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墓俑“镇墓驱邪”功能新探

2013-08-15 00:48
关键词:天王武士墓葬

李 峰

(山东艺术学院,济南250014)

俑是中国古代随葬于墓室中具备人形的明器雕塑。古代墓葬出土的明器俑种类繁多,不同研究者对其命名与称谓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讲,我们可根据随葬俑功能性质的不同,将其大致分为现实题材和镇墓神煞类题材两类。现实题材的随葬俑是反映墓主人死前生活状况的,历代明器俑的现实题材几乎囊括了古代生产、生活、风俗、文艺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出行仪仗俑、乐舞俑、侍从俑、文官俑等。而所谓的镇墓神煞类随葬俑则是古人专为死者及其亡魂设置的辟邪压胜、驱邪镇墓之物。总体来看,镇墓神煞俑种类较少,远没有现实题材俑的类型丰富。其中以镇墓兽最常见,还有天王俑、十二属神俑、“千秋万岁”俑等类型。

一、镇墓观念的起源

不论何种题材与类别的随葬俑,古人将其作为明器放于墓葬中,它们唯一的观众就是墓葬内的死者,其功用也直接作用于阴间的亡灵,从这一点上讲,俑是“死者的艺术”。明器俑在墓葬内设置的基础是古代的丧葬文化观念,所以俑的形象塑造及其在墓室的放置位置、数量组合都是古人阴世观的具体反映,它们也是“活人的艺术”。从古代丧葬礼仪的发展来看,打鬼驱邪、镇守墓葬的观念在我国古代丧葬理念中长期以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镇墓俑即是古人基于这一思想,专为死者及其亡魂设置的具有镇守墓葬、驱邪镇恶功能的明器雕塑。我们先来探讨古代“镇墓驱邪”观念的起源。

一般认为,古代镇墓、保护观念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在鬼神方面的信仰。从历代丧葬礼仪和随葬习俗看,古人追求“事死如事生”,而墓室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社会里,是被当作“阴宅”或“真宅”来看待的。故而,死者的亡灵在墓室中追求的标准是与人世间一样的。古人除了希望在墓中能够继续享受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外,还深信死后地下亡魂的确会受到各种邪恶因素的侵害、滋扰。所以在墓葬的设置上,古人一方面力图求得吉利,受到神灵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要对地下的鬼怪恶魔加以镇压避凶。在古代丧葬礼仪中,驱邪避妖和祥瑞求吉是始终相互联系的,所以,“在墓葬中求吉与镇墓驱邪两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墓葬的一大特点”。面对阴间世界的各种鬼怪,古人的心目中始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恐惧心理,正如霍巍先生所言:“这一方面是害怕各种鬼魅恶邪作祟于死者或加害于死者的亲人;另一方面,也对死者的遗体和灵魂同样有着惧怕的心理,担心它们变成害人的鬼魂危及生人。”[1]

在这种情况下,墓室的安全、亡灵的安宁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护墓葬与死者的安宁,古人采取种种手段来庇护:如在墓室墙壁描绘辟邪的画像、雕刻祥瑞神兽、放置镇墓俑等,以此来避免鬼怪、妖魔等邪恶力量的影响。其实,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萌芽,远古以及夏商周三代,古人就开始用朱砂来求吉避凶,朱砂或涂在尸骨周围或铺于棺底。虽然当时古人的这种思想与行为还主要是巫术思想的集中反映,但却带有明显的驱邪思想[2]。除此之外,相传周代还出现了专职打鬼、驱魔的方相氏。《周礼》记载:“方相氏葬日入圹,驱魍象。”魍象好吃亡者肝脑,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墓测以禁御之,而魍象畏虎与柏,故墓前立虎与柏。又说“方者,兴旭。相者,所以威厉鬼,驱罔像,方相欲以惊逐鬼魅”。显而易见,在周代人眼中已出现“好吃亡者肝脑”的“魍象”,而方相氏则是专职打鬼的狂夫、驱除邪祟的神兽。《周礼·夏官·方相氏》也曾说:“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必先枢。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在此,方相氏驱赶邪祟的力量又得到证实。所以有学者认为,在墓葬中放置镇墓神煞俑的习俗,就是由方相氏驱方良的传说演化而来的[3]。从考古发现来看,具备驱邪镇墓功能的遗物,远在战国时期的墓葬已有出土。如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的木雕守墓神“强梁”就是能吞噬鬼怪、镇墓驱邪的神怪。因此,学界一般认为,我国自奴隶社会开始,古人死后就在墓葬中设置驱逐邪恶的神怪,作为保护神。到两汉时期,古人又常以方相氏、神荼、郁垒等为基本形象塑造出许多变体形象作为镇墓之用。伴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从战国到隋唐在墓葬中陪葬镇墓俑的风气也越演越烈,后来竟达到“凡大葬后,墓内不立盟器神煞,亡灵不安,天曹不管,地府不收,恍惚不定,生人不吉、大殃咎也”[4]的地步。及至唐代,各种类型的镇墓俑终于以成熟的艺术手段表现了出来。

