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作战适用性试验和评价理论研究

2013-08-16 06:12陈桂明
科技视界 2013年5期
关键词:适用性装备定义

董 健 陈桂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25)

当前世界各军事强国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发展, 并呈现出综合化、系统化、集成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单纯的战术技术性能高低并不能全面反映武器装备作战能力的强弱,这就需要从完成使命任务角度出发,在贴近真实的作战环境下来检验武器装备能否真正形成有效的作战能力和满足未来战场需求。美军在这一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作战试验与评价理论、实践和方法体系,为确保美军保持世界领先的军事装备优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军的作战试验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对作战效能的研究评估工作在国内很多文献都已经开展进行,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然而由于作战试验理论的不完善、不成熟,导致与作战效能同等重要的作战适用性研究比较缺乏,因此加强武器装备作战适用性的研究对完善作战试验理论,提升装备的全面作战能力显得极为迫切。

1 装备作战适用性试验的定义

在为装备作战适用性试验定义之前,我们首先从作战适用性试验相关概念着手,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搞清楚,以便从整体上把装备作战适用性试验的概念阐述清楚。 相关概念关系如图1:

图1 试验概念相互关系示意图

1.1 装备试验与评价的概念

国内外对装备试验有很多定义方式,其中美军国防采办大学出版的国防采办缩略语和术语汇编对“试验”定义是:任何旨在获得、验证或提供用于鉴定以下内容的数据的计划或程序:(1)实现研制目标的进展情况;(2)系统、子系统、部件和设备项的性能、作战能力和作战适用性;(3)系统、子系统、部件和设备项目的易损性和杀伤力[1]。 杨榜林、岳全发[2]在《军事装备试验学》一书中定义为:为获取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信息)而采取的任何步骤或进行的任何活动,其目的是验证和评价实现武器装备研制目标的进展情况,对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作战使用性能进行评定。余高达、赵潞生[3]在《军事装备学》对装备试验定义是:“军事装备设计、试制、生产、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

评价是一个与试验彼此关联的概念, 美国国防采办大学出版的《试验与评价管理指南》对评价定义是:对数据进行逻辑组合、分析并与预期的性能进行比较,以帮助做出系统性决策的过程[4]。 常显奇、程永生[5]在《常规武器装备试验学》没有对评价下定义,但是对相同概念的 “鉴定” 做了如此定义:“鉴定是通过实验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由于试验与评价之间紧密联系的关系,我们经常把试验和评价结合使用,广义上讲“试验”可以直接理解为“试验与评价”。

1.2 装备作战试验的概念

美军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 其作战试验理论体系已较为完备成熟,美国国防采办大学出版的《试验与评价管理指南》认为作战试验与评价应在接近作战环境的逼真试验环境中引入典型的用户操作人员、乘员或单位,为决策者提供以下评估:(1)对新系统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表示为新系统的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2) 对新系统的需要程度,要考虑已得到的设备以及与新系统相关的作战效益或负担;(3)为纠正性能缺陷而进一步研制新系统的要求;(4)系统部署条令、组织、操作技术、战术和训练的充分性;系统维修保障的充分性;在对抗环境中系统性能的充分性[4]。

我军在作战试验方面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借鉴美军先进的作战试验理念并结合我军实际, 我们应从以下几点理解作战试验的概念:(1)作战试验是一项贯穿装备全寿命周期的系统性工作;(2)作战试验需要有一套独立权威的试验鉴定组织来实施;(3)试验的内容以作战效能试验和作战适用性试验为主;(4)试验背景强调贴近实战;(5)试验的目的是为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服务;(6)最终归宿是实现装备战斗力的快速生成。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对装备作战试验进行如下定义:装备作战试验是指为快速实现装备战斗力生成, 而由独立作战试验机构组织领导, 并在贴近实战环境下开展的以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为主要试验内容的一项系统工程活动。 该定义概括了作战试验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机构,并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强调将作战试验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过程,从装备论证就开始运行直到装备退役报废。

