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治疗老年发热举隅

2013-08-15 00:50何庆勇马士芳
世界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风寒葛根胸闷

何庆勇 马士芳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笔者在“读经典,做临床”的学习中,尝试运用古方治疗发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举笔者运用古方(人参败毒散、黄芪赤风汤、葛根汤)治疗老年发热验案2则以供同道参考。

1 人参败毒散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发热案

某,男,94岁。初诊日期:2012年7月2日。主诉:发热、咳嗽、咯痰伴胸闷憋气2 d。现病史:患者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大量黄黏痰,胸闷憋气,发热,T37.9℃,无胸痛、心慌,就诊于我院急诊。生化:血糖7.65 mmol/L,总蛋白60.7 g/L,白蛋白34.7 g/L。全血肌钙蛋白I 0.017 μg/L。血常规:白细胞13.84×109/L,淋巴细胞比率7.6%,中性细胞比率86.8%,中性细胞数量12.01×109/L,C反应蛋白47 mg/L。给予西医抗感染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未见好转。现就诊于我处。刻下症:发热,咳嗽,咯大量白黏痰,胸闷憋气,咽痛,无头晕,无头痛,纳差,睡眠日夜颠倒,小便频,夜尿3~4次,大便3日未行。既往史:冠心病病史20余年,现口服脑血康、丹参滴丸等药物治疗。2005年于北京回民医院发现脑梗死,给予对症治疗,现有言语蹇涩等后遗症。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最高150/90 mmHg,未治疗。查体:T:37.8℃,P:71 次/min,R:20次/min,Bp:150/80 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体形偏瘦,精神可,面容正常,言语蹇涩,伸舌右偏。胸廓对称,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可闻及散在湿啰音,房颤律,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存在。双下肢轻度水肿,不能自行行走。舌暗,苔黄腻,脉浮滑。中医诊断:咳嗽,风寒束表,湿阻血瘀。西医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房纤颤;3)陈旧性脑梗死;4)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组)。治则:以祛风散寒、化湿活血为法,以人参败毒散加减治疗。处方:党参15 g,防风10 g,生甘草 10 g,川芎 18 g,独活 15 g,羌活 15 g,荆芥穗 10 g,柴胡 10 g,前胡 10 g,茯苓 30 g,生姜 30 g,薄荷9 g,枳壳10 g,桔梗10 g。3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用。服用3剂后,患者发热退,体温36.8℃,无咽痛,咳嗽、咳痰次数较前明显减少。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用5剂,患者发热已退(体温36.6℃),夜间失眠,偶有胸闷,纳食可,二便调,未见其他不适。查体:面色红润,Bp 110/70 mmHg,神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房颤律,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舌暗红,苔黄白干腻,脉弦,以桃红温胆汤加减治疗,取《千金》《外台》“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之意,患者服用14剂后,诸症消失。

按:人参败毒散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的作用,是扶正解表的代表方剂[1]。《寓意草》谓人参败毒散言:“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驱之。唯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若元气素弱之人,药随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流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人,发热无休……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佐元气,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虚弱之意。”本案患者为94岁高龄男性,年老虚弱,又有冠心病、陈旧性脑梗死等多种慢性疾病,久病伤及气血,导致气血不足(正虚),加之外感风寒,肺失宣降则见咳嗽、咯痰,风寒与人体卫气交争于机表,正邪交争则见发热。患者长期嗜好吸烟,吸烟达60余年,生湿,生瘀。湿浊阻滞气机,瘀阻胸中,故症见胸闷、憋气。舌暗,苔黄腻,脉浮滑亦为风寒束表,湿阻血瘀之证。中医辨病为发热,辨证为风寒束表,湿阻血瘀,故方用人参败毒散加减。方证相应,故取佳效。

2 黄芪赤风汤合葛根汤加减治疗老年间质性肺炎合并感染发热案

某,女,73岁。初诊日期:2012年7月15日。主诉:发热伴胸闷、气短3 d。现病史:患者3 d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1℃,咳嗽,咯白痰,流清涕,就诊于我院急诊。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41.3 mm-Hg,氧分压 79 mmHg,血常规示:中性细胞比率:83.1%。胸片示:两肺广泛间质病变,两肺内合并感染。诊断为“间质性肺炎并感染”,予头孢唑肟钠、痰热清静滴、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注以化痰,患者仍发热,体温较前升高(T:38.9℃),咳嗽,咯白痰,病情未见缓解。刻下症:发热,汗出不畅,恶风,头痛,气短,活动后加重;咳嗽、咳白痰;无心慌心悸、无心前区疼痛,纳差,夜眠可,小便尚可,夜尿频,2~3次/晚,大便日行1次,成形。既往史:1994年被诊断为冠心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控制尚可;2型糖尿病病史4年,间断服用拜糖平治疗,血糖控制一般;2006年9月因周身水肿、血肌酐高而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1957年至1964年患肺结核,经治疗已愈;结核后间断咯血病史40余年,经CT、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未用药控制;末次发病为2010年12月,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近1月后好转。1968年产后大出血,曾输血800 mL。查体:T:38.9℃,发育正常,体形偏胖,精神可,双侧睑结膜略苍白。胸廓对称,桶状胸,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少量湿啰音;听诊心音低钝,心率85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暗红,苔白腻,脉滑数。辅助检查:2007年查肺功能:通气功能中度混合性异常(一秒率:65.62%,一秒量:58.2%)周边气道阻力增高、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心脏超声示:左房大,主肺动脉、右肺动脉内径略增宽;右室前壁厚,运动略增强;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二氧化碳分压:41.3 mmHg,氧分压79 mmHg。血常规:白细胞:7.98×109/L,血红蛋白:121.0 g/L,血小板:152.0 ×109/L,中性细胞比率:83.1%;胸部X线片示:两肺广泛间质病变,两肺内合并感染。中医诊断:发热,证属肺气虚弱,血瘀,寒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利。西医诊断:1)间质性肺炎并肺部感染;2)支气管扩张;3)陈旧性肺结核;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6.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治疗:补益肺气,活血,发汗解表。方用黄芪赤风汤合葛根汤加减。方药:黄芪30 g,赤芍30 g,荆芥10 g,葛根15 g,生麻黄10 g,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30 g,大枣10 g,生甘草10 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患者服药1次后,自觉全身汗出,热退,体温37℃,诸症减半。继续服用1剂后,体温36.5℃。患者服药5剂后,无发热,36.5℃,偶有咳嗽,未见其他不适。

按:黄芪赤风汤源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防风三味药组成,本案患者长期罹患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种慢性疾病,久病伤及气血,气虚血瘀,尤以肺气虚弱为甚。肺气虚,故症见气短,活动后加重。肺气虚,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故症见咳嗽,咳痰。投之黄芪赤风汤旨在益气活血。《伤寒论》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当代名医黄煌谓葛根汤为温和的发汗剂,有散寒舒筋的功效[2]。本案患者因外感风寒(受凉),虽已用诸多中西医药,但风寒未除,邪气留连于太阳经脉,致太阳经气不利,气血因之滞行不畅,故出现头痛、汗出不畅、恶风症状。应给予葛根汤以发汗解肌透邪。纵观患者四诊信息,患者证属肺气虚弱,血瘀,寒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利,当解肌透邪与益气活血并举,葛根汤合黄芪赤风汤正具此功。

[1]畅达,李祥林,南晋生.汤方辨证及临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54.

[2]黄煌.黄煌经方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0.

猜你喜欢
风寒葛根胸闷
冬读古诗御风寒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药食两用话葛根
风寒感冒忧,来碗“神仙粥”
颈椎病良方葛根汤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