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分析

2013-08-15 00:55郑洪元
交通运输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压路机摊铺碾压

郑洪元

(邯郸市光太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邯 郸 0 56001)

0 引言

从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具体施工实践情况来看,目前采用较广泛的是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即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材料,其中以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部分公路应用的柔性基层较为普遍。

1 路面基层选取

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类混合料,水泥稳定类材料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规定,其强度标准应当通过试验测定,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还应确定掺加料的比例。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类混合料时要求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上。水泥和石灰的比例宜取60∶40、 50∶50和40∶60。 同时还要求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各项试验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

对路面基层原材料的试验,在水泥稳定土层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进行试验,包括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相对密度、击实试验、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砂等,宜改善其级配;同时应检验水泥的标号和终凝时间。

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类混合料,首先分别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然后确定出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3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他2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根据规定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同时还应根据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不少于相关规定要求。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合强度标准参考值,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此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应符合要求;针对工地情况,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3%~1.0%,如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O.3%~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

2 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结合工程实践,对水泥稳定层采取施工工艺如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混合料拌合→混合料运输→布置基准线钢丝→摊铺→辗压→质量检验→养生→自检验收。

2.1 材料要求

水泥标号采用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快硬、变质、早强水泥不得使用,水泥掺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集料按设计级配进行采集,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试验室对样料进行试配,制作试样,指导施工。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时应在实验室对所取碎石、砂、水泥检验合格后,进行试配,制作试样,根据试件养护7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底基层大于2.5MPa,基层大于3MPa,根据这一强度要求确定水泥用量。根据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采用强制式稳定粒料拌合机集中拌合,拌合时以重量计量,严格按配合比控制材料用量。在正式拌合前要根据原材料的含水量调试搅拌机,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拌制中如发现混合料的颗粒组成有明显变化,应重新调校计量设备。

2.2 稳定层摊铺

水泥稳定层摊铺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先放样测量,在路基上布控制桩,形成方格网,用水准仪测量标高,做好松铺标记,根据方格网的面积以及松铺高度控制每个方格材料的用量,采取挖机散料粗平,以及辅以人工精平。

2.3 碾压

宜先用轻型压路机辗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进行压实。辗压时由曲线段内侧向外侧碾压,直线段由低处向高处按照设计的横坡度进行辗压,配合人员要跟机作业,碾压时要重叠1/2轮宽。 压路机行走速度头两遍为1.5~1.7km/h, 以后宜采用2.0~2.5km/h。 后轮压完全部轮宽时即为1遍,一般需碾压6~8遍。达到规定遍数后,由试验人员检测压实度,不合格时,继续碾压直到合格,压实度合格后,再静压1遍。全部碾压操作在稳定料运送到工地2~3h内完成。碾压过程中要求压路机形成梯队、轮迹重叠不漏压。边角处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械压实。在各施工段端头4~5m范围内,压路机沿路面横坡由低向高适当横向碾压,以防止纵向碾压端头时混合料向端头方向滑移,形成裂缝或松散现象。碾压过程中,如果出现松散、离析等现象,应人工及时将有缺陷部位挖除换填新的混合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施工段结合部位,碾压时应压过分界线4m左右,保证结合部的密实度。

2.4 接缝处理

本工程水泥稳定层均按全幅进行摊铺,为减少接缝,每次摊铺长度都要尽可能的长;各工序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合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铺筑碾压后,测量人员立即复测标高及平整度,及时调整、修正,保证道路面层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2.5 养护

每一施工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水泥稳定基层采用洒水养护,根据天气及气温状况调整洒水频率及水量,以保持稳定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底基层养护7d之后才能铺筑基层,基层养护时间不少于7d,铺筑后7d内不准行驶汽车,保持稳定层面层清洁。

2.6 水泥稳定层施工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水泥剂量,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泥剂量;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严格控制加水量和集料黏土含量,减少温缩和干缩裂缝。水泥稳定层施工必须采取流水作业法,使各个工序紧密衔接,要尽量缩短从拌合到完成辗压之间的延迟时间;水泥稳定层施工时,要综合考虑水泥终凝时间对运输车辆、运距、摊铺辗压时间的要求,必要时添加缓凝剂,确保稳定层质量。

2.7 新旧道路基层接头处理

根据设计图纸,本项目新旧路面结合部采用将旧路基层分层挖成台阶后,新铺基层与旧路面基层呈台阶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在水泥稳定底基层摊铺之前将原路面基层用风镐刨挖成阶梯状,禁止使用大功率啄木鸟,以防震破原路面靠近开凿断面处的基层。在摊铺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时,先将阶梯状顶面适量洒水湿润后喷洒少量水泥浆以利于新旧基层连接。摊铺之后接头部位应比其他部位多压2~3遍,辗压时可采用压路机横向辗压的方法进行压实,局部辗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2.8 水泥稳定层裂缝处理

对于基层裂缝,若是纵缝,应调查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路床、下一层、混合料配比、施工工艺等发生了变化,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对于上基层出现的裂缝,在喷洒透层沥青与封层沥青前,首先要把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查清裂缝的位置、长度和缝宽等情况,按规定详细记录备查,并现场作上标记。同时按下列要求处理:对裂缝宽度较大,且顺路线方向连续间距小于5m的基层应挖出返工。对顺路线方向连续间距大于5m的裂缝,把裂缝清理干净,灌满沥青,处理好之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做面层。

3 结语

针对路面基层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以及当前公路施工情况,提出路面基层材料选取技巧,同时详细地阐述了路面基层施工控制要点,从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来加以论述,有效地保证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1]孙海荣.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和质量控制的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11,(20):21-22.

[2]赵东升.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6):501-503.

[3]张永放.从施工技术看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 2007, (29): 67-69.

猜你喜欢
压路机摊铺碾压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身体压路机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碾转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悍马单钢轮压路机318和320——适用于土方工程的高性能20吨位级通用型压路机
我国压路机、摊铺机市场近况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