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角色表演在节目主持中的运用研究

2013-08-15 00:50陈柏仲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主持人定位

陈柏仲

(吉林大学 文学院,长春 130012)

非角色表演在节目主持中的运用研究

陈柏仲

(吉林大学 文学院,长春 130012)

电视台之间、节目之间的竞争日益强烈,主持人自身素质的提升越发重要。表演艺术与主持人的语言艺术相结合乃大势所趋,一方面,主持人在节目中呈现的不是完整的自我,是因节目主题和形式变化而锤炼出来的自我,这种锤炼本身就是表演;另一方面,主持人的表演艺术与演员的表演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不是角色化的表演。笔者认为主持人的表演艺术属于“非角色表演”,即有选择性地展现自我真实个性的表演方式。恰当地运用非角色表演技巧的前提是积极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应该从个人形象、语言风格、个人修养三个方面入手。

主持人;非角色表演;个性

电视节目的竞争化导致了对主持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艺术院校在培养主持人能力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中,将表演艺术融入到主持人艺术当中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本文就表演艺术与主持艺术之间的联系、主持人如何在电视节目中充分发挥表演艺术等问题展开探讨。

1 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表演艺术

1.1 主持人在节目中呈现的是非完整的个体

一档美食节目,主持人身着白领丽服和在着装上将自己打扮成厨师的样子,在传播中哪一个更具有说服力?可想而知一定是后者。少儿节目中的主持人如果将自己扮演成动物或卡通的形象,是不是就贴近了孩子的童趣心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喜欢主持人“金龟子”的原因。再比如,一旦益智游戏类节目,主持人若转变为游戏的参与者会不会使节目更有看点?而体育比赛中节奏单一的解说和富有激情的解说,哪一个更扣人心弦,更有现场感和观赏性?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中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与成熟,一档电视节目能够被观众接受的关键就在于主持人彰显的鲜明个性和真实感,但是这种真实感不同于生活形象,需要根据节目的定位和主持人的个性来对主持人的自我进行选择,因此,主持人在节目中呈现出来的自我是非完整的自我。

1.2 节目主持中的表演亦非角色化的表演

蒙克的《电视表演》认为“电视不像戏剧,一般不要求表演者展现某一特定角色。作为信息和娱乐媒介,许多电视节目要求的是‘人物’而不是演员”[1]。我们都知道演员在创作中可以塑造各种类型、各种性格,而电视上的表演者、故事讲述者则可以是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也可以是演讲者,是人物化的表演者,不是塑造角色,而是在呈现真实的自我。当然和彻底真实的自我不会完全相同,但至少要给观众这样一种感觉——这种人物化的表演者在镜头前后是一样的,是有真实性的。另有学者也指出:“主持人和演员的本质区别是:演员的任务是塑造不同性格的角色,与自我是分离的,他们在摄像机前后是不同的‘两个’人,他们的表演是‘角色表演’,而主持人的任务是通过真实的自我显示来传达节目内容。尽管这种显示是一种个性的筛选,但不是在塑造角色、塑造性格,他们在摄像机前后应是同一个人,他们的表演是非角色表演。”[2]学界在1986年就提出过“节目主持人的表演”问题,并且认为是“一种无角色表演”。

1.3 非角色的表演是对自我个性的筛选和锤炼

主持人需要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然而,很多对个性任何不加节制的发挥不仅仅伤害了节目的品质,也破坏了主持人的公众形象。主持人彰显个性不仅仅要照顾到节目的定位和要求,也要对自身有着深刻的了解。从根本上来说,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演是对自我个性的筛选和锤炼。

2 主持人在节目中应把握非角色化表演的分寸感

2.1 节制自我,而非放弃自我

非角色表演是为了符合节目要求节制自我进而表现自我。比如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她在节目中之所以获得了受众的认可,就是源于她在节目定位上对自己的正确筛选,甚至她说“我不可以随意地笑”。

有些节目主持人为了成名,放弃了自我的本性,虚构出了一个假的自我,使得个性无法鲜明,留给观众矫揉造作的形象。例如前几年自从《马斌读报》红火了之后,各大省级市级电视台“读报节目”跟风,不仅节目形式借鉴甚至抄袭了《马斌读报》,连说话方式,举止动作,甚至长相都照搬,所以会经常看到某读报节目出现一位同样带着眼镜的胖子,矫揉造作地侃侃而谈。这样主持人和节目都会淡出我们的视线。

