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在校男护生的专业认同质性研究1)

2013-08-15 00:50王燕妮
护理研究 2013年32期
关键词:男护生护士职业

邢 芸,王燕妮

传统观念中护理工作大多数由女性为主导,但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护士角色具有约定俗成的女性特征已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男性从事护士职业。我国医学院校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理专业中均有男护生群体的存在。男性选择护理专业可能面临区别于女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1]。新疆医学高等学校也存在选择护理专业的男性学生,本研究关注这部分群体的专业发展。该地区男性选择护理专业除了别于女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之外,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对于男生学习护理专业、未来从事护士职业存在一定的外在社会影响。本研究从男护生专业认同的视角切入,以期获取男护生对专业认同的质性材料,分析其专业认知、专业情感态度和专业期望等现状,从而对男护生的培养提出一些思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校一年级、二年级的新疆少数民族在校男护生。

1.2 研究方法 质性调查研究相对来说,研究者不仅是收集资料的工具,也是对研究过程中各种具体状况的评判裁决者;借助于理论触觉、逻辑思考、人生经验以及研究中的感受,研究者对复杂的、细节的各种资料进行不断的分析比较后得到的结论,既能反映社会表象下的意义,又能遵循科学的原则;和其他方法不同,扎根理论法主要是强调发展理论这个目标,而不只是单单对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无论研究者提出何种层次的理论,它们都是植根于自己获得的资料[2]。本研究遵从质性研究的相关开放性等原则,同时对搜集的信息保持一定敏感性,以此来获得更丰富、更有深度的资料,从而能更好地了解男护生的专业认同情况。使用半开放式问卷,在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夏颖硕士论文《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基础上修改抽取相关题目,形成自编问卷。问卷分为3个维度,分别是男护生对专业认同的认知、情感态度和预期,每个维度分别有相应半开放式的问题支撑。访谈提纲围绕以上3个维度展开,依据谈话的情景深入其中某些问题。由于本研究对象为在校学习护理专业的男护生,笔者是护理学院的教师,同时是护理专业班的班主任,具备对调查对象的男护生进行参与观察和访谈的便利条件,符合研究样本的可接近性、被许可程度等一般性标准[3]。在个案访谈阶段,笔者对于学生的性格特征、表达方式有一定了解,尽量从个案了解男护生对专业认同的理解,鼓励个案在研究问题的范围内自由表述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在调查时,选取一年级、二年级以及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的男护生进行深入访谈,以全面了解新疆男护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情况。

2 结果

2.1 男护生对护理专业认同的总特征

2.1.1 乐观的专业认同 对于工作本身感到自豪、崇高,体现了自己的专业价值,与医生相比,虽然自己可能是“配角”,但会认真付诸护士本职工作的行动。护理专业的就业面较为广泛,职业领域的新兴性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有很多;未来从事护理职业会在短期内存在一些问题,但对该职业未来发展非常看好,该职业由男性完成未来会被人接受。

2.1.2 淡漠及悲观的专业认同 有些男护生由于报考该专业是盲目选择,对专业以及未来职业的看法是茫然的,对专业本身的知识内容、是否与自己性格的匹配程度知之甚少。有些男护生存在一些消极的想法,接触专业课以后对专业不感兴趣,甚至不喜欢。有些男护生认为,护士职业的未来是平淡的,从事护理职业可以过平凡人的生活。

2.1.3 性别原因产生不同的专业认同 认为男生当护士也行,但有些工作不适合,比如导尿等工作,比较容易产生羞涩情感体验;从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未来应当有适合男性从事该职业相应课程内容,课堂中授课教师不关注男生培养甚至忽视,由于教师课堂不公平的态度使男护生对专业的热情逐渐消失。

2.1.4 实际考虑 在目前医学类专业就业困难的社会背景下,护理专业相比而言比较好就业,同时可以去不错的医院,有较好的待遇;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未来可以转行,方便行医;可提升自己理解他人、与人沟通的能力。

2.2 专业认同的认知方面

2.2.1 对专业本身的认知 选择式问卷调查中,男护生认为护理教育的教学方法合适程度,非常合适占4.2%,合适占29.2%,一般占41.7%,不合适占20.8% ,非常不合适占4.1%。男护生认为,教学方法不合适的理由:有很多和专业不相关的课程,如英语、历史、体育;礼仪不适合男孩子,上课时感觉非常不自在;不涉及本专业的内容较多;压力大,有些科目特别难。访谈中有的男护生对专业基础课感兴趣:如人体机能学、寄生虫学、解剖学、护理学基础。少数民族男护生对英语课颇为喜欢,对于语言的学习比较有信心。男护生不喜欢的课程有护理学导论、历史、妇产科;除了英语、化学,其他课上课不自在;认为组织胚胎学太难,药学用不到,历史和专业没有关系。

2.2.2 对专业性别的认知 男护生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区别:认为没有区别的占33.0%,有区别的占41.7%,不清楚的占25.3%,在某些护理工作中男生有生理优势,但不适合琐碎、繁杂的事;上专业课老师态度有教学性别的区分,女生得到更多的关注,学习内容更多一些,未来上班就不会有职业不平等现象。

