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梁国和梁郡的疆域

2013-08-15 00:49韦琦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梁国疆域晋书

韦琦辉

(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现河南商丘市所辖地区,古睢阳县及附近一带,秦代设砀郡,睢阳县已有。西汉和东汉设立梁国。关于梁国的历史,西汉和东汉由于史料比较完整,基本上有一个大概的脉络。魏晋时期,由于史料零散,且缺乏系统的地理志,故其行政建制不大清楚。本文拟以现存零散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试图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梁国和梁郡的疆域及其更替情况略作梳理,希望能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东汉建初四年(79),刘畅被封为梁王。据《后汉书》卷50《梁节王畅传》载:“(建初)四年,(刘畅)徙为梁王,以陈留之郾、宁陵、济阴之薄、单父、己氏、成武,凡六县,益梁国。”此后,刘畅犯法,“永元五年(93)有司重奏除畅国,徙九真,帝不忍,但削成武、单父二县”。刘畅在上疏辞谢中提到:“租入有余,乞裁食睢阳、谷熟、虞、蒙、宁陵五县,还余所食四县。”也就是说这时的梁国在削去成武、单父两县之后,仍有九县。结合《后汉书·郡国志二》的记载,东汉梁国共有九县,分别是睢阳、虞、砀山、蒙、谷熟、鄢、宁陵、薄。由此可知,在建初四年之前,梁国有睢阳、虞、谷熟、砀山、蒙五县,建初四年增加了六个县,永元五年又削去了两个县,之后一直维持九县,直到东汉被曹魏取代。

魏文帝曹丕受禅称帝后,原汉朝的诸侯王国一律废除,改为侯国,梁国也因此改为梁郡。据《三国志》卷22《卢毓传》载:“文帝践阼,徙黄门侍郎,出为济阴相,梁、谯二郡太守。帝以谯旧乡,故大徙民充之,以为屯田。而谯土地硗瘠,百姓穷困,毓愍之,上表徙民于梁国就沃衍,失帝意。虽听毓所表,心犹恨之,遂左迁毓,使将徙民为睢阳典农校尉。”可见,魏文帝初期,梁国确实改成了梁郡。此亦反映了当时梁国土地肥沃,适合人们生活居住。据《三国志》卷20《元城王礼传》载:“太和三年(229),(元城王礼)薨。五年,以任城王楷子悌嗣礼后。六年,改封梁王。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四千五百户。”由此可知,太和六年(232),梁郡又改为梁国,作为曹悌的封国。此外这里的增邑指的是增加梁王曹悌的食邑,而不是增加封地。据《二十五史补编·三国郡县表附考证》,曹魏的梁郡和梁国,从魏文帝黄初年间一直到咸熙二年(265)曹魏被西晋取代,其疆域包括睢阳、下邑、虞、砀山、鄢、蒙、宁陵、阳夏八县。《二十五史补编·三国郡县表附考证》指出,在《资治通鉴》胡注中认为阳夏郡曹魏时属于梁国,依据《太平寰宇记》引用《地道记》,认为在晋惠帝永康中之前的某个时间,阳夏郡曾经被省去,而《太平寰宇记》认为是魏文帝时期省去的。但《二十五史补编·三国疆域表》、《补三国疆域志补注》都认为阳夏曹魏时不属于梁国。此外《二十五史补编·新校晋书地理志》梁国条也认为,据《晋书》记载,何曾、谢鲲、袁悦之、袁瑰传显示这些人都是陈国阳夏人,可见至少西晋初年阳夏是属于陈国的。从地理位置上讲,既然陈郡的柘县和陈留国的己吾县都没有划归梁国,阳夏县就更不可能了[1]7-8。

