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种族和性别的自由之子和和平之子——《孙行者》中惠特曼·阿新人物形象新解

2013-08-15 00:49郑海霞
山花 2013年14期
关键词:亭亭惠特曼华裔

郑海霞

汤亭亭是美国当代优秀华裔作家。她的出色不只在于获得了无数重量级奖项,还在于她的创作打破了美国主流文学界对于少数族裔女作家的刻板定位,为华裔乃至亚裔美国作家、尤其是亚裔女作家的艺术创作进入美国经典文学殿堂打开了通道。她的前两部作品《女勇士》、《中国佬》在艺术创作手法上确实是开历史之先河,颠覆了以前族裔作家的叙事手法和故事表述形式,突破了小说和非小说的界限,使各文类混杂在一起。她的第三部作品《孙行者》更是令人惊叹。非线性叙事结构、戏仿、拼贴、语言游戏、隐喻式的典故构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文本。很多读者和文学评论者从后现代的角度出发来阐释这部作品,但认真研读这部作品可以发掘其丰厚的意蕴,获得新颖的体悟,对小说主人公有一种全新的理解。他不仅颠覆与重塑了华裔形象,更体现了一种超越社会偏见和歧视去拥抱自由和和平的民主“地球人”新形象,为华裔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和启发。

自由之子

由于中美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冲突和相互渗透、浸染,中西文化成了汤亭亭创作的不竭源泉。在《孙行者》中,汤亭亭巧妙地借用和戏仿中西文本,使其作品与其他文本共同组成一个复杂的互文网络。通过这些不同文本间的相互生发使《孙行者》具有丰富的层次和涵义以表达汤亭亭对华裔生存体验的独特体悟和关怀及对中美文化和在美华裔文化属性的独特感悟和理解。对华裔独特处境的理解可通过她融合中西文化材料所塑造的奇特人物形象——惠特曼·阿新体现出来。因为这一形象集聚了中华文化之经典《西游记》中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孙悟空和美国最杰出的民主诗人——瓦尔特·惠特曼的精神实质并结合了美国60年代时代风潮的内在精神。因此,把握了这一独特人物形象的内涵也就意味着找到了通往这一巨大的、错综的互文迷宫的路径。

瓦尔特·惠特曼是在世界文坛上享有高度声誉的民主诗人,对民主、自由的渴望与不懈的追求贯穿在他一生的艺术创作活动中。而“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和对自由的向往也是惠特曼·阿新所要极力宣扬的。惠特曼说“我准备组建剧团。我把它命名为美国梨园戏社。……在树林中,普通人扮演国王和王后时装成滑稽模样。作为剧作家、制作人和导演,我将闭上眼挑选角色。就是说,演员可以是任何种族的。泰伦家族或洛曼家庭的成员可以是不同的肤色。我将包括被摒弃的一切,包括所有没地位的人。我的民权运动主张是,我们在就业、上学、乘车、住房、午餐方面平等,对了,我们也要在剧院和晚会上平等”。[1]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小说主人公是瓦尔特·惠特曼的衣钵传人。除此之外,惠特曼·阿新还继承了瓦尔特·惠特曼的自由反传统的精神。他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拒绝传统的职业生活方式,摒弃了传统意义上赖以谋生的工作,去体验一种成为美国60年代社会风潮的生活方式——嬉皮士生活,去追求他认为有价值的事业。他希望成为一名诗人和剧作家,但他的创作方式迥异于传统的方式,他要像瓦尔特·惠特曼开历史之先河去开创一种独特的传统。他以即兴方式创作的戏剧有许多等待演员发挥才能的空缺处。这样的处理也是典型的后现代“零度写作”,就是打破传统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让读者重组思维,参与到文本创作中,给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文学价值观。通过分析惠特曼·阿新的诗歌和戏剧创作理念及研究对比本作品对于瓦尔特·惠特曼诗歌中意象的借用、戏仿与引申,可以发现“汤亭亭的文学创作理念深受惠特曼的影响,其作品中延续了惠特曼的思想中个性独立的个体”[2]。

