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接力”——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2013-08-15 00:44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金英爱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日记本写作文日记

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 金英爱

对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教学一直是个繁重而又令人头疼的难题。每天批不完的作文与日记,像坐坐“大山”,一座“大山”刚刚攻克,另一座“大山”又搬来了,真是苦不堪言。如果如此付出的结果是收获,那我想我会无怨无悔。但我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我的狂批狂改而变得狂爱作文,于是我思考如何变“我求学生写作文”为“学生求我写作文”。后来我发现,其实学生惧怕的是“作文”,但超喜欢的是“日记”,不是形式上需要老师打分讲评的“日记”,而是让他们随意发挥的“日记”,当然,我知道我的目的绝不是让他们真的随意发挥,漫无边际。

为了让他们“上当”,我将作文改成了日记,而且是日记接力的形式,即4人为一组,选出组长,在扉页上写下每个人的日记宣言,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小组日记装饰一番。在他们热火朝天地挥笔涂抹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中了“圈套”。然后我提出,每周由我提供一个共同的题目:比如“这就是我”,在日记中生动地介绍介绍自己,同组的同学在日记中进行交流,将自己想对这位同学说的话都写进去,形式、字数不限。然后我一周收一次,不再用传统批作文的方式(针对每篇作文进行点评),而是机动灵活地针对其中有代表性的情况、小组共同的问题进行总结,而且改变板起面孔说教的形式,用朋友式的语言点评,或风趣、或调侃、或激励、或“威胁”(比如其中某个同学不认真写日记,我就会给这组降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摆脱不会写作文的阴影,而且在“日记”中也能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也暴露出许多真实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后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写“日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用担心分高分底,也不用担心选材还有立意。当然,之所以积极写“日记”,也是因为怕由于自己的个人原因受到小组集体的“谴责”(我每周都会评出优秀小组,小组中哪怕有一个薄弱的我都会给这组降档)。再后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快乐,比如大家开始比看谁的日记受欢迎,后面跟的“帖子”多。最初我要求每个人的作文后面必须要有一个小组成员写一个后评,不写就降档。后来小组成员在完成自己作文并完成一个后评时,往往会忍不住给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组员的作文也写上几句,这样就形成了几个人的后评字数甚至超过作文字数的情况,再后来更出现了日记跨组传阅,跨组写后评,请家长加盟写评语的高潮。这种形式自由、机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使我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日记接力在我班形成了一种时尚,同学们变得爱写作文,甚至焦急地等待写作文,往往这周题目刚刚布置完一两天就有同学着急地问下周的题目了。没多久一本日记本就会用完,孩子们就张罗着再买一本更漂亮的日记本。学期末了,我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这位家长非常烦恼日记本的所有权问题,因为日记是小组接力形式的,所以日记本是4人共有的,但是家长和孩子都爱上了这本“日记”,都想拥有,于是班级又开始争抢着复印日记……

我的日记接力之所以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想是因为它体现了“生本教育”的思想,教育之本,首在生本。学生只有真的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了,才能真的自觉自主地学习,才能真正投入到角色中,直至为学习而着迷,这样,老师也就解脱了。学生做愿意做的事情、高兴做的事情,也就不再感觉到辛苦了。就像“荆志强”说的那样:“给每一个学生安装了一辆内燃机车,大家一起跑,一起奔跑。”

猜你喜欢
日记本写作文日记
没有遗失的日记本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小小日记本
成长日记
我的日记本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