2.2.3 对专业外围环境的认知 对护士职业类型的认知:科研型占17.0%,教学型17.0%,服务型73.0%,没有学生认为护士职业是创造型和自由型的职业,男护生对于未来职业类型有较为理性和客观的认识。认为护士职业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占8.0%,高占4.0%,一般占67.0%,低占16.7%,非常低占4.0%。谈及护士职业的工资待遇时,有20.8%男护生认为工资待遇高,认为一般的有70.8%,认为低的有8.4%。护士职业中倒班对男护生的影响:有66.7%认为影响大,25.0%认为影响一般,有8.3%人认为没有影响。

2.3 专业认同的情感态度

2.3.1 对护理专业的第一印象及热爱程度 选择护理专业情况:主动选择占12.5%,调剂占45.8%,家人要求占20.8%,随便选择占20.9%。对护士职业的热爱程度:热爱的占20.8%,一般占62.5%,讨厌的占8.3% ,非常讨厌占8.4%。不喜欢护理专业的理由:因为是男生所以不喜欢琐碎工作,实习中男护士受歧视。

2.3.2 关注护理专业 经常了解护理专业知识的占16.7%,一般占25.0%,偶尔25.0%,完全不会33.3%。

2.3.3 家庭及民族文化对专业的支持程度 非常支持8.3%,支持41.7%,一般41.7%,反对8.3%。谈及家庭中家长让孩子学习护理专业,尤其是少数民族男生学习护理专业大都从未来就业前景较好的角度来选择专业,通常认为护士职业与医学相关,未来好就业,同时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有所帮助。当谈到家庭反对学习护理专业的理由时,由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长者的尊重,尤其是对长者选择的尊重,学生保留了自己的意见。男护生周围的朋友、同学、邻居等对其未来从事护士职业的支持程度:非常支持占8.3%,支持占8.3%,一般占54.2%,反对占25.0%,非常反对占4.2%。反对的理由:不理解男生为什么选择护理专业,而且上本科护理专业;上专科职业类型的卫校能缩短上学时间,增强操作技能,护士职业应该是女生的选择;护士社会地位较低,治不好疾病是护士的责任等。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男护生是否愿意与他人正面谈及所学专业:愿意谈及的占37.5%,无所谓37.5%,不愿意25.0%。愿意提及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得好,照样受尊敬”;不愿意的理由:“世人认为护士只会打针,没有知识”。

2.3.4 专业认同的未来预期 男护生对自己毕业后就业方向的选择,仍然从事护士职业占8.3%,转行占16.7%,继续护理专业的深造占54.2%,继续其他专业的深造占20.8%。如当化学老师,所学内容与化学相关或临床、预防医学深造。男护生对护理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展望:认为发展非常好占12.5%,发展好占54.2%,发展一般占25.0%,发展不好占4.0%,发展非常不好占4.3%,总体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

3 讨论

本研究使用归因的方式分析男护生专业认同,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态度、情感等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它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4]。用归因分析的思维来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在校男护生专业认同,它是由个体与其生存、学习的环境等多种因素决定产生的。

3.1 外部原因的矛盾性

3.1.1 未来就业前景 近几年,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护理专业相比其他专业,不论是专科还是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其专业的就业率较高。

3.1.2 民族传统文化 在民族传统观念中,男孩子应当从事展现男性特征的工作,比如体力劳动、管理工作,同时对家庭应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如果男孩子从事服务他人的工作,家中的长辈就会觉得这个男孩子缺乏男性应有的气魄和能力,对男孩子从事护士工作存在排斥性[5-7]。一方面,新疆少数民族男性选择护理专业是迫于当下大学生难就业的社会环境,选择一个拥有一定医学知识同时又比较好就业的专业;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于护士职业存在性别差异,削弱了男护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3.2 内部原因的复杂性

3.2.1 选择专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在质性访谈中,大部分男护生在最初选择专业时存在选择权的缺失,一部分是由于专业调剂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家庭中长辈替自己选择该专业,很少有人主动选择护理专业。调研中发现,男护生对护理专业和护士职业思考不多,诸如未来护士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相匹配,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护士职业等很少主动思考。由于缺乏主动性,男护生对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主动性、热情和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3.2.2 传统文化产生的专业认同性别差异 少数民族男护生对于涉及护理专业中具体操作等学习内容时,认为护理工作非常琐碎、关注细节。而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于男性的定位是力量、领导和责任承担者的位置,认为琐碎、关注细节的工作应当是女性具备的品质,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男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在护理课堂教学中缺乏对男护生的关注,男护生总觉得授课教师没有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和成长,也影响到男护生的专业认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到男护生的专业认同,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男护生专业认同的内部原因较为复杂。

3.3 思考 关注护理专业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护理专业的少数群体——男护生。提升男护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应当更加关注男护生内在主动性,提升自身专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关注男护生。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严格控制,个案的选择上也有一定偏颇,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笔者认为对于男护生的专业认同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1] 丁丁,宋小平,汪洪杰.男护生对专业认可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8,8(8):18.

[2] Deborah K.质性研究与社会工作[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20.

[3] 曹爱华.女博士生成就价值观的质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32.

[4] 龙永红.高校公益性学生组织的运行机制——基于4个个案的质性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10):72.

[5] 贾冬梅,唐桂荣,邹瑜.识教育在男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8C):2304.

[6] 何兰香,林梅,卢亚盈,等.社区人群对男护士的认知及对策干预[J].全科护理,2012,10(8C):2299.

[7] 王建萍,方锦花,王媛,等.153名男护生职业认同状态的调查[J].全科护理,2011,9(1B):169-171.

猜你喜欢
男护生护士职业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男护生在妇科实习期间的应对及带教技巧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院在校男护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职业写作
不同学历男护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