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013-08-15 00:44琳,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内容

唐 琳,徐 昕

(湖南农业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8)

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成为了高校德育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推广,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是,新媒体和传统德育方式如何有机地结合,德育内容怎样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具有吸引力,这是我们当下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之一。因此,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利用新媒体的特点,遵循现代大学生的道德特征,优化德育内容,整合德育力量是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前提和关键所在。

一、正确认识新媒体的特征,实现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1.正确认识新媒体的虚拟性,实现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结合

所谓虚拟性是指在网络中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具体表现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虚拟性[1]。从虚拟性的概念可以总结出: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中网民拥有虚拟的身份,网络言行的监督减弱,网民拥有巨大的自由表达空间;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虚拟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是现实道德和行为在网络中的延伸,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生活爱好等都会无形地映射到你的网络行为中来,不能将现实世界的道德行为和虚拟世界的道德行为割裂开来。有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网络是真实的,真实的不是人名,不是人,是人的思想,人的灵感和灵魂。我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中畅所欲言、表达诉求,以此来造成社会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实现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想法。这种方式就是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性的良好结合。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虚拟性的特点,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将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将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统一起来,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来实现德育的平等诉求,利用现实性来调整德育行为,实现德育虚拟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2.正确对待新媒体的个性化,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发展

在德育中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制订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德育内容,实现德育内容的潜移默化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新媒体可以让受教育者通过新媒体在线发表自己的见解、文字和影像来实现自我个性的展示,人生价值的选择和思想观念的表达,个体的特点和声音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呼应,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完全吻合当代大学生自我化的个性特征。但在德育过程中还应该引导大学生将个体个性化的需求与集体的需求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可以创设多维的情感体验环境,将学生个体的情感取向、内在需求、兴趣趋势与集体的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形象的表达、多维的空间,将集体共性中深刻、抽象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转化为生活化的思维方式,让集体的共同愿景以朴实的语言、通俗的思维走进个体生活、融入个体思维。

二、掌握新媒体时代大学的道德特征,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大学生,新媒体迅速地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也悄然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人生信仰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使得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特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1.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新媒体作为社会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能使各种信息更完善、更快捷、更广泛地在大学生中传递,手机等移动便携媒介的使用,更使得交流的主体数量和范围不受国界、种族和性别的影响。与此同时,社会公共思想文化在内容、形式、结构、表达等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种异质文化、思想观念和社会利益冲击着现有的社会文化基础。这些现状,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认同中一方面表现出多元化、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3];另一方面也出现无所适从的困惑感和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

2.自我意识成为大学生的主流道德意识

新媒体带给当代大学生更民主、更自由、更多元的网络生活环境,使得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自我意识性明显加强,他们相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附庸于任何的集体或社会。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效率、竞争、平等、创新等原则,促使大学生开始习惯用“独立”的“我”来思考问题,自我的需求和发展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和价值选择,而我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些历史误导、现实误区和教育误点,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理想平庸和信念动摇[2],在这种社会现状中,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3.功利主义价值观弱化了大学生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培养人格健全、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二是培养符合社会规范和需求的人,这两种价值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然而社会经济的理性主义、知识本位主义、技术至上主义严重影响着教育的价值观和大学生的道德观。鲁洁教授直言:“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本真的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纵下的功利主义。”[3]为了适应日益加大的竞争与生存压力,学习、择业、生活成为大学生关注的重点,人的技术性思维被逐渐强化,人文性思维慢慢弱化,个体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个性完善、道德追求被忽视,嘲笑信仰、耻言崇高、排斥传统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追求,导致在道德追求中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并被广泛接受。

