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大学生英语阅读研究

2013-08-15 00:45
潍坊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者监控

朱 波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序言

阅读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对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4)明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阅读策略的训练和指导。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除了传授必要的阅读技巧外,还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

英语阅读是大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学来完成。元认知是学习者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管理和控制,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元认知策略可以有效地指导学习者进行阅读学习。因此,元认知策略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一、元认知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提出了“元认知”(m e t a c o g n i t i o n)概念。所谓元认知就是学习者对自身能力、状态及目标的认识和调控。经过近半个世纪,元认知理论逐渐发展和壮大,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国内外语言学家对元认知的特点、分类和内容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具体来说,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元认知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即元认知调控。其中,元认知知识是基础,元认知调控是手段,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从元认知的研究对象来看,要想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学习者必须对自身的认知过程进行有效地调整和监控。因此,元认知理论对英语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元认知与听力、阅读、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学习策略就被看作元认知策略。所谓元认知策略就是学习者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在活动进行中实施各种计划和调整的策略,它有助于学习者把握学习目标和学习进程。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学习者能够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合理制定学习计划,有效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评估效果。

二、元认知策略与阅读的关系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能力,由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构成。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对阅读材料的加工、阅读活动的监控都属于元认知活动的范畴。因此,成功的阅读离不开元认知策略的指导,当元认知真正融入到英语阅读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将会变得多样化,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也会显著提高。

长期以来,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他们已经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导致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英语授课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记忆为主,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但忽视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在中学阶段,通过强化记忆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但到了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由教师讲解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的听力、阅读、写作能力要想有更大的突破就很困难了。

通过对潍坊医学院大一和大二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普遍不高,学生熟悉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但对阅读策略了解就很少了。大部分学生知道英语阅读需要提前制定计划、对阅读过程进行监控,但在实际阅读中却很难应用。大学英语四级试题中的文章难度比中学阶段难的多,使用以前阅读方法做题成功率比较低。为此,我们选取了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培训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有关元认知策略的阅读测试。接受过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学生会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并监控好自己学习阅读的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自我评估。相反,没接受策略培训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会盲目和随意性地理解和认知,更不用说对自己的阅读策略做出有效评估了。可见,元认知策略对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元认知策略的训练能够改变不良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将元认知策略训练纳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完善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为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三、大学英语阅读中开展元认知策略培训

通过以上讨论,元认知策略对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地促进作用。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阅读前的计划策略、阅读中的监控策略和阅读后的评价策略。

1.阅读前的计划策略

在英语阅读开始前,教师将阅读材料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和结构框架,然后让学生设计与文章相关的题目,如选择、填空和问答。通过设计问题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阅读开始前的准备活动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果。在接受元认知策略培训前,学生对计划策略比较陌生,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讲解阅读计划所包含的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高有低,所以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水平。例如,在学习L o n d o n这篇课文时,首先,学生应明确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掌握的。其次,学生应根据课文的内容来制定具体的阅读计划。根据文章的难易度和字数,粗略估计一下阅读需用多少时间,进而合理分配各部分的阅读时间。再次,学生应选择好合适的阅读策略。很显然,一篇文章从头到尾不可能以一种节奏完成,要详略得当。在读到伦敦的发展演变时,可采用略读;在读到伦敦的主要标志性建筑时,可采用细读;在读到伦敦的行政区域划分时,可采用跳读。

2.阅读中的监控策略

阅读活动开始后,学生应时刻关注阅读进程,不断调整元认知策略。可以通过以下几步进行实施:第一步,实施方向监控。这是整个阅读活动最为关键的一步。在阅读开始时,学生要弄清阅读的目标和要求,实现阅读目标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从而选择最佳的阅读方式。常用的阅读方式有细读、略读和跳读,通过提问方法了解文章的发展情况;第二步,实施进程监控。进程监控的有效实施主要依靠学生的自我判断力。明确了阅读活动的方向和重点后,学生还需要仔细观察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做到阅读和思考同步。进程监控的主要方法有:学生寻找阅读材料中的有价值信息(关键词、连接词和过渡段等);学生根据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推断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根据阅读的进程及时调整阅读方法和速度。第三步,实施策略监控。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检验阅读策略使用的效果。比如,在读完有关英国人性格的短文时,学生可以设计各种问题来检验阅读策略的使用效果。通过略读能否找到英国人的主要性格特点,通过文中的某些细节能否推断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果所用的策略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要及时变换策略,保持阅读的连贯性。

除了以上学生对阅读过程的自我监控外,教师的参与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阅读时学生经常会出现走神、精力不集中的情况,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阅读效果。为了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制定具体的阅读目标,并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阅读后的评价策略

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需要对阅读活动进行总结。阅读后的策略评价是整个阅读活动中的最后一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每次阅读结束后都要进行评价,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改正。评价方式包括两种,教师点评和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内容涉及到阅读计划、阅读进程、阅读技巧及阅读目标等。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做出客观评价,包括阅读技巧的使用和阅读目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学生要评价自己的阅读活动,包括阅读计划和阅读监控的执行情况。

除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切磋,在阅读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阅读策略。比如,在读完小说《雾都孤儿》后,同学们之间可以交流阅读花费的时间,哪些理解有困难,哪些章节留下了深刻印象等。这种交流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可以发现自己在阅读中忽略的问题。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是远远不顾的,更多的是大量的课外训练。在制定学生的课外阅读计划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阅读水平,选取的材料要有特点鲜明,难易适中,学生能很好的运用阅读策略。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效果进行评价,学生自己也要对阅读进行自我总结。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元认知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效率。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而元认知策略为阅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教会学生对学习过程实施策略监控、自我评估和调节,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总之,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有助于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元认知策略培训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刘欣欣.元认知策略与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王洋.元认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内江科技,2008,(11).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杨爱英.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J].外语学刊,2011,(1).

[5]赵丹.非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

[6]朱爱萍.试论英语阅读理解监控能力及其提高[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

猜你喜欢
元认知学习者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