二、镇墓俑的形象塑造与功能内涵

镇墓俑这种具有神怪性质的明器雕塑,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产生的基础是古人的鬼神信仰,用意是镇鬼驱邪,所以,历代镇墓俑虽无固定的形象,但却都与神灵或神怪有关。因为按照传统思维,能对死者尸体或灵魂造成伤害或侵扰的,往往都是人力不可预测或不可抵御的力量,要避开或制止这些对死者造成祸害的力量,人类只有借助于非人的力量即神灵或神怪的力量。这种思想给予镇墓俑的创作者充分的想象余地。一般而言,镇墓俑的造型常常来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或脱胎于某些神异的故事或传闻,或现实中的威猛野兽如虎、熊等的夸张变异形象。无论何种形象,其共同之处是大都比较狰狞可怕,制作手法也比较夸张,具有凶猛、神威的力量。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一旦被古人赋予镇墓、辟邪的职能,其形象必然遵循夸张变异的创作原则。古人深信:镇墓俑镇墓驱邪的法力是与其外在形象的威猛程度相匹配的,刻画得越凶恶就越能达到驱鬼镇墓的目的。因而,上述河南信阳战国时期的木雕守墓神“强梁”,就被古人表现为一个半人半兽、张口吐舌的凶暴形象。这也正如《考工记·梓人》所谓:“凡攫閷援簭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则于眡必拨尔而怒。苟拨尔而怒,则于任重宜,且其匪色必似鸣矣。爪不深,目不出,鳞之而不作,则必颓尔如委矣。”[5]这样,把经过幻想、夸张、变形的或狰狞凶恶或虚拟神化的镇墓俑形象,放在墓葬中,就能“以恶制恶”“以毒攻毒”,从而达到镇摄鬼怪、保卫墓葬安全、守护随葬品、保护死者尸体和灵魂不受侵扰的目的。下面我们选择古代常见的镇墓兽、十二属神俑、天王俑和武士俑来分析其镇墓驱邪的功能。

(一)镇墓兽

目前,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最早的镇墓兽见于战国楚墓,在战国中晚期的楚国墓葬中发现的镇墓兽数量就已经达数百件,其制作材料皆为木质,主要随葬在椁室头箱的正中位置,也有个别放于后中室。这些镇墓兽造型独特,整体上具有浓厚的神秘氛围。然而,楚墓镇墓兽虽以“镇墓”为名,不少学者也对其形象及用途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入的研究与考证,但对它的丧葬功能却仍未达成共识。张君先生曾将其功能分歧概括为十一说:山神说、土伯说、辟邪说、灵魂看守说、冥府看守说、灵魂化身说、生命之神说、图腾说等[6]。无论这些解说侧重于哪一方面,但从其主体部分鹿角在古人眼中具有镇墓辟邪功能这一点来考察,我们可以推测:镇墓兽的放置具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虫蛇鬼怪对尸体或亡魂可能的危害这一点是无疑的。其既然能冠名“镇墓”,便是承认它具有镇恶驱邪的巫术功能,正如张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志》中所说“其意当为死者除恶辟邪以保佑其灵魂”[7]。

