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客观、冷静应对突发性校园暴力事件的案例启示

2013-08-15 00:53赵乾锋周永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暴力事件辅导员校园

郑 州,赵乾锋,周永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a.机电工程学院;b.理学院,沈阳 110136)

当前政府大力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各高校也在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然而,目前大学校园由于一些青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是非不分,冲动暴力,从而引发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高校内所发生的暴力事件并不单纯只会对所在学校和学生发生影响,其影响面容易扩大到整个社会,形成晕轮效应,而这种影响往往又是负面的带有危害性的。这无疑就对各高校能够预防和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性事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把不良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这对任何一所高校而言都是严峻的考验,突发性暴力事件处置程序是否完善、处置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校,特别是学生的前途和未来[1]。校园暴力事件除了给当事人身体上带来伤害以外,最值得关注的是,它给暴力双方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身体上的伤害相对容易恢复,心理上的伤害却很难完全消除,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人格发展障碍等等心理问题[2]。本篇由真实案例的处理过程谈起,探讨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如何及时、客观、冷静的应对,做到平稳过渡、和谐处理。

1 案例背景

Y 同学,原大二学生,院足球队队员,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困难,家里两个孩子,姐姐已经上班,可以支付弟弟的部分生活费用,该生十分爱好体育,性格外向,学习成绩差,挂科较多,经过多次谈话和同学的侧面反映,我了解到,尽管该生家庭并不优越,但由于是儿子,家长非常溺爱,加之姐姐的宠爱,平时尽量满足弟弟的小要求和小欲望,导致该生尚不成熟,压力感不强。在与该生多次的谈话中,我不断的使其认识和感悟学习的重要性,该生只是表面态度诚恳决心好好学习,但效果仍不明显。一日,该生与非本院同学等(原高中同学)在校园一行去上课,路上与W 同学因碰撞而发生争执,Y 同学等人凭着人多十分跋扈嚣张,当Y 同学等人转身离去时,S 同学取下身上钥匙链上的小刀冲没有任何防备的Y 同学脸上划去,将其眼睛划伤流血不止。事发后,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拨打校园110 将Y 同学送往何氏眼科医院就医。医院的诊断为眼角膜破裂,需要立刻动手术,否则眼睛就难以保住。在紧急情况下,父母由于路途遥远不能立刻赶到医院签字,手术无法进行,大夫说手术是有风险的,成功的几率只是50%,原则上只能是直系亲属签字,但如果再拖延下去,成功的几率会更小,作为辅导员,我与家长沟通后,在家长的委托下,我与医院签署了一个承诺书,手术出现任何风险由我来承担,一方面面临着医院巨大的压力,一方面看着孩子被推往手术室又因不能签字而被推了出来,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毅然决然的在手术单上签上我的名字。那时的我想的只是用最快的时间给孩子做手术保住孩子的眼睛,他还那么年轻,不能失去光明。紧张的手术结束了,家长也风尘仆仆的赶到医院,手术很成功,眼角膜保住了,但是眼睛的视力程度还要看孩子的恢复能力。

2 工作思路

(1)了解现场状况,找出惹起事端的学生,初步判断发生冲突的原因。采取适当的行动,阻止冲突再度扩大,安抚情绪高昂的学生,请在场学生协助调查和安抚。

(2)对于受伤的同学,了解受伤程度和部位,运用各种急救方法,暂时控制伤势恶化,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就医,并通知家长赶往医院。

(3)对于行凶的同学,联系其辅导员老师通知家长,尽量安抚情绪,避免再度受刺激,引发更严重的事情。

(4)上报校园保卫处,如果情节严重和伤害严重,由相关保卫处老师协助联络警察或者伤害鉴定机构,确定事故级别。在对这一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后,一方面我和保险公司联系咨询该事件的保险相关事宜和赔偿力度,一方面向学院领导汇报情况,帮助该生申请临时医药费补助2000元以解燃眉之急。在眼睛的恢复过程中,该生的情绪一直不是很好,原本外向的性格也变得寡言少语,原本帅气的脸上多了一道伤疤,这给他的心里无疑留下了阴影,我安排学生干部到医院轮流值班协助家长护理病人,我也每天到医院进行探望,通过这些举动,我希望该生能在这次挫折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虽为受害方,但事出有因,挑衅的性格着实需要改正。我希望该生能感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温暖,通过这件事情能够珍视生活、珍视学习、宽以待人、文明处事,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重新的回到校园。

3 做法步骤

(1)事发后,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拨打校园110 将Y 同学送往何氏眼科医院就医。

