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途径研究

2013-08-15 00:45丰素贞
潍坊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公共性资源共享公平

丰素贞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信息共享既是图书馆追求的目标,也是一种创新的服务模式。[1]它的兴起,不仅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和服务空间发生了变化,而且对图书馆员与用户之间、图书馆与相关机构之间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利用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探讨信息共享的实现途径显得极为必要。

一、信息共享性的内涵

信息共享是一种集服务、设施、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于一体,能够促进用户学习、交流、教育、研究、协作的服务模式,它既是一种交流行为,使信息从一个地方、个人或所有者向另一个地方、个人或所有者的传送;也是一种转化行为,即进行知识传送;还是一种认知过程,因为信息共享依赖于用户的认知特性。[2]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信息共享性指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可以共同享用同一信息;另一方面,信息只有被利用才会产生价值。信息的价值在于共享,而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潜在的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产品创造者的创造活动无不是建立在前人智力成果的基础上。[3]它具有开放、自由、舒适、实用、激励的特点。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

纵观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发现,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表现为:物理实体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将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成互联网上的信息中心,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等。但许多方面还存在欠缺,表现为: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普遍共享性,信息数据不标准,管理体制滞后,对信息共享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研究很薄弱,还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案例研究、评价定量研究、科学实证研究也不足,缺乏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和确实可行的实现途径,许多研究观点雷同,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依据

(一)信息的公共性决定了图书馆的公共性。信息是人类文明与发展的积淀,人类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决定了信息的公共性是信息的基本属性。图书馆是人类文献信息的集散、保存与利用中心,文献是记载一切知识信息的载体,图书馆就是保存与利用信息的中心。信息的公共性决定了图书馆的公共性,[4]图书馆的服务只有坚持公平、公正,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性的图书馆决定了它是实现信息共享的组织保障。由于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收藏中心,是读者利用信息的公共场所,而信息是延续和发展全人类的文明源泉,它的公共性决定了信息不仅仅属于创作者个人,更应实现全人类共享。[5]因而,公平获取信息是读者的基本权利,进而图书馆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信息共享的实现需要共享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公共性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能实现公共与共享的服务体系来保障,普遍共享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为知识公共与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6]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这一宗旨正好为确保公共知识资源的开放、获取与利用,向社会提供开放、公平的知识信息资源,并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公平而理想的环境,通过图书馆的共享服务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共享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实现读者公共信息权利的要求。信息公共与公平是读者的基本文化权利,是社会价值的原则体现。信息公共的实现需要公平的信息服务,信息公平需要普遍均等的信息服务体系,没有普遍共享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均等的服务内容、公平的服务制度、开放的服务方式,将无法实现信息公共与信息公平的目标要求。普遍共享服务是我国几代图书馆界前辈的梦想。图书馆只有坚持普遍共享与信息公平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信息公共目标,才能保障读者有效实现自己享有的公共文化权利,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4]

四、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途径

根据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和复杂性,笔者认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可以通过共享的空间、共享的基础、共享的保障、共享的手段、共享的目标等途径来实现。

(一)共享的空间是虚拟的网络

信息时代,信息共享的实现除传统的途径外,主要通过网络虚拟空间来完成,因而网络虚拟空间的构建显得至关重要。构建的目标是整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虚拟的信息共享空间和交流互动的信息自由获取共享平台。构建的技术包括:多样化的在线交流和信息组织工具、人工智能系统、知识仓库和知识地图。多样化的工具包括即时通讯、聊天室、E-m a i l、B B S、B l o g和 Wi k i等,便于读者参与互动和共享。由于虚拟空间中的信息交流迅速且无逻辑性,因而,要对近乎海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仅靠人工处理是难以完成的,为此,借助人工智能系统对交流的信息自动收集和处理,并建立知识仓库将知识贮存起来。[7]此外,我们还应该根据图书馆体系状况、地域特征、人口状况等因素,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最终把不同的区域服务网络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网络空间,实现不同区域网络间的无缝连接与资源开放获取,进而把图书馆联成一个共享的服务体系。

