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边境城镇景观设计

2013-08-15 00:43李书亭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边境黑龙江城镇

李书亭,袁 青

(1.黑龙江工程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50;2.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6)

边境地区是一国与他国的边境接壤地区,有着重要的军事、经济、文化的战略地位,承载着非常繁重的经贸、文化往来。而边境城镇在承担边境地区旅游、贸易、交流等活动中,担任着重要的空间载体作用,成为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窗口[1]。边境城镇的形象深度影响着边境地区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趋势。因此,进行适当深度的边境城镇景观研究成为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1 背景分析

1.1 区位及自然地理环境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相望,有3 038km的边境线,与俄罗斯的5个州区接壤,有大面积的边境地区。边境地区从东宁县的南端(北纬43°25′)到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北纬53°33′)跨10个纬度,位于寒冷地区定义的范畴。边境地区由于受人为干扰少、建设更少,有更多的自然原始风光。处于寒冷地区,使其有不同于其他纬度地区的寒地风貌。

铁路客货运输在绥芬河市过境。公路口岸有绥芬河、东宁、密山、虎林。水路口岸有饶河、抚远、同江、名山、嘉荫、逊克、黑河、呼玛、漠河。

1.2 旅游及资源背景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是中俄的界江,长期处于军事管理状态以及受到开发政策的限制,由此保留了原始的、未受污染的生态环境。同时边境地区、边境城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被誉为北方“九寨沟”的嘉荫县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嘉荫县恐龙地质公园、漠河极地风光、呼玛河自然保护区等都成为黑龙江夏季旅游的热点。另外,沿界江两岸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如江面的冬捕活动、黑龙江边境少数民族风情游、虎头遗址等。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成为边境城镇重要的旅游资源,是边境城镇发展的重要激活元素[2],而且黑龙江省的对俄旅游绝大部分是通过边境口岸城镇进出的。

1.3 经济贸易背景

黑龙江省共有15个边境口岸,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更是我国对俄合作的重要省份[1]。2010年,有中俄经贸“桥头堡”之誉的黑龙江省实现对俄进出口74.7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34.0%,占中国对俄进出口总额的13.48%。

1.4 国家及区域政策背景

我国对俄投资外汇政策2006年率先在黑龙江省放宽,说明黑龙江在我国与俄罗斯经贸往来中的地位;同时国家简化对俄出入境护照的办理程序。《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俄罗斯)黑龙江公路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2]。2008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中很多内容都与黑龙江的边境城镇有关。2010年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了部分甲级建筑设计单位参与省边境城镇主要街道建筑风貌改造及环境综合整治,并于2011年3月进行了方案讨论。国家及区域的政策对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黑龙江省边境城镇景观现状分析

目前,黑龙江省边境城镇景观的规划设计与营造尚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总体上看,缺乏系统的整体景观规划指导,大部分城镇建设在景观设计上缺乏前瞻性,模仿借鉴偏多,其具体表现如下。

2.1 自我认识不足

黑龙江省的边境城镇处于一般意义上的寒冷地区,不能套用我国的中原城市与南方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黑龙江省的边境城镇规模普遍不大,就边境城镇中较大的黑河市与绥芬河市市区人口都仅有十几万人,相当于我国城镇规模定义中的小城镇,不能套用大中城市的设计方法。黑龙江省的边境城镇都是与俄罗斯接壤,大部分城镇或多或少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有的甚至有较多的欧式历史建筑以及俄罗斯移民及后裔;有的城镇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较小,所以不能用一律的设计手法,统一的欧陆风。

2.2 缺乏系统规划

与中国的许多内陆城市不同,黑龙江省边境城镇经历了相对曲折的建设历程,改革开放之前与前苏联的20a冷战期间,黑龙江省的边境城镇一直处于战备状态,而且城镇建设秉承着战后再建的思想,缺乏连续性的规划与设计。另外,许多城镇在规划中对景观规划的重视不够、目光短浅、不成系统,针对城市中出现的景观问题,只进行片面的处理,如对于街道的改造,只把重点放在建筑立面上,而忽视街道的整体景观,缺乏整体性、系统性。