惠特曼·阿新除了积聚了瓦尔特·惠特曼的精神实质,还继承了美猴王孙悟空的精神衣钵。就像他自己所声称的那样“我确实是美猴王在当代美国的化身”[1]。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中,美猴王孙悟空是降妖除魔、崇尚自由、蔑视权威、大闹天宫敢于与“玉帝老儿”一争高下的叛逆者的化身。美猴王的这种渴望自由、勇于斗争的精神在阿新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演绎。阿新是出生在美国的第五代华裔,是美国60年代反主流文化潮流中青年一代中的一员。他崇尚自由,不希望受到任何约束,包括对自由身份的追寻、自由职业的寻找及诗歌与戏剧的自由创作等。所以,在《孙行者》中译本的封面上写到此书是“反映叛逆型美国嬉皮士追求自由的力作”。的确,阿新表现出了对美国社会和华裔社区的价值观、道德观及等级观的强烈反感和叛逆。他穿着标新立异的嬉皮士服装,对传统职业的玩世不恭。在他的眼里,这些职业只是在消耗时间、吞噬生命,因为他认为他生活在一个在如今“一个青年人——一钱不值。因为老头儿们赚完了金钱”的悲凄阴郁的社会里[1]。失业对他来说是一种难得的自由,是追求自由职业的最佳选择,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压抑且失业的惠特曼·阿新感到一种难言的自由”[1]。除此之外,美猴王的恶作剧、善于变形、寻开心、杂耍等与阿新的行为方式和艺术创作有着匠心独具的安排。

阿新从事了几项工作,但都相继失败。在玩具店的老板辞了他之后,他决定从事即兴剧本创作,通过想象来实现自己自由之子的身份。在《当诗人》中,汤亭亭曾写道“厄尔喜欢演员的生活,因为演员永远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要说什么,因为台词是固定的”。[3]但作为剧作家的阿新在创作的时候,他只是写故事的梗概和轮廓,剩下的部分需要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去自由地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演,使得表演无拘无束、永远充满新奇性和不确定性。也因此,整个演出悬念迭起、诡异莫测。通过剧本的创作、剧团的建设、演员自由组合和发挥,惠特曼·阿新成为了为大家带路的“行者”/“引路人”,引领着大家去渴望自由并追寻自由。除了通过想象来实现自己自由之子的身份外,阿新也在不断运用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来为自己化解劫难,以实现对自由身份的追逐,如书中写道“变——凭着他的七十二变本领,猴子现在变成了上班挣钱的流动工人”[1]。每当遇到烦恼或困境时,阿新就开始施展魔法,随着一声咒语“变”,他就换了一种新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阿新不满意把自己的身份囿于一种理解和模式。他反感美国人把他视为“典型的中国佬”,又反感美国评论界用“东西合璧”、“异国情调”、“中美戏剧”来评论他们的演出,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太生气了。你们为何不生气?我来帮你们生气。仔细找找可气之事。这些喜欢中国文化的人把我们挖掘得太深,他们对我们信口雌黄。我们不要这种喜欢”。[1]就像美猴王历尽磨难,最终到西天取得真经一样,阿新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自由追寻也是历尽波折、拨开重重迷雾和障碍,最终意识到只有善于运用自己的多重文化身份,才能求得自我的统一和发展。正如汤亭亭所说“阿新像其他处于反叛期的成长青年一样。在社会上的漫游将使他成熟起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未来的方向”。[4]

和平之子

如果把汤亭亭目前深受读者喜爱和评论家关注的四部作品作为一个系列进行整体上的观照,我们就会发现在汤亭亭反对性别、种族歧视,打破性别和族裔沉默构建和谐族群——这些凸显、响亮的主题外,还隐匿着她另一深厚的创作思想——和平主义。在《女勇士》中,评论者和读者主要关注的是为争取权利复仇的文字,以至于只看到了她高扬的女权主义战旗,把汤亭亭视为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的斗士和急先锋而忽略了她的和平思想。如在《女勇士》中,当华裔小女孩从把自己幻化为女英雄“花木兰”的梦中醒来时,她坦言“我不喜欢军队”。[5]《中国佬》凸显的是汤亭亭通过建构性的想象来钩沉、构筑被美国主流文化所消抹的华裔男性英雄史,展示了华裔男性对美国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表达了捍卫种族平等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但是,在这一显性的主题外,汤亭亭也强烈谴责美国是“依靠战争经济运作的国家”,并指出战争发动者的私利性和目的性,讽刺和调侃战争的目的和意义。因此,在文本中反对战争的叙述和议论随处可见,“没什么都不能没有战争,不打仗人们干什么去呢?和平还未进入人类的思考范围”。[6]尽管《孙行者》给大家显性的印象是作为华裔新形象——惠特曼·阿新不再只关注打破沉默以构建个体的“自我”,而是开始着重思索自己的族裔文化属性及建构自己可以归属的华裔群体“我们”,但汤亭亭的自由、和平思想开始在该小说中凸显出来,并通过惠特曼·阿新的行为方式和创作方式充分展现出来。汤亭亭被视为是和平主义者,阿新则被视为是“和平之子”。在她的第四部作品《第五和平书中》,汤亭亭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反战的目的和世界和平的意义。因此,“和”主题或隐或现地贯穿于汤亭亭的作品之中。

