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台词翻译中的口型对应问题

2013-08-15 00:54张美玲张力丹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原声译制片原语

常 亮,张美玲,张力丹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外语系,河北 承德 067060 2.承德市第一中学 外语组,河北 承德 067060 3.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国际护理培训中心,河北 承德 067000)

一、引言

译制片也称翻译片,它是指把原版影片中的对白或解说,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再加以重新配音复制的影片。作为深受广大电影观众喜爱的一个片种,译制片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国内影院上映影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某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有50%的受访者更喜欢外国影片,超过49%的受访者希望尽量多地引进外国影片。现阶段我国每年引进外国影片数目在50部左右,除了20部分账大片外,其余的都是以批片的形式进入国内市场,平均每月至少有4部外国影片在国内上映。这些通过主流渠道进入我国电影市场的外国影片在进入影院放映之前,都需要经过一个译制和配音的过程,这个过程直接决定了观众能否更好地欣赏影片。目前,外文影片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影字幕翻译方面,对影片译制和配音关系的研究却十分少见。针对这个现象,本文拟从配音中口型对应的角度出发,结合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目的论途径,对外文影片台词翻译如何确保配音的口型对应这个问题展开一个尝试性的研究。

二、口型对应的内容

译制片的种类包括原声本国语言字幕、原声本国语言配音、无原声音轨本国语言配音等。其中第三类才属于最终意义上的译制片,也就是观众在电影院中欣赏到的影片。在译制片的制作过程中,先通过翻译工作者的文案工作,将原版影片的台词、对白译成本国语,再由配音演员按照原版片画面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用逼真的语调和口型录成一条对白声带,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将之与原版片的音乐、音响效果声带混录成一条完整的译制声带,最后才可以印制放映用的拷贝。

在上面提到的这个过程中,口型对应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作为话语建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声音结构包括韵律和声调、停顿和说话的断续、重音和速度、节奏和音质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口型对应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译制片的翻译及配音工作除了要考虑台词的意义之外,还要考虑不同语言声音结构的转化与再现。

综合上面提到的诸多因素并加以概括,台词翻译的口型对应主要包括:1.唇形的对应,即配音应该尽量与影片中演员发音的唇形尽量保持一致;2.速度的对应,即配音的速度要同原声的速度保持一致,既不能比原声的速度快,也不能比原声的速度慢;3.语气的对应,即配音的语气、语调和情绪要同原声保持一致。

有观点认为,配音工作主要由译制片导演和配音演员完成,这种看法未免失之片面。“台词翻译是配音的基础,译者必须充分思考翻译的措辞以确保口型的对应,其中声音的匹配和唇形的一致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台词翻译的失误会导致台词无法与原声的口型相匹配,不合格的台词翻译会导致配音与原声相比或长或短。与之相对,好的台词翻译能够帮助配音完美地与影片中人物的口型相对应”(李研颖,2006)。也就是说,台词的文案翻译在整个译制片的制作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文案翻译的优劣决定配音质量的高低。好的台词翻译能够确保译制的台词准确生动地传达原语的意义,也能让配音演员拿到一个好对译制文本,从而在配音过程中得心应手。

三、确保口型对应的翻译原则

译制片的翻译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外文影片台词的翻译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翻译活动。就其复杂性而言,台词的翻译不仅要考虑原语意义的准确转达,而且要考虑到配音的口型对应问题,甚至还要考虑如何让翻译出的对白更加生动有趣,从而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可见台词翻译有着很强的目的性。

德国学者汉斯·威密尔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翻译理论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Skopostheory)。威密尔认为,翻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翻译时,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威密尔还特别强调因为行为发生的环境置于文化背景之中,不同文化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因此翻译也并非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Nord,2001)。结合译制片的翻译特点,可以看出翻译的目的论对台词翻译有着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总的说来,译制片台词的翻译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确保原语意义的准确表达,二是确保配音和原声的口型尽量对应,三是让观众获得最大程度的接受。这三个方面的目的统一于译者的文案翻译中,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中必须同时考虑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从翻译技术的角度来看,口型对应是对译者最大的挑战。

四、确保口型对应的具体方法

出于口型对应上的考虑,译制片台词译者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使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在实践中,译者经常采用的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改写、增减等等。