西晋建立之后,曹魏的宗室诸侯王都被废除。据《晋书》卷3《武帝纪》载,武帝受禅之后:“封魏帝为陈留王,邑万户,居于鄴宫;魏氏诸王皆为县侯……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据《晋书》卷14《地理志上》豫州条载:“及武帝受命,又分颍川立襄城都,分汝南立汝阴郡,合陈郡于梁国……梁国汉置。统县十二(睢阳、蒙、虞、下邑、宁陵、谷熟、陈、项、长平、阳夏、武平、苦),户一万三千。”《晋书》卷38《梁王肜传》载:“武帝践阼,封梁王,邑五千三百五十八户。”据《三国志·元城王礼传》,魏末时梁国户口为四千五百户,西晋初年为五千三百五十八户,虽有变化,但不大,应该还是继承了曹魏时期的人口,疆域基本没有变化。据《晋书》卷38《梁王肜传》载:“时诸王自选官属,肜以汝阴上计吏张蕃为中大夫。蕃素无行,本名雄,妻刘氏解音乐,为曹爽教伎,蕃又往来何晏所,而恣为奸淫。晏诛,徙河间,乃变名自结于肜。为有司所奏,诏削一县。咸宁中,复以陈国、汝南南顿增封为次国。”可见,西晋初年,由于张蕃的缘故,梁国被削去一县,但是具体是哪个县并不清楚。咸宁年间,又将陈国(也就是陈郡)并于梁国,此外还将南顿县并入梁国。《晋书》卷14《地理志上》:“惠帝分汝阴立新蔡,分梁国立陈郡,分汝南立南顿。永嘉之乱,豫州沦没石氏。”也即是说陈郡与梁国有一个分—合—再分的过程。但是关于将陈国合并于梁国这一点,前人有不同的看法。清人方恺在《二十五史补编·新校晋书地理志》梁国条中认为,咸宁中并没有把陈郡合并于梁国,而是割陈郡数县合并于梁国。同时指出,根据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西晋时期的武平县、项城县、陈县、阳夏县、长平县都曾属于陈郡或陈国,因此西晋时陈郡一直存在,不是到惠帝时又分梁国为陈郡。根据孔祥军《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所存晋太康元年地志辑考》[2]389-399,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成书于太康元年(280),系时人载时事,可信度很高。据孔祥军辑录的情况看,太康元年有陈国(即陈郡),下辖至少两县,即陈县和武平。因此,《晋书》卷14《地理志上》的记载应该是错误的。至于咸宁年间陈郡哪几个县被划给梁国,具体情况如何,由于史料缺乏,已无法确知。梁王肜死后,以武陵王澹子司马禧为嗣,后一起被石勒杀害。东晋元帝时虽然复立梁国,但基本是虚设。据《二十五史补编·十六国疆域志》载,梁国先后被后赵、前燕和前秦所控制,其所辖疆域主要有睢阳、蒙、虞、下邑、宁陵、谷熟六县。前秦在淝水之战被东晋打败后,后秦和后燕的势力也曾经到达梁国。因这一时期梁国处在东晋和后秦、后燕的交界处,故诸政权对梁国的控制都不稳固。

据《晋书》卷8《穆帝纪》、卷116《姚襄传》载,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时,殷浩表姚襄为梁国内史,但姚襄反叛使得东晋失去对梁国的控制。据《资治通鉴》载,穆帝永和十二年(356)七月,“桓温自江陵北伐,遣督护高武据鲁阳,辅国将军戴施屯河上,自帅大兵继进……八月,己亥,温至伊水……温结陈而前,亲被甲督战。襄众大败,死者数千人……徙降军三千余家于江、汉之间,执周成以归”。据《晋书》卷98《桓温传》载:“温遣督护高武据鲁阳,辅国将军戴施屯河上,勒舟师以逼许洛,以谯梁水道既通,请徐豫兵乘淮泗入河。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温还军之后,司、豫、青、兖复陷于贼。”从这两段记载可知,穆帝永和十二年七月的时候,梁国基本已被东晋控制,但是八月桓温还军之后,很快又失去了对豫州等地的控制。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后秦,潼关以东,黄河以南广大地区被刘裕收复[3]384。梁郡基本被东晋控制,直到刘宋立国。

据《宋书·州郡二》载:“秦砀郡,汉高更名。孝武大明元年度徐州,二年还豫。领县二(下邑、砀),户九百六十八,口五千五百。”可见刘宋时梁郡的疆域大幅度减少。虽然《宋书·州郡二》中南梁郡有睢阳、蒙、虞、谷熟四县,但这是侨置郡县,其治所在寿春,与现在的商丘无关。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大举南侵,宋魏之间展开一场大战,最终两败俱伤,宋朝防线由洛阳、滑台一线撤至淮北。明帝时,淮北九郡先后被北魏夺去,防线再次由淮北撤至淮南[3]390-391。

