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3-08-15 00:49李雪珍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导学学习者考核

李雪珍

(安徽省怀宁县电大工作站,安徽 怀宁 24612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感到,在开放教育这一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是提高电大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正确认识“以学习者为中心”

开放教育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分散化、个别化自主学习,在一般人看来,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导学为辅、以多种媒体为手段、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压缩面授课时,健全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师生实时或非实时交互。然而,“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一教学模式,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也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更加强调教师导学作用,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和支持下自主能动地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信息社会的到来,要求人们不断学习以适应生活和工作环境越来越快的变化,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倡导终身教育理念、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人更新知识、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开放教育模式下的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不是孤立无助的学习。所谓自学,是一种在没有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掌握某种技能的状态。开放教育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是一种以个别化学习为主要形式、以集中面授为导学、以多种学习媒体为辅助、以远程交互和小组协作式学习为补充,并借助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与先进教学设施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完整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下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在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这种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

开放教育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打破了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由“教学”变为“导学”,教师的角色也因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者学习的向导、参谋、设计者和管理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引导、督促、检查作用。这要求教师做好角色转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放在首位,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持和服务,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开放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助学为辅、以教师面授辅导为补充进行个别化学习的教学模式。开放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主动地、有主见地去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转化为技能。

开放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教育教学过程开放。开放教育模式下,教育对象没有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的限制,无论教学时间和空间,还是教学内容和方式,都由学生自行选择。凡是注册的学生都可以获取和共享学习资源,只要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立刻进入开放教育的教学平台学习。二是师生准永久性分离状态。传统教育中,师生面对面地进行交互和反馈。开放教育模式下,师生交互和反馈是借助多媒体学习材料和远程教育技术来实现的,教与学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不再在教学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手里。三是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传统教育强调以“教”为主,实行班级授课制,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学习。开放教育打破了传统的面授教育形式,学生以自学为主,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把握学习进度、安排学习时间、支配学习环节,教师对学生学习起辅导、支持和咨询作用。四是学生个别化学习形式。传统教育采取固定班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统一组织下进行学习。开放教育打破了固定班组的教学形式,更多的是采取学生个别化学习的形式,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灵活的、适用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化学习,学习个性得到极大发挥。

正是开放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圆满完成电大学习目标任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和自主性,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从“跟师学”向“自主学”转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我怕学”向“我能学”转变、从“不会学习”向“学会学习”转变。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实践

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入学前基本上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接受教育的,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面授为主的教育。而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导学”、学习者自主学习、多种媒体支持,这一新模式让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学习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对借助多媒体手段的学习不熟悉。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电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和重要任务。

1.教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固有思想观念

开放教育模式运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实施教学与辅导,课程学习和知识获取主要依靠学习者的主动参与、自主作为。而电大学生大多是在职的成年人,他们过去接受的大多是传统的面授教育,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经历和能力,对开放教育模式比较陌生。学生入学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入学教育》这门课程,向学生详尽介绍开放教育的基本特征、学习形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使用的教学媒体等,让学生知晓在开放教育模式下应该怎样学、如何才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对开放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生必须端正学习目的和动机,摒弃陈旧思想,转变固有观念,树立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选择媒体手段自主学习的新观念。

2.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我选择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重视获取知识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开放教育,教师不能局限于传授知识,应该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我选择能力。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生在接受教师导学的同时,更多的是借助媒体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需要学什么、应当怎样学,取决于学习者的自我选择能力和自主学习方法,取决于学习者是否具有整合学习资源的意识,能否善于选择有助课程学习的资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自我选择能力不是依靠教师传授可以获得的,需要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摸索体验,逐步形成提高。

3.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学会科学制定和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开放教育的入学是开放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导学策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不能采用一种模式,要充分体现个性化,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多方交互引导,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课程学习的进度与每学期选学的课程是不同的,需要根据个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出符合个人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在选学课程时,应当做到量力而行、稳妥适度,要是选少了不但会造成学习缺乏紧迫感,还会影响毕业时间,要是选多了则可能难以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在课程计划上,应当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详尽考虑学习方式,优化运用学习手段。

4.完善形成性考核体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开放教育实施以来,一直推行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开展形成性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圆满实现学习目标。但一直以来,形成性考核更多地体现在书面作业的完成上,学习过程的引导和监控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起不到引导和督促作用。要着眼于强化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和监控,增加形成性考核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科学设计考核环节,建立完善课程实践、学习过程、作业相结合的形成性考核方式。对课程实践的开展,以应用为目标,形式包括实习、实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要求和目标,以培养学生主动求知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对学习过程的考核,结合课程要求制定阶段性考核目标和内容,通过提交自学记录、参与小组讨论或网上讨论的材料,并结合作业的提交来进行,以达到督促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目的。在作业形式上,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采用网上作业形式;在作业内容上,形成以章节自测、期中测评、综合测试为主要内容的“自主学习链”,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1] 胡春华. 谈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07,(5).

[2] 李淑英.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学园(教育科研),2012,(16).

[3] 程先葆. 论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猜你喜欢
导学学习者考核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内部考核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