考古学通常意义上的镇墓兽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中。当时随葬镇墓兽的形式开启了古代镇墓兽随葬制度的先河,及至隋唐,镇墓兽在墓葬中的放置已形成定制。唐代墓葬一般墓内有两件或四件镇墓兽,它们与武士俑或天王俑及十二属神俑共同组成唐墓中的“四神十二时”。隋唐镇墓兽的造型大都表现狰狞凶残,一般是鹿角、鹰翅、狮虎身躯或人面或龙首,这和龙、风、麒麟的造型一样,都是古人采用原始民俗艺术的符号切割与重组的方法创作而成的。古人把某种动物某一最具“个性”、最具“威慑力”、最具“灵性”的部分加以切割,然后根据“优势集中”的原则重新组合,从而组成一个新的、更具神力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神物”[8],这种集中了各种动物优势的“神物”,往往能飞、能跑、能咬、能斗,耳大听千里,环眼观四方,可以说是一种多功能的陵墓卫士。这些按照艺术的逻辑把现实中根本没有的怪异、威猛的造型糅合于一体所形成的奇异可怕的造型,加上其光怪陆离的表面色彩,在墓葬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会使人觉得格外阴森恐怖。在这样可怕的“神物”面前,一切妖魔鬼怪必然会逃之夭夭。这样吓退了阴界的妖魔鬼怪,驱走了邪恶,安定墓葬与亡灵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十二属神俑

十二属神,又称十二生肖,也称为十二时、十二支、十二元辰等,是指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的十二种动物,合而称之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曾记载:“吉日庚午,即差我马”,而东汉王充的名著《论衡》则被学界视为最早、最完备的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物势篇》说:“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可见,在东汉时期我国就确定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固定搭配,故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认为“十二相属起于后汉”。

十二属神出现后,其造型和图案就与中国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仍是各种传统文化的主要创作素材之一。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我国湖北云梦睡虎地所发现秦代竹简《日书·甲种·盗墓篇》就有关于十二属神的记录。古人之所以在墓葬中设置十二属神艺术,除了表明墓主人属相,代表光阴的流转轮回之外,主要是因为其代表吉祥,具有驱邪、压胜的作用。关于十二属神能驱邪的记载,范晔《后汉书·礼仪志》曾指出“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后者为粮!”另外,《论衡·解除篇》也称:“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龙虎猛神,天之正鬼也,飞尸流凶,安敢妄集,尤主人猛勇,奸客不敢窥也。”而且,在古代墓志与铜镜的装饰纹样上多雕刻有十二属神图案,而且十二属神图案往往与瑞兽“四神”图案刻于一起。在这里,十二属神图案总是按十二方位排列,寓意显然有维护墓葬十二时辰时时平安的意图。而四神图案作为“四方之神”,目的是“以正四方”。这样,时间上的十二属神与空间的“四方之神”紧密结合,构成了一道全方位、立体式的防护系统,以确保墓葬的安全,使死者的地下生活能永远安宁、祥和。所以,在古代四神与十二属神都是古人眼中驱邪、避恶的神兽,它们是吉祥、平安的象征。考古发现的十二属神俑以山东临淄北朝崔氏墓出土的陶俑为最早。该墓出土的十二属神俑身长十厘米左右,皆为兽首人身,身穿袍服,形象较为写实[9]。随着时代的发展,丧葬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至唐之时,以十二属神俑陪葬辟邪的形式已经与天王俑、武士俑、镇墓兽相结合,成为定制。

