏的力量。资产阶级由于占有了社会的大量财富和掌握了先进生产力,决定了它和无产阶级之间因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多寡而导致的不平等。不言而喻,各民族、各阶级,乃至一个民族、一个阶级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各自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对财富占有的多寡。为了使自己所占有的社会财富不断增值,资产阶级通过雇用劳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几乎所有价值,工人在劳动中所获得的报酬仅是资本家为维持工人劳动力的可延续性而付出的费用。概言之,资产阶级私有制是以阶级对立和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中少数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最完美表现。只要资产阶级私有制存在,资本家对无产者的剥削、压迫、雇佣劳动等就应运而生。在这一环境下,无产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不是社会的也不是属于自己的财富,而是资本,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资本,只有在不断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才能增加财产的资本。

2 《宣言》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及其途径

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和谐并对其根源进行分析之后,《宣言》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及其途径。

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和谐的目标。《宣言》旗帜鲜明地指出,以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为特征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被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以其他所有人的发展为依托,没有阶级差别和剥削关系,资产者利用私人占有的资本去奴役工人的权利将不复存在,人们平等地占有社会产品,劳动不再是社会财富增值的手段,而是作为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而存在。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和谐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整个社会随着资本剥削的日益加深而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这种关系使资产阶级很快结束了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散状态,并迅速把它们集中起来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规定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只限于统治阶级内部的自由,并且这种自由是以牺牲其他多数人的自由换来的,因而不和谐。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阶级差别、阶级对立、阶级剥削和压迫等不和谐现象将被彻底消灭,无产阶级战胜了资产阶级而成为国家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是以牺牲他人的自由为代价,而是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条件,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社会关系和谐。概言之,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即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和谐根源,建立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真实的、完全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关于实现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途径。首先,需要先进的政党即共产党的领导。《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所坚持并为之奋斗的是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和肤色的共同利益,他们将以推翻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使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成为统治阶级建立起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制度为己任。显然,由共产党人组成的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大公无私的先进政党,它以追求社会的团结、和谐为目标,只有它才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和进程,才能从根本上消灭阶级社会的不和谐根源。其次,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公有制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宣言》指出,处在资产阶级社会最下层的无产阶级,如果不摧毁建立在阶级剥削基础上的整个上层官方社会,就不可能站起来。而这只能由无产者自己通过消灭当时社会存在的全部占有方式,从而摧毁保护私有财产的一切因素才能实现。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取得政治上的统治之后,才能通过自己的政治统治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所有资本和一切生产工具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再次,同过去一切社会的制度和思想观念彻底决裂。《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之前的全部社会相矛盾的社会,它在发展进程中一开始就要同传统的所有关系和思想观念实行最为彻底的决裂。因为人们的观念、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改变的。从国家层面来讲,“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2]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的一切阶级社会都是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专制的基础上的,其统治思想相应的也是少数人主观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而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奴役的思想文化。所以,无产阶级在战胜资产阶级后,需同过去一切旧的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决裂,建立和谐的新的社会制度,并确立起自己的思想文化在新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3 《宣言》中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并取得建设性的成就。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社会依然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如部分党员干部忽略学习、理想动摇、信念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信心;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者还有相当的数量,农村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等等。这使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面临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宣言》中阐述的和谐思想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总结,具有不衰的生命力,为我们科学认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方针、保障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第一,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就是用相对先进的生产力代替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代替封建社会的发展,就是其创造出了高于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同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以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条件。正如《宣言》中所提出的,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发展并增加生产力总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能够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好各方面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始终坚持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和谐关系,使我国经济充满了生机活力,有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其所有制结构决定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消除了少数人甚至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机会。它既承认了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差别,又协调了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了效率与和谐的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是同传统的所有制特别是私有制关系实行彻底的决裂最好的体现。

第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任务,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我们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及其原因,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管是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还是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实际依然没变,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3]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此外,当前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力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给我们带来的压力还依然存在。这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诸多新老问题,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

显而易见,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统筹兼顾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等的和谐发展,才能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进而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对《宣言》中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宣言》中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特征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是对《宣言》中和谐思想的与时俱进。因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

第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自成立那天开始就规定并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奋斗目标之一。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监督,而绝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4]之后又多次强调党要彻底为人民利益而工作,为争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自由平等而奋斗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围绕我国社会主义不是少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多数人共同富裕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题,进一步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自身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当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等和谐社会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符合《宣言》中所提出的先进政党的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1]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0.

[3]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9.

[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5]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6.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阶级资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
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家——米柳京
阶级不消灭 我们就要贴“阶级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