2.3 个性遭到泯灭

黑龙江省的边境线长达3 038km,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等自然水系,有大小兴安岭等原始森林,有高纬度寒地独有的自然风貌景观,而且生活着满、蒙、朝、赫哲、鄂伦春、达斡尔族等特点鲜明的少数民族。还有十八站遗址、金代古城遗址、瑷珲古城、辽代古战场、二战日军军事遗址、原始社会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但就边境城镇的景观建设而言,这些优秀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黑龙江省边境城镇的景观意象与省内其他内陆城镇区别甚小,个性没有充分体现[2]。

2.4 对景观意象的错误理解

目前,许多城镇追求展示性的美,认为大广场、宽马路及浮华的街道装饰景观就代表着良好的景观意象。造成城镇性质及规模不相符的空间尺度与空间景观。甚至片面的认为干净整洁、绿化率高、个别的巨型雕塑就是城市景观的全部,而忽视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如城镇绿化树种的选择,如何能更有层次;雕塑如何系统化;绿化、雕塑、小品等如何与建筑景观的融合等[3]。

2.5 缺乏对生态景观的利用

黑龙江省边境城镇都坐落于山水相依的生态之地,但有些城镇反而有着不可想象的较低的绿化率,这与城镇所处的自然外环境反差极大,让人无法理解。城镇尽管地处丘陵,但确有着生硬的格网式道路系统,无视参差的地形地势。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无法形成山水相依的“山水城市”。部分城镇景观过于生硬,程式化现象严重[4]。

3 边境城镇景观设计的策略

黑龙江省边境城镇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文化底蕴,频繁的对外交流,为构筑城镇景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系统的研究、设计与管理能够形成具有特色、丰富的城镇景观,并形成各具特色的边境城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整体性研究与设计

目前,许多边境城镇越来越重视城镇景观的建设,省城建厅也考虑到边境城镇景观建设的问题,并将视角转向了景观方面。对于各个城镇而言,应首先进行景观设计的论证,由政府机构组织专家、地方学者、设计机构、群众等对于创造什么样的景观系统进行论证,就城镇与自然的结合、功能分区、高度分区、交通系统、历史区与历史建筑、标识系统、人文景观的塑造等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构建城镇景观建设纲要。任何单一层次的景观设计都应以纲要为标准,并且尽量以整体性与复合性为前提。

3.2 体现生态优先

黑龙江省边境城镇一般都具有富有特点的地形、地势、沟渠、水系及沿江两岸景观。城镇建设时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势,避免盲目的土地平整,在规范允许的建设坡度下,构筑边境城镇的山地轮廓形象。增加城镇内部绿地面积,尤其是自然林地、水系的保护,使其成为城镇绿地系统的骨架系统;尽量使用本地植物作为绿化物种。在安全的条件下,尽量保持自然生态水系堤岸。避免自然生态——人为城镇分割的二元结构景观系统,达到“绿中有城”、“绿入城中”、“绿城合一”的生态城镇,实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生态效果[2]。

3.3 适宜的空间与景观尺度

黑龙江省边境城镇中规模较大的黑河市与绥芬河市常住人口均小于10万人,属于小城市,其他城镇的规模更小,所以空间尺度与城镇的规模宜保持协调。控制“大广场、宽马路”的盲目建设,中心区与边缘区的高度宜有适当的区分,建筑高度、空间尺度尽量以理论依据为指导,景观尺度应尽量符合人体尺度。空间控制避免尺度过大,给人亲切、宜人的感受应是边境小城镇的目标。