三、优化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队伍,形成强大的德育力量

德育队伍是实施德育的主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保证。新媒体时代,大学德育队伍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首先,现有大学的德育队伍存在着信息素养不高的问题。新媒体在高校已经广泛应用,校园网络也得到了普及,但是,现有的很多德育教师不具备利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甚至有些教师在思想上排斥新事物,在教学实践中,德育工作者还是以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等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途径,对于各种新媒体的应用也只停留在信息发布和基本的交流阶段,缺乏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能力。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新媒体群中的舆论引导作用较差。现在很多高校的舆论引导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自发状态,未能走向自觉和常态化的良性发展机制,大多都是网络舆论事件发生以后学校才进行干预、引导,无法做到防微杜渐。总的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综合素质较高的德育教师整体来说比较少。有学者指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引导教育者树立网络信息资源意识是3G时代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策[4]。因此,优化和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教师的素质,拓展德育队伍的组成,才能有效地使用新媒体,高效的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1.加强对现有德育队伍培训,培养一批既掌握新媒体信息技术又具有扎实思想政治素养的专业教师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德育队伍应该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较高的道德素质、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网络应用能力。高校应该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把德育教师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其特点进行分层次的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培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丰富德育队伍的组成人员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以专职德育教师为主,其他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不作为德育的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德育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扩大德育队伍的组成人员,是实现德育互动性的重要保障。首先,以专业德育教师为主,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理论和新媒体技术兼具的高校德育骨干力量;其次,构建一支以学生辅导员为主的高校德育专职队伍;最后,建立一支以网络版主等新使用者在内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德育队伍,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和学生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培养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和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有关事态的进程,混杂着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5]。因此,在高校的德育队伍中培养舆论引导队伍,是适应新媒体开放、自主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合适的道德引导,形成新媒体“意见领袖”和保持新媒体活力的重要力量。舆论引导队伍应该具有宽博的知识体系,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的见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幽默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互动中能影响或感召大学生和其他群体,他们可以是高校的BBS版主、评论员、网络管理员、学生干部,或者是教师。

四、创新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的内容,增强德育内容的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性特色很强的教育,网络特有的信息集成性、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为德育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特色的环境[6]。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内容具有“超前性”与“滞后性”统一,“自主性”与“自律性”结合,以及道德关系的草根性等特点。传统德育的内容枯燥、抽象、生硬,忽略德育过程中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些因素导致了传统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利用新媒体,结合新媒体的道德特点,创新德育内容,才能解决传统德育内容中的问题,实现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帮助大学生夯实信仰大厦。

1.利用新媒体实现显性德育内容和隐形德育内容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德育内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教育为主的金字塔形德育内容体系,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由德育教师向大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多年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偏低,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德育内容和课程有一定的排斥和逆反心理。而西方国家不仅开设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性质的公民教育课程,还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中[7],以隐形教育的方式传递德育的内容。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他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设计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8]。因此,要借助新媒体环境,从纵向和横向上完善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内容,将显性德育内容和隐形德育内容有机整合起来。首先,利用新媒体在信息获取上的高效和便捷性的特点,从纵向上实现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在大学的德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中,将历史、传统和相关的道德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现状、经济问题以及当代社会主义道德有机地衔接起来,让大学生反思在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生活中将怎样面对道德、伦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德育内容在纵向上的自然衔接,让古今德育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次,在横向上实现中西德育内容在显性德育内容和隐形德育内容的融合,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德育空间,实现了中西方德育内容的交融和撞击,德育工作者应该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与我国的国情、地情和校情进行对比和结合,实现横向的良好衔接。

2.利用新媒体创设互动型校园文化活动,使其成为德育实践内容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但是,这些活动常常让学生产生“被参加”和强烈的隔阂感。德育工作者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充分考虑科技化、人本化、情节性和亲和力,创设出具有较强感召力和亲和力的校园主流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要充分注重校园文化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视觉环境的设计,并将其转化为大学校园中喜闻乐见、便于感知的“故事”。在情境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只作为推动者和策划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道德感受和体会,积极地与他人分享。因此,新媒体通过为大学提供多维的认知环境、浓郁的素质环境、丰富的情感环境,以自主和互动性校园文化活动为道德实践内容,通过德育实践,强化德育内容,实现德育内容的内化[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引起了人们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也推动着德育观念、德育方式和德育内容的发展,但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还需要在现实的道德工作中不断探索,任重而道远。

[1]李红梅.网络虚拟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抗[J].兰州学刊,2009,(11):62-64.

[2]罗 石.转型期理想、信念、信仰弱化现象分析[J].理论探索,2004,(1):16-28.

[3]鲁 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肖光荣,喻 娇.3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41-44.

[5]陈力丹.关于舆论的基本理念[J].新闻大学,2012,(5):6-11.

[6]王翠绒,江卫锋.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2-26.

[7]张毅翔.当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8):61-64.

[8]王光明,靳 莹,李 维.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迷茫与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3,(3):22-25.

[9]颜翔林.论庄子的审美精神[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5-9.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内容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主要内容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