如果主持人把握不好非角色表演的度,在已经有自我的基础上,没能很好地进行节制,就会走向反面。大家对黄健翔的接受是源于他把自己定位为一普通球迷,大家喜欢他在主持中的口语化,和言语所呈现的幽默、机智与直率,可以说,他也引领了体育节目解说的变革。但若过于放大自己的本我,过于表演以致失其“度”,脱离节目主体,就会失去大家对他的认同,比如2006年世界杯足球转播中的他的口无遮拦的“灵魂附体”。

做到节制自我又不放弃自我,是做到非角色表演很重要的一点。主持人鞠萍在年轻时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活泼亲切的大姐姐形象,那时她的语调、表情、动作既适合儿童的收视心理又与她本人的个性特征对位,但如今的鞠萍“姐姐”“年事已高”,她在节目中就不应该太活泼而是亲切有余,彰显她现在较过去成熟的风格,在语气、表情、动作,上既打上她个人鲜明的烙印又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这样亲切大方善解人意的阿姨形象就建立起来了。而李咏,除了思维反应敏捷、语言机智幽默,早期他给人的印象是另类——长头发、花哨的衣服,这与他鲜明的个性分不开。这也为他带来了一片批评:大家认为他过于强调自我,过于喧宾夺主。不过李咏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他的任务就是传播快乐,只要大家快乐,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别人对他的风格上的批评他不以为然,而且他不会在今后的节目中改变,反会延续。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个性,他连续数年获得了央视最受欢迎主持人的殊荣。

“言由心声”是不放弃自我的一个标准。无论是白岩松、崔永元、何炅、还是董卿,他们在舞台上的语言风格并不是脱离生活而创造出的话语体系,而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话语体系。因为只有将自己相信的观点说出来才会有信服力。因此,独特的语言来源于生活而不是来源于刻意的训练,而语言的魅力往往显示出人格的魅力。这就是为什么知名主持人身上往往显现出人性的光芒。

2.2 依据节目定位把握分寸

任何非角色表演都要在节目定位的标准之内。白岩松曾表示,当有一天在新闻节目里想笑的时候,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了,也正是白岩松对自己的角色做出了正确的克制和表现,使得他的节目信服力强、打动人心。

换言之,任何游离于节目定位标准之外的非角色表演都会给观众不和谐的印象,就好像在新闻节目里开玩笑,在娱乐节目里严肃说话,在体育节目里谈音乐,在娱乐节目里谈政治。只要偏离了节目定位,无论主持人如何发挥,只能给人以滑稽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知名主持人喜欢同时参与到节目策划和制作当中来,因为只有参与到整个节目制作流程中去,才能明确节目的定位,进而在节目中有的放矢的做好非角色表演。

2.3 符合时代和大众的审美要求

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代言人,每一言一行都会在电视上被放大,因此要改掉不良习惯,甚至改善不良情绪。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若要激发受众的共鸣,就要使自己的非角色表演同受众内在的社会经历和情感流动相对应,这样也会引起受众的审美愉悦。

观众看电视追求的是一种审美乐趣,所以观众判断电视节目和主持人的好坏就会根据自身审美的眼光。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要以审美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非角色表演是否得体恰当,是否表现出了真实的自我,是否游离于节目的定位标准之外。具体而言要时刻观照自己的表情、语言、姿态和动作,发现不得体或低俗的现象要及时纠正。

3 主持人非角色表演意识的培养

3.1 注重个人形象气质的设计

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形象既要符合节目的定位,又要符合个性。任何一档节目的策划定位,都包括了处于其中的主持人的形象定位,根据节目自身的特点,主持人的着装要合适宜,要有自我的定位和形象的自我塑造,使个人的形象、气质与和节目中的主持人的形象融合且相得益彰。作为节目的代言人,准确的形象定位是其参与表演的前提,更会使其表演的自然。作为新闻类节目的主持人在着装上往往以深色西服为主,给人以端庄典雅的形象。例如,白岩松在《中国周刊》中永远带着深色眼镜,深色西服,手里拿着一支笔,时不时的推动眼镜或摆弄笔的方向,给人以信赖感。而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则要以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形象为主,以突出个人性格的服饰为佳。例如《幸运52》的节目主持人李咏,大家对他那一袭抢眼的燕尾服和飞掷答题卡片的潇洒动作,时至今日依然使观众记忆犹新,这都构成他个人风格的一部分。

3.2 独特语言风格的形成

在2010年的各大图书榜上,有这样两本书排在了销售排行榜的前茅:《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吴宗宪的幽默之道》。这两本书总结的都是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从侧面说明了一名好的主持人在语言的表达和思维方式上一定有独到的地方。在中央电视台的几个知名主持人中,白岩松注重逻辑思辨,王志注重质疑,崔永元注重幽默诙谐,每个人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语言风格。语言就是信息,而语言风格决定了主持人以什么样的方式传达信息,显然,讨巧的方式才会深得观众喜爱。如果把信息比作子弹的话,那么语言风格就是枪,不同品质的枪打出的子弹的力量是不同的。