(三)天王俑和武士俑

在中国古代,武士向来是力量与强者的象征,是专职负责守卫、保护的武装力量。古人把武士塑造成俑的形式放于墓葬中,用意显然是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力量转移到墓葬中,以达到守护墓葬安宁的目的。有学者考证指出:商代王陵殉葬的武装士兵就可能是王陵的守卫者,而东周墓葬出土的俑也常用来保护坟墓和棺木。墓葬中武士俑的形象一般着意表现其雄壮威武的一面,如方面阔额,浓眉上撩,双目圆睁,高鼻大口,体态强健,十分威武、骠悍,是古代力量型文化的典范,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另外,武士俑在墓葬中常常成对置放于墓门内侧两边,为墓主镇守门户的思想也是显而易见的。由外形威猛强壮的武士守墓,一切妖魔鬼怪便不得而入,这样就能确保墓葬的安宁。

天王俑和武士俑虽为同类之俑,但两者具有不同的形象。在考古学中,一般而言,天王俑都是以脚踏小鬼的造型出现,所以学界一般把凡是武士脚踏野兽或夜叉的随葬俑统称为天王俑。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天王俑为唐代开始出现的独特俑类。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后,逐步世俗化和汉化。到了唐代,原作为佛法护卫神的“四大天王”逐渐失去原来的容貌和身份,成为经过艺术夸张的中国武士形象,其象征意义也逐渐超越佛教领域,慢慢融入唐人的世俗生活。既然在佛教中法力无边的天王可以镇妖降魔,守护佛法,那其必然也能驱鬼辟邪,保护墓葬的安宁。于是,古人便将天王做成俑的形象,移置放于墓门两侧,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墓主人的灵魂与墓葬的安全。从此天王俑便成为凡人世界正义、威猛的象征。从考古出土情况看,唐代高宗、武后时期的武士俑已经被天王俑所取代。在众多的隋唐墓葬中,天王俑形象一般头戴盔冠,身穿铠甲,抬腿举臂,张口怒目,神情威武,身躯健壮,充满阳刚之壮美。为了突出天王的气概,古人还在他们的脚下,添置了凶猛的野兽和邪魔鬼怪作为反衬。天王脚下踏的狰狞小鬼和凶猛野兽,在人世间曾耀武扬威,逞凶逞强,可在天王的脚下,却变得渺小、可怜,尽管他们在不停地挣扎,也无济于事。在这里,古人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高矮强弱的对比,在天王俑身上明确表达出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主题。从整体上看,天王俑的气质较武士俑更为外扬奔放,整体气势更加威猛,这种写实之中又带有适度的夸张的形象,凛凛正气,不怒自威,令人望而生畏。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唐代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和唐文化充满力度的阳刚之美。而且,天王俑俑身多为蓝、黄、褐色,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更增加了其力量与身份的威严。它们也成双成对地放于墓门两侧,担负着击退来犯之敌,为墓主镇守门户的职能。

三、结语

古代墓葬中的镇墓神煞俑虽类别多样,但其功能内涵明确。镇墓俑在地下世界打鬼驱邪、镇守墓葬,充当着墓葬的保护神。对镇墓俑的研究可以使我们由这个特殊的视角窥探古人的丧葬文化理念,也可以探讨古代明器雕塑造型风格的演变轨迹。因此,考察古代镇墓驱邪观念的起源,进而探讨镇墓俑的功能内涵,这其中的艺术史意义与文化史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1]霍巍.大礼安魂:中国古代墓葬制度[M].北京: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78.

[2]李玉杰.先秦丧葬制度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13.

[3]韩建武.镇墓兽考[J].华夏文化,1999(3):57.

[4]中华书局编辑部.大汉原陵秘葬经[A].中华书局编辑部.永乐大典:卷八—九九[C].北京:中华书局,1986:3828-3829.

[5]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9.

[6]张君.论楚国神秘器物镇墓兽的文化涵义[J].东南文化,1992(2):24.

[7]张正明.楚文化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48.

[8]萧兵.避邪趣谈[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40.

[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J].考古学报,1984(2):19.

猜你喜欢
天王武士墓葬
天王退役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Redefining Tour-guiding Interpreting: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墓葬中的女人
武士与龙
“费天王”
“武士”挡道
剑龙是武士吗?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