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3-08-15 00:50杨晓云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参政议政人士队伍

韩 静,杨晓云

(大连医科大学 宣传统战部,辽宁 大连 116023)

高校作为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汇集了党外各方面代表人士,成为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和输送党外干部的重要源头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具有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参政议政意识较强等特点,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加快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

不同时期,党外代表人士的特征各不相同,只有把握其特征,才能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1]。新时期,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水平高,业务素质好。高校党外人士大多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有出国留学、工作的经历,拥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有的还是国内外学术界颇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不仅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学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3人中共有党外代表人士24人,其中16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学士学位;22人为正高级职称,2人为副高级职称,分布在学校各个学科领域中。22名校级以上民主党派主副委中21名为正高职称,其中含博导9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学校31名学科带头人中,有11名是党外代表人士。

(2)社会联系广,影响力大。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高校中的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参政议政,通过建言献策等渠道,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总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尤其是他们中的代表人士以其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的特殊贡献,越来越赢得了社会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3)民主意识强,参政议政热情高。民主意识强,参政议政热情高。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大多都关心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强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意识。他们热心高校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针对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师生切身利益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同时,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成为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主要力量。大连医科大学党外代表人士对学校发展建设热切关注,在学校教代会、解放思想大讨论、新校园建设中都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学校党外人士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近五年来,就在全国、省、市“两会”上提议案、提案和建议共300余项,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2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长远规划。很多高校把工作重点都放在党外代表人士培养与使用方面,却忽视了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没有把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进行长远规划。致使党外后备队伍的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甚至在某个年龄段出现断层现象。

(2)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思想认识不够高。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思想认识还存在一定误区,对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多党合作制度重视不够,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认识不够。有的认为党外代表人士过多参与社会活动会影响本单位的工作,有的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教育及工作支持力度不够,甚至忽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要求,没有把一些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和有培养潜力的党外人士有意识地留在党外,而是吸收进了党内,[2]与学校党委没有形成统战工作的强大合力,成为影响和制约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3)党外代表人士价值取向多元化。党外代表人士普遍具有接受新生事物快、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的特点,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归国留学人员,他们的思想往往会出现多元化趋向,有些人甚至容易受到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影响,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价值取向功利化,或一味追求担任领导职务,或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不纯正。因此,当前党外代表人士的思想建设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4)党外代表人士缺乏广阔的舞台。他们思想活跃,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但由于缺乏广阔的舞台,一些人没有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或社会职务,对学校的整体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了解有所局限,与他们突出的业绩相比,参政议政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高校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全力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1)要统一思想,认识到位。高校领导班子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校上下形成“一盘棋”。全校上下各级党组织在工作中要坚持两个信条:一是要有朴素的认识,即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工作不仅关系到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党的事业和统战工作的持续发展。二是要有朴实的感情,即对党外代表人士要坦诚相待,虚怀若谷。

(2)要完善机制,保障到位。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要树立“大统战”意识,建立健全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的,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大统战”工作机制,做到上下联动,层层推进。大连医科大学党委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工作机制,推出四个重要举措:一是明确规定校、院两级必须是党委书记抓统战工作,建立了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负责统战工作的领导机制;二是确定一名副校长联系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指导;三是在二级院系领导班子中增设党外副职干部;四是把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考核目标之一。

(3)要健全制度,措施到位。加强制度建设,是完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3]。制度对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全局性的影响,起着长期的、整体的规范作用,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合作共事小组会制度、向党外代表人士通报工作制度、党外后备干部考核制度、《校、院两级中共班子成员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党外代表人士列席会议制度、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保证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大连医科大学党委通过系列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学校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民主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4)要选拔培养,落实到位。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党委要始终重视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供人才储备,统战部每年应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党外代表人士信息库,并与基层党组织、组织部联合考核,逐步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各领域党外后备代表人士队伍。同时要把党外代表人士及其后备力量的培养教育纳入整个干部培养教育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养力度,造就一支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参政议政能力,并经受起各种考验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大连医科大学每年都对全校45周岁以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队伍情况进行调研,进一步确立重点培养对象,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学校党委注重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及其后备力量的教育培养,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培训活动或主题教育活动,并积极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学校党委中心级(扩大)学习都会邀请党外代表人物参加;依托基层组织不定期开展下乡义诊、服务社区等活动,使党外人士在学习和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

(5)要举荐贤能,使用到位。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目的是为了大胆使用,党委及统战部门应将政治、业务素质好的党外中青年优秀人才举荐到学校、院系领导班子和政府部门,做好其实职安排;同时还应积极举荐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做好其政治安排,为党外知识分子参加高校和政府的管理铺台阶,搭舞台,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高校得到充分体现。大连医科大学党委按照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及时在校内选准时机为党外代表人士解决了职务,学校现有党外处级干部13人,对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党外代表人士,学校根据岗位职责规定,使他们有职有权有责。学校党委还着力向各级政府举荐党外代表人士,学校现有民主党派市委委员15人,其中主、副委5人;民主党派省委委员6人,其中主、副委2人。学校党委积极推荐党外干部参加挂职锻炼,学校已有多名党外干部先后挂职市卫生局副局长、街道主任助理等职务。党外代表人士通过参与国家行政事务管理,参与调研、撰写建议、提案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素质,增强了能力。

(6)要诚交朋友,感情到位。统战工作的一个光荣传统就是在讲政治的同时,也讲感情。在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整个过程中,除了做好政治性和政策性工作以外,还必须以人为本,付出真诚,在政治上充分信任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满腔热情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做实事。

总之,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既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又能有效地推进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和稳定[4]。高校要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选拔培养和使用的力度,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从而为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1]姚跃传,尹兴国,陈凌.关于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22-25.

[2]任兵.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研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8):31-32.

[3]张艳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J].世纪桥,2012(9):3-4.

[4]樊亚斌.对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35-38.

猜你喜欢
参政议政人士队伍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WHEELS IN MOTION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关于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几点思考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问题刍议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