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评价才是合理、积极、有效的——以《香菱学诗》教学片段为例

2013-08-15 00:44哈尔滨市阿城区第八中学肖虹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诗香菱制度

哈尔滨市阿城区第八中学 肖虹

众所周知,合理、积极、有效的评价,对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愉悦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健全完备的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是合理、积极、有效的呢?

现择取《香菱学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都明白了香菱学诗卓有成效,既有教得热情耐心的林黛玉的功劳,也有幽雅清静的大观园的滋养。但是,学诗是否学有所成,关键还在于香菱本身。那么,从香菱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生:学习就应该像香菱那样刻苦努力才能学好。

生: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启发我们平时学习一定要加强积累。

生:学习必须要有自信。

生:要重视诵读,在诵读中理解、感悟、积累,这样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

(学生争相发言。此时,笔者感到,学生从香菱学诗这件事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收获,但这样的收获还是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积淀,有必要及时引领评价。)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大家从香菱身上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那么你们何不把这些所思所得所感所悟,积累成宝贵的经验,沉淀成美丽的文字呢?

(学生凝神静气,闭目遐思。之后,许多学生开始奋笔疾书。7分钟左右,大部分学生已写完,开始交流。)

师:下面看一看我们沉淀的文字是否精彩美丽、深入独到!

生: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觉得香菱学诗,不仅达到了“知之”的程度,而且达到了“好之”的境界,所以她学有所成。由此可见,浓厚的兴趣就是我们学习的良师益友。

师:来点评一下。

生:他能够把握住香菱学诗的特点来谈自己的收获,但是,他的语言却没有我的动人如画,美丽如诗。(教室内一片笑声。)

师:那你就来有声有色地朗读一遍你的佳作,让我们欣赏一下如诗如画的文字吧!

生: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的芬芳。”香菱学诗就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哲理:采花切莫怕刺,怕刺切勿采花!香菱为了采摘一树芬芳,寻得一片馨香,在长满棘刺的玫瑰花丛中勇敢前行,我们的学习若能如此这样,即便是笨鸟,也总有实现目标的一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谨此请诸位牢记:采花莫怕刺!(他的激情朗读和优美文字赢得了阵阵喝彩和热烈掌声。)

通过对水资源论证各个阶段、过程和主要环节的分析,结合现行水资源论证制度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主要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或新增。经过梳理主要包括委托制度(新增)、资质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控制制度 (新增)、有偿服务制度(完善)、专家评聘制度(完善)、公共参与制度(完善)、审批制度(完善)、后评估制度 (新建)、评估考核制度(完善)、奖惩制度(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等11项制度。主要制度设计详见图1。

生:香菱学诗告诉我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很多成功是源于勤奋,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和天然的好奇心更是成功的关键。泉水叮咚奔大海,雄鹰展翅击长空,百舸争流行万里,正是因为香菱有这种坚强追求、矢志不渝的毅力,她才感受到了作诗快乐的心境: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流始。(众人啧啧称赞,掌声经久不息。)

师:优美的语言,撼人的气魄,深刻的启迪!(伸出大拇指。)

生:此篇文章,情趣盎然,意蕴无穷,体现了王国维人生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知”之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即“行”之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则为“得”之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写得多么洒脱,真不愧是班内一大才子!我们为曹雪芹感动,因为他让我们认识了香菱;我们为香菱感动,因为她让我们拥有了如此诸多的感悟体验。课下请大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从香菱学诗说开去》。

此教学片段“情”味、“意”味、“趣”味,样样俱全,因此,学生情绪高涨,学得扎实。当然,这离不开教师在其中所贯穿始终的评价手段,此教学片段中,笔者主要使用了3种评价方式。

首先,激励性评价。此片段中,教师在学生朗读自己写的精彩篇章时,不吝鼓励和赞赏,“优美的语言,撼人的气魄,深刻的启迪!”“写得多么洒脱,真不愧是班内一大才子!”如此,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

最后,期待性评价。从本质上说,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需求和发展的潜能,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设立展示的平台,营造评价的氛围,帮助每一个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下面看一看我们沉淀的文字是否精彩美丽、深入独到!”一句温馨的评价,便开启了学生的话匣子,畅所欲言;“那你就来有声有色地朗读一遍你的佳作,让我们欣赏一下如诗如画的文字吧!”一点简单的刺激,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热情高涨。在教学中,采取师生全员互动的评价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得到优化,当然,在评价中,一定要体现层次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人而异,给不同的学生以同样的赏识和激励,从而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愿望。

以上三种评价方式,在教学中如果运用适时、准确,便是合理、积极、有效的,它是教师教育智慧、教学素养、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从本质来说,有效是评价的核心要素。合理的评价必会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因而定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积极的评价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所积累的正能量也定会提高教学效率,其合理性毋庸置疑;如果评价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那这种评价也必将是合理、积极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评价合理、积极而有效呢?

研究表明,当人的思维处于积极、顺畅、活跃的状态时,如果得到正面的有效刺激(正激励),那么人会产生更加愉悦的心境,使同种思维和同类行为向更高、更深层次延伸。上面案例中一个学生在读了自己的感悟:“香菱学诗告诉我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泉涓涓而流始”之后,教师即兴而发:“优美的语言,撼人的气魄,深刻的启迪!”这无疑会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是适时而准确评价的重要体现。当然,这又不限于此。事实证明,当人的思维处于消极、迟缓甚至停滞的状态时,如果进行及时评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和激发学生思维,使之产生改进思维状态的愿望。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评价固然有其积极作用,但在某种情境中,如果教师将评价在一定的时间内延迟,更能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案例中当一个学生读了“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段感悟后,教师没有直接想当然地点评,而是让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深入讨论,事实证明学生确实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所谓的适时而准确的评价,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及时评价,更包括能够体现高超的教育机智和教学策略的延迟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许多理解超越了教师的思维,很多情况教师是无法预设的,这种理解便是教师引领下自然生成的结果。如果没有延迟评价的教学策略,又怎么能有如此生动鲜活而深刻独到的思维见解呢?

不可否认,教学评价必须要以激励为基石,但评价语言不可单一,不可滥用,不可过于夸张,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科味道”(“下面看一看我们沉淀的文字是否精彩美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手段要不拘一格,有声语言是评价,肢体动作这种无声语言更是评价(“伸出大拇指”对学生来说是更好的评价);方式要民主多向,既要有师生评价,也要有生生评价。所以,合理、积极、有效的评价应该是一种组织和引导,更是一种激励和唤醒、期待和守望,它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资源和课程。

猜你喜欢
学诗香菱制度
学诗笔记
香菱的故乡情结与生命救赎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学诗偶感
保准有人追
香菱:一个被拐卖孤女的自救之道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保准有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