语言风格就是个人的一张名片,它提炼于生活,并且只能提炼于个人生活,而无法被模仿。白岩松私底下就是一名学者,所以他可以以学者的思维和语言来主持节目;吴宗宪私底下就很无厘头,所以他可以在节目中既无厘头又不越界。

如果一味模仿,是很难出现好节目的。比如,自从《非诚勿扰》红火之后,婚恋节目几乎成了各大电视台的必备节目,尽管策划们在节目多样性的创新方面绞尽脑汁,但是主持人的语言结构和谈话风格总是逃脱不了《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的影子,这是无意而为还是有意为之呢?

主持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就像一块万能砖,可以弥补节目因策划和经费而留下的遗憾和空白,形成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提炼,是非角色的表演。

3.3 个人文化素养的加强

个人修养与主持人的非角色表演意识密不可分。名主持人往往举止得体,语言精练,气质出众。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人平时很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个人修养的培养范围是很广的,分为专业修养和思想修养,专业修养是一名合格的主持人必备的条件;而思想修养则是一名主持人从合格跨越成功的阶梯。例如,香港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梁文道平时给人温文尔雅的书生形象,实际上他被媒体称为公共知识分子。近年来出版的书《常识》、《读书》、《我执》等都得到了不错的销量,给读者们传输了正确的政治观念和读书观念。还有同是凤凰卫视的曾子墨,大家对她的熟识是在2000年加盟凤凰卫视担任节目主持人,先后主持过《股市直播室》、《财经点对点》、《财经今日谈》、《世纪大讲堂》和《凤凰正点播报》。大家对她的接受是对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我的中国心》和《经济制高点》节目的主持,但是这些离不开学术背景,她就读于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常春藤盟校),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加盟国际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她的最初从业经历是先后在纽约、香港等地参与、完成大型企业收购及公司上市项目。读过她的《墨迹》之后就更加真切地看到它的文化积淀和修养,还有在经济学中的学习和钻研,又加以发挥到主持行业中,才有了今天很多观众都热爱的曾子墨。汪涵作为一名娱乐节目主持人,私底下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书迷,且对传统手工艺品有着专业的研究,其出版的作品《有味》不仅得到了主持迷的追捧,更收到了知识分子们的喜爱。杨澜最早是一名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后来到美国留学,在加强专业素养的同时不断吸收美国主流文化,也加强思想修养,最终由伶俐可爱型的主持人成功向文雅大方的主持人转变,在北京申请奥运会时,杨澜在奥委会的演讲得到了阵阵好评。

4 结语

表演艺术在主持过程中的运用不能等同于演员的表演,主持人的表演艺术属于“非角色表演”,这是有选择性地展现自我真实个性的表演方式。

纵观知名主持人素质中的共同点,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善于非角色表演的。然而,对于非角色表演的分寸感把握又为主持人的水平画上了分水岭,过或不及都无法恰当地传达节目定位的标准。

恰当地运用非角色表演技巧的前提是积极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应该从个人形象,语言风格,个人修养三个方面入手。

总之,非角色表演对于节目主持既重要又需要一定地技巧把握,我们应该从失败地主持经验中吸取教训,从成名主持人身上总结经验,不断地丰富理论,深化非角色表演意识,为自己的主持人道路铺上一条光明的路。

[1] 应天常.节目主持艺术论[M].北京:北京广院出版社,2010.

[2] 林毅.论主持人“有我”的“角色主持”[J].新闻界,2008(4):11-15.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Non-character Performance in Programme Host

CHEN Bai-zhong

(College of Humanitie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The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intense between television stations and programs.It is important for an emcee to improve quality.The combination of performing art and language arts represents the general trend,on the one hand,what the emcee shows is not completely himself,but he changes along with the program theme and form,which is so-called performance;on the other hand,the performing art of a host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n actor,it is not the character performance.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performing art of a host belongs to“non-character performance”,that is,selectively showing true personality performance.The premise of proper use of non-character performance skill is actively cultiv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non-character performance,which should be done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personal image,language style and personal cultivation.

host;non-character performance;personality

J903

A

1009-3907(2013)07-0906-03

2013-04-06

陈柏仲(1992-),男,吉林长春人,主要从事播音与主持方面研究。

责任编辑:李凤英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主持人定位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主持人语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