(二)共享的基础是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系统、不同行业的各类图书馆之间通过达成多方协议而组织起来的以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提高区域综合能力为目的、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从管理模式角度看,图书馆联盟分为理事会联盟、实体图书馆机构联盟、协议联盟。理事会制图书馆联盟是领导决策机构,这种模式有利于打破系统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协议联盟是图书馆之间为了共同发展以协议的形式组成的联盟;实体图书馆联盟是指系统内图书馆的联合,如高校馆、公共馆等。[8]三种联盟不是互相独立的,是相互联系的,一般说来,由于系统内图书馆的结构、功能、服务有很多的相似性,在理事联盟的统一协调下,联合系统内的图书馆组成联盟,从管理与服务上加强图书馆间协作共享,在此基础上加强与系统外图书馆之间的联盟合作,以求得整过图书馆界的合作与共享。

(三)共享的保障是信息资源的构建

资源构建的核心问题是其整合模式的构建与实现,所以内容包括整合技术、整合系统、整合现状分析、体系结构、信息组织模式、资源发现模式、访问控制模式等方面。利用资源整合的立体三维模型(资源纬、服务纬、应用纬),把原来的平面式整合放到立体的空间中进行研究,[9]建立多类型异质资源间的共享体系,信息资源共享空间应采取“资源分散存储、目录集中检索、服务异地提供”的思想进行构建,全文资源分散存储在不同的馆藏单位,二次文献(书目、文摘)集中存储在共享中心,资源提供由异地单位分别提供。以大型图书馆为龙头,让所有图书馆积极参与其中,变被动接受其它图书馆资源为主动为图书馆创建信息共享资源,使整合后的资源真正成为读者信息消费和生产的重要集散地和获取知识的天堂,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共享的手段是信息的公平获取、增值开发、信息中心的建立和信息交换

实现信息共享的关键是运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管理,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从信息的公平获取、增值开发、信息中心的建立和信息交换等方面进行管理。

信息的公平获取就是将图书馆的各种文献资源、统计数据、馆藏政策、年度报告和联络信息等向全社会发布,推动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这也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的最重要的渠道。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平台,它以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检索查询方便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效率;信息的增值开发是指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为用户提供原始的、基础的信息服务,而是主动地向用户提供有序化、系统化的知识和信息。它包含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增值两层含义,其目标是资源共享,包括开发各种信息产品、文献组织和有序化的初级信息增值服务、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内容开发的信息增值服务、智力密集型信息增值服务等;数据信息中心是通过对图书馆数据库的调查和分析,把具有全局性的共享数据抽取出来建立公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维护,实现公共数据的全面共享;[10]信息交换平台是在专用网上建立以各类数据交换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交换平台,通过建立底层结构来联系图书馆内外的异构系统、数据库资源等,支持不同处理业务、不同软硬平台对不同结构数据交互的要求,满足办公自动化、电子邮件系统、内外门户网站以及其他应用系统之间无缝地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

(五)共享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互动

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质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即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人际间信息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会伴随着某种资源的转换,即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满足自身需要以消除机体不均衡状态的过程。生活世界中的信息,即物质秩序、社会秩序、价值判断等维度的信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由一代又一代人的认识活动,即社会互动,不断演进,不断转移和共享。信息时代,在交往理性支持下,每个读者在社会互动中向其它读者奉献自己的经验和信息知识,并且运用自己的智力、能力以及经验来转移或者共享其它读者的经验、信息资源,从而促进交往各方的信息进步和个性完善,来达到信息的转移与共享,[11]从而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结语

信息共享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局限,它既可以为用读者获取信息提供自由、开放、共享、交互的物理环境,也可以为读者提供虚拟、远程、实时或异步的操作平台与途径,它的公共性逐步显现。图书馆打破行业划分、行政划分已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它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走出去,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社区,将是其发展之路。因此,信息资源共享既能使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充分共享,同时也是清除信息鸿沟、共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贾东琴,董伟.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述评[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1):48-51.

[2]盛小平.信息共享空间中的知识流与知识转移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16-20.

[3]夏翠军.从信息获取角度研究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09,(22):116-119.

[4]高青.《图书馆服务宣言》中平等服务原则释读[J].图书馆建设,2009,(8):1-4.

[5]郑江艳.图书馆与信息公开中的政府运作[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2):81-84.

[6]吉宇宽.图书馆平衡著作权私权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职能审视[J].图书馆学研究,2010,(2):79-82.

[7]孔德超.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11):95-97.

[8]焦运立.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螺旋和知识创新机理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11):2-4.

[9]郭海明.知识公共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共享体系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5):72-75.

[10]陆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模式构建[J].图书馆论坛,2010,(1):86-88.

[11]彭雪红.社会互动:知识转移与共享实现的途径[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J].2009,(2):8-10.

猜你喜欢
公共性资源共享公平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公平对抗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公平比较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