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2013-08-15 00:46张春梅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挡土墙基底压实

张春梅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交通运输局)

1 农村道路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路基的处理

(1)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路基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同时要详细掌握设计图纸的内容和关键细节,做到心里有数,还应就图纸与施工现场符合情况进行核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适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此外,还应做好施工前的复测记录,在对设计图纸进行核对过程中如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或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为避免路基潮湿状态的出现使施工难度加大,应在相应位置设置排水沟,确保路基保持干燥,以便施工的顺利进行。

(2)路基基底地面的处理工作。路基基底的处理是公路施工过程中首要处的问题,想要确保路基施工的质量,就要在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对路基进行填筑。路基基底处理方式随着地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路基开挖后,如果地质情况良好,可不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直接利用天然的路基基底,在使用一定垫层进行找平后,便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而对于比较坑洼的地段,其路基应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方可进行压实,具体处理方式为,首先要翻松土体,随后再分层的进行压实,如果压实施工由于深坑内含有较多杂质而难以进行时,应通过换填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换填后较容易被压实且符合了相应要求的土,可以使用三七灰土等处理方式。对于存在较大积水的路段,先采取措施解决积水问题,且路基施工应在路基基底具备足够强度的情况下方可方可进行。

(3)路基的填筑。为确保路基质量,预防路面坍塌现象发生,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填筑材料选择引起重视,路基的填筑材料选择应符合含水空间大以及较易被压实的要求,因此应选择渗透性较好且含水量小的材料,如选择砂铄土或者亚砂土等。路基的压实应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相适应,碾压过程中,应注意压路机的重量是否与公路的等级相符合,同时要保证碾压的质量,主要注意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对路基进行摊铺时应分层进行,并且应对每层土的厚度进行控制,应保持在30cm以内,在对最后一层土进行摊铺时,应在符合路面的标高要求情况下对填土厚度进行控制;②在进行路堑基底施工时,如果出现漏水问题,应及时找出漏水原因,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如遇见风化现象,则应使用超挖的处理方式,随后再对其进行回填;③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湿陷性较大的土质如黄土等,透水性较差,而确实没有其他办法处理但又不能不处理情况下,应选择特殊处理方式处理,如使用一定量的灰土,且洗方法应经过试验确认后才能够使用;④对于一些特殊地段如潮湿等,基底压实施工进行难度一般较大,这时可以通过填料配料比的改善对其进行处理,使用二八或三七灰土的方式将潮湿泥土换填,使路基得到充分的压实。

2 排水系统施工技术分析

(1)地面上的排水。地面渗水的排水应沿地面边缘而设计,排水系统应由横向出水管、透水性填料集水沟以及过滤织物构成,通过对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沥青封层以及排水管的设置,从而引出渗入地面面层的水。因为通过沥青面层往下渗的水量不多,在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应把Ф5cm横向排水管在每约10m之间设置以减少甚至排除想下去渗透的水量。

(2)路面上的排水。首先,如路边有边沟、斜坡或者边沟急流槽等,可以将路表水从路基中引入其中;其次是,为迅速将桥面水排出,设置泄水孔。第三是,对软式透水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以及横向排水管进行设置,以便将施工期灌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从路基中排出,同时将运营期通过中央分隔带下渗的水快速排出路基之外;第四是通过对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沥青封层以及排水管的利用,引出路基内的渗入水。

(3)地下的排水。可通过对路基最小填土高度进行恰当地调高以及将隔水垫层设置于路基底部等方法对地下水排水进行设计。为将施工期地表水排除以及减少地下水,可在施工进行前在附近开挖临时排水边沟,并将低剂量石灰在路基底部掺加,以便于将路表水以及地下水排除尽,确保路基干燥状态。

3 路基防护

(1)坡面防护。目前,公路边坡的防护主要以种草防护为主,对于较高的边坡,一般使用M型、方型或拱型等各种形状的砌石框格种草防护。当前,在边坡种草防护方面,石砌圬工防护的使用比较普遍,对于路堤边坡、路堑边坡或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则多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而如果路堑边坡岩石较易风化破裂,则使用高强塑料网格喷浆、锚杆挂铁丝网或者喷射混凝土等防护方式。然而混凝土和石砌圬工防护具有容易破损、造价高等缺陷,且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建议使用种草防护,具有美化景观、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的优点。

(2)冲刷防护。河路基边坡免的防护目前仍以直接防护为主。随着边坡防护技术的进步,传统的铁丝石笼、砌石、挡土墙以及抛石等已经逐渐由用高强土工格栅、聚胺脂类或者聚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制成的护面板所代替,在受冲击浪或者水冲刷边坡的防护上具有很好的效果,且对于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同样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3)支挡防护。支挡防护目前仍然主要以挡土墙为主。对于墙高较低、歹料较丰富以及地基较好的场合则采用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扶壁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士墙以及板柱挡土墙由于其受力比较好,且墙身圬工体积较小,在公路路基的防护已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4 结束语

路基建设是农村公路建设进行的核心,质量不好将会对整条公路质量造成影响,然而在实际施工的现场中,依然有部分施工人员只注重路面部分的施工,而常常忽略路基施工的管理。因此,在往后的路基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加大对路基施工的管理力度,不断的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提高整条公路的质量。

[1] 万朝栋.新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8,10(2):101-107.

[2] 孟超.浅谈公路路基稳定性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7(5):60-63.

[3] 翁雅谷.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8,9(3):84-86.

猜你喜欢
挡土墙基底压实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浅谈选厂常见挡土墙设计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地震作用下加筋挡土墙稳定性分析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