据《魏书》卷106中《地形志中》载,北魏梁郡属南兖州,“领县二(襄邑、睢阳),户一万三百五十九,口二万五千九百九十五”。但在北魏,梁郡并不是一直属南兖州。据《魏书》卷61《薛安都传》载:“和平六年(465),……安都遣使来降,请兵救援……拜安都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徐、南、北兖、青、冀五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赐爵河东公。”另据卷16《河南王曜传附鉴传》载:“世宗初,以本将军转徐州刺史……先是,京兆王愉为徐州,王既年少,长史卢渊宽以驭下,郡县多不奉法。鉴表曰:‘梁郡太守程灵虬,唯酒是耽,贪财为事,……请免所居官,以明刑宪。’诏免灵虬郡,徵还京师。于是徐境肃然。”卷112下《灵征志下》亦载:“(世宗景明四年六月)徐州上言梁郡下邑县木连理。”由此可见,至少到和平六年(465),梁郡仍属豫州。至世宗景明四年(503)时,梁郡则属徐州,到《魏书·地形志》所述梁郡属南兖州,实际上已经到了东魏武定年间(543-550)[4]2455。北齐继承东魏政权,后被北周吞并,由于史料缺乏,北齐北周梁郡的疆域不可详考。但北齐天保七年(556)曾经大规模撤并州郡县[5]。据《隋书》卷30《地理志中》载:“梁郡,开皇十六年(596)置宋州。统县十三,户十五万五千四百七十七。宋城,旧曰睢阳,置梁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又置郡。又梁置北新安郡,寻废。雍丘,后魏置阳夏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置杞州。大业初州废。襄邑,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宁陵,后齐废,开皇六年复。虞城,后魏曰萧,后齐废。开皇十六年置,改名焉。又后魏置沛郡,后齐废。谷熟,后魏废,开皇十六年复。陈留,后魏废,开皇六年复。十六年析置新里县,大业初废入焉。又有小黄县,后齐废入。有睢水、涣水。下邑,后齐废巳吾县入焉。考城,后魏曰考阳,置北梁郡。后齐郡县并废,为城安县。开皇十八年以重名,改曰考城。楚丘,后魏曰巳氏,置北谯郡。后齐郡县并废。开皇四年又置巳氏,六年改曰楚丘。砀山,后魏置,曰安阳。开皇十八年改名焉。有砀山、鱼山。圉城,旧曰圉,后齐废,开皇六年复置,曰圉城。有谷水。柘城,旧曰柘,久废。开皇十六年置,曰柘城。”可见,在北齐统治时期,梁郡及其周围郡县应该有了一个较大的调整,到了隋朝,梁郡的疆域又大大增加。

综上可见,曹魏时期的梁国,其疆域包括睢阳、下邑、虞、砀山、鄢、蒙、宁陵七县,西晋时增加了梁国的疆域,共有睢阳、蒙、虞、下邑、宁陵、谷熟、陈、项、长平、阳夏、武平、苦十二县。西晋灭亡后,梁国先后被后赵、前燕和前秦控制,其辖域主要有睢阳、蒙、虞、下邑、宁陵、谷熟六县。此后,梁国处在东晋和后秦、后燕的交界处,疆域很不稳固。刘宋时的梁郡仅有下邑和砀两县。北魏、东魏时期的梁郡也仅有睢阳和襄邑两县。直到隋朝,梁郡改称宋州,疆域扩展至十三县。

[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3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2]孔祥军.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所存晋太康元年地志辑考[J].古典文献研究,2010(6).

[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4]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侯旭东.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从魏末启立州郡到北齐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J].中国史研究,2004(4).

猜你喜欢
梁国疆域晋书
拓展生活的疆域
嵇绍重礼
农民工梁国胜:让自己成为最坚实的桩
Rules in Library
浇瓜之惠
闻鸡起舞
梁国华先生艺术作品选登
大中国之中国疆域
试析辽朝的疆域观
枕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