1.3 装备作战适用性的定义

美国国防采办大学出版的《试验与评价管理指南》对作战适用性定义是:“在考虑可用性、兼容性、运输性、互用性、可靠性、战时使用率、维修性、安全性、人因、可居住性、人力、后勤保障性、自然环境效应与影响、文件以及训练要求的情况下,系统令人满意地投入外场使用并维持的程度”[4]。国内一些相关文献学者也对作战适用性作了概念的定义,例如:王亚[6]在《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作战适用性分析与评估方法》中定义作战适用性是指在综合考虑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保障性等因素,武器装备在作战环境下的使用良好的程度。 温成、易晓山[7]在《指挥控制系统作战适用性模型建立》中定义作战适用性为可用性、可信性、能力、人为差错和环境适应性的函数。

从以上定义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作战适用性普遍被当作是一种满足作战使用程度的度量,只是考虑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别。另外,我们要把美军的后勤保障与我军的后勤保障区别开来,我军的后勤保障并不包括对装备的保障,而美空军作战适用性试验手册对后勤保障性定义是指计划的后勤保障(包括测试、测量和诊断设备,备件与修理件,技术资料,保障设施,运输要求,训练,人力以及软件保障)能够满足系统可用性和使用要求的程度[8]。 由美军的后勤保障性定义看出其主要是针对保障资源而言的,那么我们用资源保障性来替换美军定义中的后勤保障性比较准确一些。 最后综合分析给出以下定义:作战适用性是指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达到的使用户满意的程度。 它与可靠性、维修性、可用性、安全性、兼容性、互用性、人因、战时使用率、人力保障性、资源保障性、自然环境效应与影响、文件以及训练等因素有关。

2 装备作战适用性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定义

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合并归类,可以把作战适用性分解为作战环境适用性、作战装备适用性以及作战保障适用性三个内容。

2.1 作战环境适用性。

作战环境适用性定义是:武器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适应所处战场环境要求的能力。其影响因素有:自然环境适用性、电磁环境适用性、火力对抗环境适用性等。

2.1.1 战场自然环境适用性

战场自然环境适用性是指武器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适应所处自然环境的能力。 战场自然环境种类繁多,对不同的武器装备的作战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全面系统的分析典型自然环境对装备作战使用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2.1.2 战场电磁环境适用性

电磁环境适用性是指武器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适应所处电磁环境要求的能力。战场电磁环境是指在一定的战场空间内对作战有影响的电磁活动和现象的总和。 当前信息化条件下,随着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日益广泛应用,战场电磁环境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多变的重要特性,对武器装备的作战使用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系统深入的研究电磁环境适用性问题对提高武器装备作战适用性是十分必要的。

2.1.3 火力对抗环境适用性

火力对抗环境适用性是指武器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适应所处火力对抗环境的能力。 火力对抗是战场对抗的主要形式,是构成战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联合作战环境下, 火力打击的强度、密度、精度都大幅度提升,对己方的武器装备形成了极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必须考虑武器装备在强大火力环境下的作战适用性问题。

2.2 作战装备适用性。

作战装备适用性定义是: 武器装备设计本身满足作战使用的程度。 其影响因素有:可靠性、维修性、兼容性、互用性、安全性、运输性等。

2.2.1 可靠性

GJB451A 对可靠性定义是: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9]。在作战适用性试验中我们更关注的是任务可靠性,即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是装备的固有属性,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定量要求。

2.2.2 维修性

GJB451A 对维修性定义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9]。 维修性也是装备的固有属性, 与可靠性一起成为作战装备适用性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2.2.3 兼容性和互用性

GJB451A 对兼容性的定义是:处在或工作在同一系统或环境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品、材料相容或不相互干扰的能力[9]。现代信息化战争对作战适用性影响最大的是电磁兼容性, 除此还应考虑物理兼容性、电气兼容性、人机界面兼容性等。