所谓音译,是指以原语言读音为依据的翻译形式,一般根据原语言内容的发音在目标语言中寻找发音相近的内容进行替代翻译。音译通常用于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的翻译。音译由于能够较大程度上地贴近原语发音的唇形特点,因而是确保口型对应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在电影《敢死队》中,队员James Munroe对同伴Toll Road介绍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Omaya Kaboom”,译者没有根据该武器的性能将其翻译成“爆炸弹”或“裂爆弹”,而是将其音译成“哦妈呀,卡布”。这样既保证了配音和原画面口型的对应,又让观众对该武器的杀伤力有了一个直观的体验。

改写是另一种在译制片的台词翻译中最经常使用的翻译方法。作为一种广泛运用的翻译策略,改写(rewriting)是由著名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弗维尔最早提出的。在其著作《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中,勒弗维尔指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它更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改写者往往会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以使其与改写者所处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相符,从而达到让改写的作品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的目的(Lefevere,1992)。从广义上讲,电影台词也属于文学表达的一种,同样涉及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因而改写也适用于译制片的台词翻译。

应该说,改写是一种自由度比较大的翻译策略,可以视影片的内容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例如,在远景镜头和背面、侧面镜头中,观众看不到角色口型的细微变化,因而译者可以不考虑口型对应的问题,根据原语的意义较为自由地翻译台词。与之相反,在近景和特写镜头中对改写的限制就严格很多。译制片台词翻译中适当的改写可以让配音更好地在口型对应方面贴近原声。例如电影《勇敢的心》中下面的这句台词:

Governor∶Bring the food and Provisions inside,double the wall guards,seal the gate,now!

军官∶把粮食和储备收入城内,加紧防卫,关城门,快!

出于口型对应方面速度对应的考虑,上面这句台词中的“now”没有翻译成“立刻”或者“马上”,而是翻译成“快”。这样的翻译既能够保证配音的节奏和速度和原声保持一致,又避免了口型上明显的变化。再如电影《变形金刚3》中的这句台词:

Sam∶No,we are not family,you’re political refugee!

山姆:不,我们不是一家人,你们是外星难民!

在这句台词中,译者没有直接把“political refugee”译成“难民”而是译成“外星难民”,这样的改写既能够使配音和原声的速度保持一致,又照应了影片的内容背景。

除了音译和改写以外,译者对原语台词在翻译中的增减也是确保口型对应方面常用的方法。所谓“增减”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地添加或减少一些词语,从而使译文更加完整或者简练的翻译方法。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特征的差异,不同语言之间相互翻译的时候经常需要添加或者删除一些信息,这种添加或者删除在台词翻译中随处可见。例如,电影《敢死队》中李连杰扮演的阴阳对队长说:“Hey,I’m going too!”影片中的配音是“为朋友两类插刀!”添加了原文没有的文化内涵,在句子长度上比“我也去!”更加合适,而且更容易被国内观众接受。又如,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的一句台词 “We will always have Paris.”这句话如果从纯粹的文本翻译角度出发,照顾到这句话出现的上下文,应该译成“我们永远会记得在巴黎度过的美好时光”。但是这样一来,译文的长度就超过原文很多,所以影片中最后的配音是“我们永远都怀念巴黎”,删减了一些信息,保证了速度和口型的对应。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译制片的口型对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台词翻译、译制片导演和配音演员三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最终的理想效果。口型对应的内容包括唇形的对应、语速的对应和语气及感情色彩的对应等,其中唇形的对应和语速的对应都是影片台词的文案翻译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和威密尔的目的论可以为确保口型对应提供可供参照的指导性原则。在台词翻译的具体实践上,可以综合运用音译、改写、增减等多种翻译方法。总之,译制片台词翻译的文案工作,必须最大程度上考虑到口型对应的问题,这是最终的影片配音能否为观众所认可、喜爱的关键。在外国影片大量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背景之下,能否有高质量的电影台词翻译为高质量的译制片配音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 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Andre Lef 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New York:Routledge.1992.

[3]Li Yanying.A Study on Movie Subtitling Translation[D].Si Chuan:Si Chuan University.2006.

[4]柴梅萍.配音与字幕声画同步翻译的策略[J].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03,(5).

猜你喜欢
原声译制片原语
译制片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及艺术素质
译制片剧本编辑的特殊性
回声与原声
如何活用原声英语动画电影学好英语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译制片的录音师具备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原声片对擂译制片
“原语效应”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及局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