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胜利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3-08-15 00:48刘长水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制度

刘长水

(胜利油田分公司 孤东采油厂,山东 东营257237)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事实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引我们石油企业突飞猛进、实现持续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

一、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用创新思维指导发展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路线,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华所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近几年来内外部环境发生的较大变化,胜利油田不断面临着许多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为此,只有从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入手,用心走好思想变革之路、良性开发之路、技术进步之路,才能营造出了一个解放思想、合力发展的良好内外部发展环境,才能实现用创新思维指导发展。

1.走思想变革之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思想变革是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始终围绕改革发展和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引导干部员工转观念、树理想,在求新、求变中坚定信念。可以说,每一次思想的解放都给我们的管理方式开创了新的天地。在胜利油田孤东会战初期的特殊背景下,油田开发方式是强采强注,运行方式是强打工作量,经营方式是先干后算,管理方式是粗放型的,人员管理是行政命令,这种模式在当时的特殊条件下,为实现国家的石油自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党和国家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政策的不断落实,在油田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干部员工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解放,以效益为中心的各项措施不断出台,这就要求我们要顺应时代需要,加强思想的不断解放,引领广大员工做改革的先锋,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在运行方式上做到先算后干,在管理方式上实施精细管理,在队伍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广泛开展思想领域的大讨论,把干部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又好又快发展上来,把干部员工的精力集中到又好又快发展上来,使干部员工把又好又快发展视为第一追求、第一任务,进而成为每名党员干部心中的主旋律。

2.走良性开发之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良性开发是采油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要务。石油企业的成长从根本上得益于改革开放,更得益于践行了“科学发展观”。工作中,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不同时期油田开发所面对的重重困难,特别是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在开发方向上坚持“两个转移”——从大规模井网调整转移到搞好控水稳油,从以油井措施为主转移到在水井上做文章;在具体目标上实现“三个稳定”——稳升井组、稳升区块和稳升单元;在管理方式上做到“三个调整”——实现产量结构、注采结构、措施结构的调整。挑战即是机遇,我们要在探索胜利油田独具特色的良性开发之路上,攻坚克难,持续为油田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走技术进步之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技术进步是采油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定基石。为此,我们需要坚持在继承中发扬、在积累中提升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科技兴油战略,始终以技术进步为重点,完善科技管理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人才和特殊贡献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创效能力。同时,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在滚动勘探、三次采油、稠油热采等方面力求实现新的突破,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开发水平的新路子。

二、始终坚持以追求卓越为目标,用高效管理促进发展

俗话说,有好的思路,把它变成现实才是最重要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推进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统一,而不能顾此失彼。“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要统筹解决生产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高质量、高效能的管理。为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拼搏进取、勇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以追求卓越为目标,持之以恒地抓好“制度建设、管理模式、管理效能”这三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管理标准和水平,探索形成高质量、高效能的管理模式,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1.把强化制度建设放在推动科学发展的突出位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约束,一切行为就会陷入混乱,而制度建设则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支持和保障。要依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适时地强化适应科学发展的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前进的重要保障。为此,要重点做好“两个跨越”:第一个“跨越”,就是我们的制度建设理念,发展是硬道理,“产量是龙头,管理是基础”,二者同等重要,相辅相成。随着这个理念的引入,要促使我们由生产主导向统筹兼顾转变,使管理逐步由人治过渡到法治,发展更加健康、规范。第二个“跨越”,就是制度建设以更有利于保证生产运行、更有利于保护员工合法权益、更有利于避免权力的任意行事为切入点,从以往的军事化管理到如今的以人为本,从以往的重指令到如今让员工参与制度建设全过程,不断适应形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为实现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把完善管理模式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就是不能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就是要在审视中提高,在继承中发扬,更要在挫折中成长。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开创良好的发展局面。为实现凝心聚智促发展,我们要从以往单纯的奖罚式的简单管理,逐步让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具实效,更客观、更具体,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有机统一;为推动管理进步,我们要从以往的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粗放管理,向突出重点、打造特色的精细管理转变,反思“模糊认识”,抓住“态度、能力、沟通”这三个关键点,着力培养一种共识:既要关注“细节”,更要让“精准”成为关键词。为了让每件事、每个人都能有标准、有约束,就需要补齐精细管理的“短板”,让每项工作更加规范、更具实效,切实提升管理效能。

3.把制度建设辐射效能作为科学发展的助推器。建立了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如何让其高效顺畅运行并能发挥辐射效能是关键所在,这也是制度建设的目的所在。制度只有从墙上走下来,真正在实践中发挥实效,才能成为我们实现持续高效发展的助推器。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依托制度建设,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及时整改提高,既能明确工作标准、提升工作质量,又能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另一方面,要依托制度建设,切实激发出全员参与热情、提升全员的责任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深化、拓宽管理的内涵、外延,紧跟着时代变化的脉搏,让科学发展脚踏实地。如在安全生产领域,安全生产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为追求本质安全,就需要构建更加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机制,从教育培训、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应急保障等全方位、多角度入手,让每名干部员工都能养成自我约束、实施、检查和改进的良好习惯。

三、始终坚持以和谐共建为根本,用合作共赢保障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管理工作的核心,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这就需要以实现和谐发展为落脚点,着力营造和谐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氛围,要想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就要打好“三张牌”,让每一名干部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的和谐温暖,得到价值回报,实现和谐共融,为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的氛围。

1.打好“人才牌”,提升支持力。要发展就必须打好“人才牌”,增强竞争力。要全力提升培训水平,在传统培训方式之外,着力抓好“网络课堂、班组课堂、现场课堂”这三个载体,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开创“大培训”工作格局。加快现有人才队伍建设。树立“有能有为、人人是才”的人才理念和“培训就是企业最好的福利”的观念,培育激励机制,制定积极的激励措施,大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抱负、发挥才干的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够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

2.打好“文化牌”,提升软实力。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软实力就是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发展的软实力和硬动力。我们要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精心打造“以团队文化、亲情文化和安康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品牌,用和谐文化来教育、感染、凝聚员工,实现队伍的和谐稳定。在团队文化建设中,尤其要注重逐步培育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体系,为发展油田、振兴油田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3.打好“和谐牌”,提升凝聚力。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落实?“和谐牌”给出答案——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合作”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搭建合作沟通平台,并突出抓好“信息交流、人性化管理、约束激励”这三个机制建设,重点在“意识、质量、成效”等三个环节上做文章,从而让“沟通、信任、尊重、宽容”为核心的合作理念深入人心并能付之实践,实现合作宽度、深度的持续拓宽与加深,有效促进和谐发展氛围的形成。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科学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