GJB451A 对互用性定义是:各种系统、军事单位或武装部队向其他系统、军事单位或武装部队提供数据、信息、装备和服务或接受来自其他系统、军事单位或武装部队的数据、信息、装备和服务,并利用这种交换的数据、信息、装备和服务使其有效地协同工作的能力[9]。美空军作战适用性试验手册(AFOTECPAM_99-104)将兼容性-互用性一起使用, 认为作战试验人员应在与作战有关层次上看待兼容性-互用性而不仅仅当作是一种技术特征[8]。

2.2.4 安全性和运输性

GJB451A 对运输性定义是装备自行或借助牵引、运载工具,利用铁路、公路、水路、海上、空中和空间等任何方式有效转移的能力”。 这里的装备不应该只认为是主战装备,还应包括有关的保障设备、人员、备件等[9]。

GJB451A 对安全性定义是:产品所具有的不导致人员伤亡、系统毁坏、重大财产损失或不危及人员健康和环境的能力[9]。

2.2.5 人因

美空军作战适用性试验手册(AFOTECPAM_99-104)对此定义为:人因是一门科学,它将与人类行为、能力、极限等特征有关的信息应用于系统设计,以便实现人员的有效利用[8]。

2.3 作战保障适用性

作战保障适用性定义是: 各种保障资源满足作战使用需求的程度。 其影响因素有:供应保障、保障设备、保障设施、技术资料、训练保障等。

2.3.1 供应保障和保障设备

GJB451A 对供应保障定义是:规划、确定、采购、储存、分发并处置备件、消耗品的过程[9]。

GJB451A 对保障设备定义是: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的设备,包括测试设备、维修设备、试验设备、计量与校准设备、搬运设备拆装设备、工具等[9]。 保障设备大致可分成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两大类。

2.3.2 保障设施

GJB451A 对保障设施定义是: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9]。保障设施还可以按照用途分为:维修设施、供应设施、训练设施和专用设施。

2.3.3 技术资料

GJB3872 对技术资料定义是:使用与维修所需的说明书、手册、规程、细则、清单、工程图样等的统称,是综合保障的要素之一[10]。 技术资料的可用性、完整性、正确性和可理解性都应当加以评估。

2.3.4 训练和训练保障

GJB3872 对训练和训练保障的定义是:训练装备使用和维修人员的活动与所需的程序、方法、技术、教材和器材等。 是综合保障要素之一[10]。

综合以上对装备作战适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解释,我们初步得到作战适用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图2 所示:

图2 武器装备作战适用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3 结束语

我国在作战试验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尤其在装备作战适用性试验与评价方面更显薄弱,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对作战试验进行了科学定义,并着重对装备作战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明确定义,并在对作战适用性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装备作战适用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今后进一步开展作战适用性试验与评价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The Glossary of Defense Acquisition Acronyms and Terms [M].Defense Acquisiti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2]杨榜林,岳全发.军事装备试验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9.

[3]余高达,赵潞生.军事装备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11.

[4]CLAXTON J D,CAVOLI C,JOHNSON C.Test and evaluation management guide[M].5thed.Virginia:Defense Acquisition University Press,2005.

[5]常显奇,程永生.常规武器装备试验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6.

[6]王亚.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作战适用性分析与评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35(8):76.

[7]温成,易晓山.指挥控制系统作战适用性模型建立[J].兵工自动化,2008,27(12):61.

[8]AFOTECPAM 99-104.Operational Suitability Test And Evaluation Guide[S].HQ AFOTEC/TS.200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451A-2005[S].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2005.

[10]DoDD 5000.2. Operation of the Defense Acquisition System[S].New York:U.S.Department of Defense,200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3872[S].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1999.

猜你喜欢
适用性装备定义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强调简洁和适用性 MICHI by Rotel X5/X3合并功放
防晒装备折起来
小议阶级分析理论的适用性
新一代车上转换装置在厂矿企业铁路运输中的适用性研究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