3.4 建筑与街道特色景观的创造

街道,也是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中路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认知城镇的主要空间。而街道中的建筑与景观小品是构成空间的主要元素。在黑龙江省的边境城镇很多都有过俄罗斯人居住、生活的痕迹,有些建筑有鲜明的异域特点。城镇建设中应尽量保存并维护,使其成为城镇景观系统的核心与骨架。俄罗斯文化影响较深的城镇,新建筑与景观小品也应具有适当的欧式风格,形成具有特点的街道及空间景观。而俄罗斯文化影响小、冷战时期具有防御性的城镇,也应坚持中国特色、发挥中国特色,避免“土不土、洋不洋”的“另类”城镇[2]。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景观系统,成为国内、国外旅游者向往的游览聚集地。

3.5 实现寒地特点

黑龙江省边境城镇地处寒温带,景观设计中宜用寒地城镇设计的手法。在色彩选择上,宜以暖色调为主,如黄色、粉色、红色、金色等,并注重色彩的搭配,以冷配暖,形成对比,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冬暖夏凉”、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和谐的寒地城市色调[5];另外,创造适宜的夜景灯光效果,在漫漫冬夜中为人们带来温暖、安全与舒适的感觉。

绿化上避免盲目引进南方物种,以免水土不服。对于观花、观果、观枝的物种宜搭配良好,使绿化景观在四季都有不同的特点与风格,尤其是冬季绿化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色彩与景观小品的风格。

3.6 特色景观与活动的支持

同样是黑龙江及乌苏里江沿岸城市,因每个城市的形成背景不同、所处环境不同、资源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特色景观。如嘉荫县境内有著名的恐龙地质公园及博物馆,嘉荫县沿江公园内布置了有关恐龙的景观小品。黑河江边将该地区经常出现的野生动物黑熊和狍子放到沿江公园一处笼养,既是自然资源展示,又是旅游一景[2]。绥芬河的中东铁路文化印记随处可见。俄罗斯风情小镇或俄罗斯风情园也在沿江的几个“大城市”中吸引着往来的游人,成为城市的名片之一。

活动景观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也逐渐成为构筑城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景观的重要补充,有时甚至起到主导的作用。如沙特麦加的朝圣活动,就是主导的活动景观。

边境城镇地处寒地,可以组织冰雕、雪雕设计及展示;江边冬泳活动在寒冷的季节强烈地吸引着游人的眼球;冬季江上大网捕捞也深深地吸引着游客,如大庆的冬季旅游节开幕就是以冬捕为主要的活动组成,并在黑龙江省台进行了直播。滑雪、滑冰、冰上汽车拉力赛等都是黑龙江省边境城镇冬季非常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大力引导与鼓励冬季的人文活动不仅能丰富冬季城市的活力,同时对于构筑边境城镇的景观具有巨大的作用[6]。

黑龙江边境城镇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景观。边境地区的生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俄罗斯文化、战争文化、铁路文化等,都将成为边境城镇构筑景观的文化载体。

4 结束语

黑龙江省边境城镇具有良好的先天自然条件、较为独特的文化特点、良好的经济环境、积极的边贸政策,都为边境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城镇的景观建设也应紧跟城镇建设的步伐。经过适当及良好的城镇设计、维护、管理,会创造一个又一个景观良好的边境城镇,最终形成一城一貌、一城多景、城城不同、各具特点的边境城镇。

[1]彭万臣.黑龙江省边境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3):75-76.

[2]李书亭,赵景楠.黑龙江省边境城镇形象塑造策略探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1):50-52.

[3]姚瑶.城镇建设景观设计与规划问题探析[J].中国水运,2007,5(10):101-102.

[4]杨学志.关于新疆兵团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23(3):14-16.

[5]郭春燕,卫大可.寒地城市住区色彩景观问题探讨[J].华中建筑,2006,24(3):105-108.

[6]冷红,袁青,郭恩章.基于“冬季友好”的宜居寒地城市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07(9):18-22.

猜你喜欢
边境黑龙江城镇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文化边城镇远
Write a caption
黑龙江弃风博弈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