在《孙行者》中,阿新不仅是一个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灵,他还是一个反对战争、逃避兵役、寻求和平的和平之子。当他在玩具店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违背了作为一名售货员的职责和准则,不惜冒着被炒鱿鱼的风险,直言不讳地对他的顾客说“为你孙子着想,你,你不该为他买这东西,这实际上是一支枪”[1]。接着他就耐心地给顾客讲述买这投篮枪的危害,然后直抒自己的立场“对,我反对战争玩具。我是反战派。如果你要让孙子长大后做应征军人,那么,我比你对你的孙子更关心”[1]。他失业之后,沿路漫游,在出租车的后座上,命运把一个姑娘放到了他的身边,他要说的下一句话是“你是否要唆使船员们开小差,以免他们向塞斯堡和克博和苏比克和珍珠港以及向东京湾进发,以免他们去建立军事战略基地,以免他们使其他国家也帝国主义化?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让他妈的战争滚开,路易斯”。在进行工作面试时,他是这样给面试官桑切斯讲述的“我清楚我适合干的事。…… 我想挽救世界免遭爆炸。…… 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我自愿把按钮装进我的胸腔”[1]。后来阿新找到了可以进行戏剧演出的场所便开始从事他认为是正确的谋生之路的工作。在他上演中国的《水浒》时,他用虚假的战争——混杂文化的娱乐形式来替代“某种真正的战争”。在本书的最高潮部分也就是《西方梨园》章节,阿新创作、组织、指挥并参与了一场声势浩大、能唤起观众的大剧目的演出,也是一场内容和形式上都交织着中西文本、各方人士都可以粉墨登场的演出。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尽力展现,我们可以看到汤亭亭对《三国演义》的处理独具匠心。战争的结果是几乎所有英雄人物都以失败而告终,并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相继命归黄泉。通过这场演出大家终于认识到战争的最后结果是:参与战争的人们都是失败者,和平对于全世界的人们才是最重要的。在该作品的最后一章《独角戏》结尾处的大段独白昭示了阿新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他已下定了决心:他绝不去越南,也不参加任何战争。他在舞台上尽力展现的英雄的三国之战使他明白:三位兄弟和曹操都是战争大师,他们制定出的战争战略和理由非常英明,以至于他们的政策和策略至今尚在运用,甚至那些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不例外。他们失败了。刀枪的叮当扛枪生曾愚弄了我们,但现在我们明白——他们失败了。仔细研读了历史上最浩大的战争史诗,惠特曼变了—变!—变成了一位和平主义者。”[6]

汤亭亭所塑造的这一华裔新形象——阿新是一位追求自由与和平的精灵。这一虚构出来的人物凝聚着汤亭亭的自由思想、承载着她对自由与和平的希冀和理想追求。身为作家的汤曾参加过反对越战的示威游行和在白宫门前组织的反对美伊战争的示威游行,她希望能够通过非暴力的方式来阻止战争暴力的发生,因为这是每一个拥有和平愿望的公民应该参与其中的事情。因此,她的写作历程可认为是对自由之路和对理想社会的一种探索。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全球化语境下美国华裔文学的流散写作研究》(2012-QN-283)阶段性成果。

[1]汤亭亭.孙行者[M].赵伏柱,赵文书译,张子清校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2]黄芙蓉.唱出华裔美国人的自我之歌——《孙行者》中的西方文化传统的引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Maxine Hong Kingston.To Be the Poet[M].Cambridge: Harvard UP, 2002.

[4]Skenazy, Paul, and Tera Martin, eds.Conversations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M].Jackson: Mississippi UP, 1998.

[5]汤亭亭.女勇士[M].李剑波,陆承毅译,张子清校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6]汤亭亭.中国佬[M].肖锁章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亭亭惠特曼华裔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个人、历史与政治意识:里奇对惠特曼诗学观的继承与拓展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pace Fractional Order Schnakenberg Model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Asymptotic Dynamics of Non-Autonomous Modified Swift-Hohenberg Equations with Multiplicative Noise on Unbounded Domains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船长与大海——惠特曼和蔡其矫的领袖哀悼诗解读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