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三题——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新举措

2013-08-15 00:45洪文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思政

洪文秋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教育提出的标准、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认真研究和落实。其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思政课是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和意识,制定和采用思政课改革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第一题:实施专题教学,搞好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谓专题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理论难点、思想疑点,进行专门研究、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后,通过理性思维形式形成理论联系实际、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内容体系。可见,专题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学内容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服务。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经过不断探索,由点到面,总结经验,已取得一定成效。“形势与政策”课程率先实施专题教学,推而广之,目前思政部承担的其它各门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高专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概论》和《德育特色教育》均实施了专题教学。

专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并且科研含量高、教学难度大。思政课教师为“专题教学”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一是明确专题教学课程标准,这是讲好专题课的必备。组织教师编撰专题教学《课程标准》,任课教师按《课程标准》重新备课,探索“专题教学”授课的新方法、组织教学的新程序。二是做到精心选题,这是讲好专题课的前提。根据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教学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选题,突出重大理论问题,突出社会、学生现实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三是做到精心备课,这是讲好专题课的关键。采取集体备课方式,实现专题题目、专题课件、专题思考题和学习成绩考查方式四个统一,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四是精彩讲授,这是讲好专题课的要务。探索推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五步教学法”,“五八式导学法”等方式,保证专题内容在各个教学环节落实到位。五是搞好实践教学,这是讲好专题课的重要环节。根据专题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情境教学。“专题教学”已成为学院思政课教学的新理念,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平台,学生乐于接受的新教学模式。

第二题:编撰校本教材,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思政课教材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载体,是组织思政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材及其内容的选择和阐述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辽宁理工职业学院形成了“必开课程”和“自开课程”相结合的思政课特色课程体系。

精心处理规定教材内容。执行“05方案”,作为高职院校(专科)的思政课要求开设三门主课,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在思政课的学科建设中必须把握教学规律,在处理规定教材中贯穿德育教育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要体现育人的实效性,使思政课的理论体系转变为教材体系,进而转变为教学体系,最终转变为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完成思政课的教学任务,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精心编撰德育校本教材。从建构学院“德育特色”的需要出发,编撰德育校本教材,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助于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洞悉做事的规律、学会生存与合作,培养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甘于奉献。校本教材之一《坚定信念,把握未来》已成为我院政治学习主要辅助材料、“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教材。校本教材之二《立志为民,服务社会》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年开始作为思政课教材使用。校本教材,其重要特色就是具有针对性、目的性,能够解决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实际需要,助力思政课德育教学目标实现,推动学院“立志为民,服务社会,奉献爱心,践行责任”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如,《立志为民 ,服务社会》由三个层面构成:第一个层面,即10节标题,力图使大学生明确立志为民、服务社会的一般规律性要求;第二个层面,即20节标题,力图使大学生明确立志为民、服务社会的基本要点;第三个层面,即60个具体问题,力图使大学生明确立志为民、服务社会的实际操作。也可以这样说,记住了第一个层面,就从宏观上把握了怎样立志为民、服务社会;记住了第二个层面,就从中观上懂得了怎样立志为民、服务社会;记住了第三个层面,就从微观上学会了怎样立志为民、服务社会。《坚定理想 ,把握未来》坚持普及党的基本知识的原则。对师生主要关心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应知应会的常识性问题、概念、内涵、要义进行了必要的解读;热点、难点、重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阐释,使理论由浅入深、现实接近生活。

逐步编写、使用一批能够体现学院在立德育人、学生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教材,将使思政课特色课程体系更具有张力。

第三题:加强实践教学,提升知行统一能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实践教学。所谓实践教学,就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以促进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全面发展”。思政课如何加强实践教学?辽宁理工职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形成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学风建设。

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组织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课堂讨论;开展《我看改革开放》大型PPT制作演讲活动;开展哈韩现象——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主题班会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话“大学生生活规划”;征集“和谐班集体”创建方案;开展“弘扬社会公德,守护共有家园”演讲会;进行《法治在线》节目收看及讲评活动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电影赏析,观看《放牛班的春天》、《心灵捕手》、《阿甘正传》,尝试对剧情和剧中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培养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心理测评,通过测量使学生对心理测量软件的使用有准确的了解,能够根据测量结果对自己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并提出自我优化的策略;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进行代号接龙、信任百步行、众志成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展行为训练,找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某一需要改进的行为,设计问题行为的训练方案,选择行为训练的某一方法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行为塑造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进行职业能力倾向的自我测定、职业兴趣测试;开展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小组面试;进行职场礼仪现场演练与培训等。

校内实践教学扎实有序。思政部联合党委工作部、学生处、团委,每学期有计划地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系列活动。仅以“十八大主题实践活动”为例,已开展“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引领航程”系列专题讲座、“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十八大”优秀调查报告朗读会、“中国梦,校园情,快乐心”心理健康周活动;即将开展“放飞梦想,励志青春”和“中国梦,校园梦,我的梦”诗歌朗诵会、“同祝复兴路,共圆中国梦”红歌演唱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知识百题竞赛”活动等。学院先后成立26个学生社团,每年举办社团艺术节活跃学生课余生活,丰富校内实践教学内涵。学院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立足点,制定了64字“学生行为规范”,并开展了演讲、论坛、集中教育系列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

校外实践教学讲求效果。学院建有长期固定的实践育人基地,在辽沈纪念馆挂牌“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王家街道富海社区挂牌“实践育人合作基地”,签有合作协议,各系也建有实践育人基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育人活动,如新生参观、主题教育、志愿者奉献爱心等。寒暑假、“五一”和“十一”节假日制定社会调查方案,学生按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开展评比,进行优秀作品展览,如“形势与政策”、“德育特色教育”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喜迎十八大,家乡大变化”和“中国梦,我的梦”社会实践调查,组织“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十八大”优秀调查报告朗读会,把社会实践成绩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查)中。

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使大学生确立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主要表现在提升了对党的事业的认识,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学越来越多;强化了感恩回报心理,并用行动付诸社会实践,假期的社会调查报告充分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二是使大学生重新思考人生价值。主要表现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重新规划人生发展,很多同学表示:“我要做生活的人,而不是活着的人……”“我们要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人才,报答老师的教育”。三是促进了大学生主动学习。懂得了将来在社会上不成“废品”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树立起学院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立志为民服务社会,奉献爱心、践行责任”;同时必须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本领,不成“次品”。上课率和学习成绩及格率、优秀率有明显提高。

综合上述,实施专题教学搞好教学内容设计、编撰校本教材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升知行统一能力是思政课改革系统工程。实施专题教学搞好教学内容设计,才能保证思政课教学改革目标——既教书又育人的完美结合;编撰校本教材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才能彰显思政课教学改革动因——即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高度统一;加强实践教学提升知行统一能力,才能实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的——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思政课改革,才能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参考资料:

[1]袁玉芳 谭红艳.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构建[EB/OL].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21

[2]卢诚.高校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EB/OL].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09

[3]徐光明“上思政专题课是一种享受”[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3-02-27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