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资源现状及保护

2013-08-15 00:49张小彦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府谷府谷县自然保护区

张小彦

1 府谷县杜松自然保护区概况

府谷县杜松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陕西省林业厅主管,等级为县级。该自然保护区位于府谷县西北部,大致在东经110°21′与北纬39°00′~39°34′之间的交汇处。东与清水乡毗邻,南连田家寨乡,西与神木县相接,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北长约60km,东西宽约45km,总面积为6 400hm2,区内包括10个乡镇[1]。管理站设在新民乡。

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长城沿线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境内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主,少部分为风沙区。保护区地处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地带性植物为半干旱草原带。植被类型是从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地带性质过渡的地带性植被。

2 杜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布

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 Zucc.)为常绿灌木或乔木,高达12m。树冠圆柱形,老时圆头形。大枝直立,小枝下垂。刺形叶条状、质坚硬、端尖,上面凹下成深槽,槽内有一条窄白粉带,背面有明显的纵脊。球果熟时呈淡褐黄色或蓝黑色,被白粉。种子近卵形顶端尖,有四条不显著的棱,长约6mm。花期5月,球果翌年10月成熟[2-3]。

它主要分布于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草原带的过渡地区,覆盖9省,包括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在我国大多地区已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其中在陕西府谷、河北涿鹿、辽宁东部山地西侧的北部有小面积的杜松林,其余地方仅少量或零散分布,数量少[4]。

3 杜松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杜松树形优美紧凑,生长缓慢,寿命长,病虫少,抗逆性强。具有耐干旱、耐寒冷、易繁殖、易栽培、易管理的特性,是干旱寒冷地区理想的绿化观赏、绿化美化树种。可用于城乡绿化、高速路绿化、机关大院绿化美化及物业小区绿化等。在哈尔滨市杜松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绿化树种,不仅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起到很强的滞尘作用。因此杜松是有很大潜力的绿化树种。据报道[5-6],在苏联、韩国、日本等均有用杜松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人们就将杜松作为金字塔习性的观赏植物来绿化城市。

4 保护区杜松资源面临的问题

4.1 立地条件差

杜松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或黄土覆沙地上,呈大片纯林者甚少,多与侧柏、油松呈块状分布在林地中。因多年水蚀作用,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梁峁相间,土石山地更是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十分恶劣。

4.2 保护区范围广,破坏时常发生

保护区有4个核心区、8个缓冲区,涉及10个乡镇,耕地面积大,村庄多,人畜活动频繁,管理机构不健全,使得保护工作的难度增加,保护区内存在着放牧、采矿、砍伐等破坏活动,严重影响了杜松的生存,导致了大树的短缺[7]。加上处在神府煤田核心区,煤田大开发过程中地表沉陷以及地下水疏干等均不利于地上植物的生长,群众对杜松保护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4.3 杜松种群数量少,幼苗更新不良,属于衰退性种群

已有研究表明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种群的径级结构大体呈壶锥型锥体,种群中杜松的幼、老龄株数少,大部分处于中龄林阶段,有少部分进入生理衰老年龄段。通过调查发现:杜松种群数量较少,密度较小,幼苗和幼树占整个种群个体的10.36%和16.06%,表明杜松种群更新较差。所以种群长远来看表现出衰退的趋势。

杜松的实生苗非常少见,通过调查土壤种子库,表明大量的种子腐烂或空壳,是去了生活力。气候条件严酷,导致了杜松选择有利于种群存活的无性繁殖来维持现行的种群数量,靠倒卧木枝条和根分蘖产生新的无性系小株[2-4]。

5 杜松保护区的保护措施

5.1 加强群众对杜松的保护意识

保护区周边所涉及的村民并没有意识到杜松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和宣传,应该加大专业人员对保护区的监管力度,使杜松保护区有更多明显的宣传、指示、解说性标牌,保护边界更加明确,使得群众能够意识到资源的可贵,意识到杜松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减少人们砍伐杜松做薪材和寿木以及在保护区放牧等破坏。

5.2 改善杜松保护区的立地条件,促进天然更新

首先,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强化杜松种群的自身调节能力,不断的进行大面积人工补植,使得保护区的苗木数量增多,种群结构趋于多样化,水土流失减弱,风沙减少,蓄水能力增强,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解决杜松资源的恢复发展问题。

其次,保护区苗木的多样性,使得食种动物的食物选择性更广,避免对杜松种子的大量啃食破坏。这些均为种子的有效萌发提供了保障条件,促进了杜松的自然更新,使其向较稳定的群落发展。

5.3 繁育育苗,扩大人工种群

种子丰产年,适时、适当采收部分种子,就地建立苗圃,扩大人工种群,从而有效的保护杜松资源。

5.4 加强保护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加强防火安全教育,使得杜松保护区周边群众提高对防火工作的认知度,配备防火设备,对存在的火灾隐患、火险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尤其是警惕对传统的祭祖、烧纸引发的火灾,制定相关的防火措施及应急预案。

要配备专业的森防工作人员,熟悉杜松易患的病虫害,配备常用药品以及病虫害防治器械,以预防为主,达到治早治小治了的目的。

5.5 加强对保护区杜松资源的研究力度

不断的应用新的研究方法、新的实验手段,从生理生态、分子水平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出群落内部以及种群内部的关系,从而针对其特点制定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

[1] 刘争名.府谷县杜松自然建设保护区初探[J].科技信息,2010,(34):96-98.

[2] 褚胜利,李登武,李景侠.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群落特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2):165-170.

[3] 褚胜利,李登武,李景侠.陕西府谷杜松自然保护区杜松种群结构与生命表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5(3):176-180.

[4] 褚胜利,李登武,李景侠.陕西府谷自然保护区杜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16(4):34-37.

[5] 高艳平,胡玉山.干旱寒冷地区园林绿化优良树种—杜松[J].河北林业科技,2005,(4):108.

[6] 柴一新,祝宁,韩焕金.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以哈尔滨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9):1121-1126.

[7] 李慧.陕西府谷县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实施对杜松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和保护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9):137.

猜你喜欢
府谷府谷县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华诗词学会第四届(府谷)高级研修班全景留念
府谷县绿色通道建设经验和办法分析
府谷糜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府谷财政窘迫寻求转型发展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关于陕西省府谷县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府谷离小康有多远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