(2)联系W 同学的辅导员老师,与在场同学和行凶同学一同前往医院处理Y 同学伤情。

(3)联系家长,说明伤情严重程度,沟通手术事宜。向学院领导汇报情况,得到学校援助。

(4)联系文保分局,组织现场学生协助调查案件,陪同相关人员到伤害鉴定机构确定伤害等级。

(5)协调双方家长关系,如果双方家长同意调解解决问题,努力配合家长为其争得权益。

(6)孩子出院后,我通过家访,一方面探望孩子的病情,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鼓励孩子早日恢复健康重返校园,帮助孩子磨掉棱角、建立学习的自信[3]。

4 成绩效果

经过两个月的恢复治疗,该生的眼睛状况日渐好转,还需要继续的康复治疗才能逐渐恢复视力,但严重的闪光是肯定存在的。在医院住院的两个月,行凶同学的家长也一直陪护,着实也感动了Y 同学和家长,为了同时挽救两个孩子的前途和命运,经过我和该同学的辅导员老师的调节,双发家长达成一致私下和平解决该事件,Y 同学也宽容的原谅了W 同学的暴力举动。出院后,当我去该生家访时,他的妈妈握紧我的手含泪对我说:老师,这次事件真是差点要了我半条命呀,好在孩子眼睛保住了,这孩子通过这件事懂事了不少、也成熟了不少,回到家后,他看着我们老两口照顾他的劳累和艰辛,孩子可心疼我们了,并表态说从今往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回报我们,不再贪玩惹事了。孩子也含着泪对我说:老师,以后你就是我第二个姐姐,通过这件事,我真切的认识到了你曾经的苦口婆心,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赶紧返回校园,返回课堂,我想你们,想同学啊!

5 经验启发

(1)及时处理问题,妥善解决矛盾

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学生之事无小事”,无论是打架斗殴之简单的矛盾纠纷还是跳楼杀人之重大的人生伤害,学校有关负责人都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处理。当辅导员遇到校园突发性暴力事件,一定要及时、冷静、客观地对待,一味的批评和惩罚并不一定是解决学生暴力行为的唯一手段。往往一些学生是由于遇事好冲动、走极端,自控能力差,才导致暴力解决问题。当事件发生后,无论是受害方还是行凶方都会为过错感到忏悔,这时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包容、教育,重新给机会往往会改变和挽救学生的人生[4]。总之,校园暴力事件与学校和学生密切相关,学校领导及时处理责无旁贷,必须抓住问题的核心,解决问题的关键,才能妥当的解决问题,维护校园的稳定。

(2)降低负面报道,加强学生法制意识

如果遭遇比较重大的暴力事件,学校应该低调处理降低负面报道的传播,这在外界看来似乎是一种“被和谐”的方式,但这样做也并非不当。校园重大暴力事件一经媒体渲染扩散,影响的不仅是一所高校,而是整个社会,不仅高校的声誉会有所损害,大学生对类似事件可能会产生恐慌,社会上也可能会出现一定动荡甚至有效仿者重演产生连锁效应[5]。在暴力事件发生后,仍然要保持稳定的校园秩序,进行正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时要反思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淡薄。一些发生暴力事件的大学生往往没有将法律与自己的社会行为联系起来,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多数过错方大学生都承认自己是一时冲动而为之,所以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系统的长期的体系建设[6]。

(3)安抚学生心灵,减少伤害层面

暴力事件发生后,必然会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受害人深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政工干部和心理健康部门应及时对其进行安抚和开导,调整学生不安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受过创伤的学生难免会有阴影,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消除,基层辅导员应时刻关注受伤学生的动态,抚慰其心理。对于心灵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暴力事件影响的学生,也应该多加关注,经常性地关心近况,尽可能的减少暴力事件的伤害层面[7]。

(4)日常工作要做细,关爱学生靠平时

在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一定要教育学生,当面对同伴恶意挑衅性的行为,比较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告诉老师或者学生干部,用理性的手段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予以反击或者消极承受伤害都是不理智和不成熟的表现。现在大学生的素养和情绪控制力普遍都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当他们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他们的一时冲动,给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本能地愤怒和攻击,给双方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后悔莫及。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育学生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我们辅导员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协作、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能力[8]。

(5)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科学性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表现身心不成熟,易冲动,其中大多数都属于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一类,正确认识问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完全具备,他们往往轻易被外界事物所影响,发生一点事情就容易干扰心境,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极力增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心理素质教育中,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可以增强心理素质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提高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

(References):

[1]徐久生.校园暴力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2]张振中.现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3]梁庆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与思想法制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3):9-10.

[4]陈志勇.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与思想政治工作[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5-36.

[5]王小青.校园暴力的类型、原因及对策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8):91-92.

[6]高利锋.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学校法制教育匿乏隐忧重重[N].燕赵都市报,2006-09-13.

[7]赵莉.校园暴力的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J].管理研究,2009(3):41-43.

[8]宋贤国.校园暴力行为及其教育[J].教育艺术研究,2007(2):101-102.

猜你喜欢
暴力事件辅导员校园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