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实证研究

2013-08-16 14:32邵宗音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商务英语

王 录,毛 婷,邵宗音

(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209;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上海201209)

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实证研究

王 录1,毛 婷2,邵宗音1

(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209;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上海201209)

实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力本位和职业发展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共识,而专业实训则是达到该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基于对我国大陆400多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的关于实训教学的开设情况,如实训基本条件、实训师资、实训教学资料和实训内容等的问卷调研,结合对部分教师的访谈,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做了处理。调研结果表明,上述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别,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为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提供借鉴。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训条件;实训内容;能力本位;职业发展导向

0 引言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 i c Purpose,ESP)的最重要分支之一,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 BE)的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如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关系、展示、沟通、会议、社交、通信和撰写报道等众多领域。它以适应商务、经贸等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旨在为促进人们的文化交流和各国间的商务往来服务。它不仅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包含跨文化的商务交际活动,如与外国人交流的技巧,如何与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是一门复合型、应用型的边缘交叉学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社会对既熟练掌握外语又掌握外贸或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加青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扩招以及适应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或称“外贸英语专业”、“商贸英语专业”、“实用/应用英语专业”等)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得以较快发展,如广东省的100多所高职院校全部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1]。特别是2012年,全国已有62所高校开办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同年该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也开始招生[2],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有了重大进展。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早已引起了我国学者和教师的关注。以“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发现,自2005年以来,我国学者对此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较高的热情(如,2005年4篇、2006年9篇、2007年37篇、2008年49篇、2009年97篇、2010年89篇、2011年114篇、2012年143篇中文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对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现状、内涵、体系及模式等进行了一定的、表象性的分析,但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证性研究较少。

能力本位(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CBE)是指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如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现代办公设备的操作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它强调能力标准,即对职业岗位做十分详尽的工作任务分析,以对应专项能力开发相关课程,并进行实训。在国际上可资我们借鉴的除了加拿大的CBE模式外,还有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企业本位模式和以英美为代表的社会本位模式等。职业发展导向(Occupation-oriented)强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引导教育和教学,并将其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如课程设置上应从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出发,立足于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以必需、够用、适度为基本原则,调整传统的语言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和内容,加强技能实训,增设个性修养课程、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和通用能力训练课程等[3]。

实训教学即按照教学要求,在真实或仿真模拟的现场操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含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实训”一词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当时为应对迅速发展的机器工业的需要,英国政府采用“实训”形式来培养大批的熟练工人,主要模式是家庭作坊式的“一师多徒”形式。“从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各国和地区为了适应技术革命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地重视‘实训’在以应用性为主的高职教育中的具体运用”[4]。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以下简称高职高专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涌现出一批教学改革成效较大、办学特色较鲜明、办学实力较强的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但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看, 发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着办学特色不甚鲜明、教学基本建设薄弱、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亟待改革等问题”[5]。那么,《意见》中提出的这些问题,特别是关于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问题是否依然存在或改善,正是本文所要调研的目的和研究重点。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本调查于2012年7月和8月分别在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暑期全国高校英语教学与教师发展研修班期间,对与会教师所进行。两次会议共发放问卷432份,回收421份,回收率为97%。由于本文主要分析的是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实训教学,故剔除本科、信息不完整者和重复问卷(同一学校如果多人次填写问卷,则视为一所学校)等,实际有效问卷共289份,有效回收率为68.1%,其中三年制高职高专院校占98%,二年制高职高专占2%。本文主要讨论我国三年制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

1.2 测量工具

本研究以《意见》的通知精神为理论基础,根据有关对于实训教学的要求,确定了“实训开设情况”、“实训条件”、“实训师资队伍”和“实训内容”四个维度,包括15道封闭性问题和1个开放性问题。考虑到实际需求,封闭性问题既有单选题也有多选题,以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有关情况。

1.3 统计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基于统计和分析的考虑,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将调研学校分为四大区域,即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北方(含北京、天津、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宁夏、河北、河南、陕西、山西,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南方(含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四川、云南、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海南、福建、厦门、台湾、上海、安徽、浙江、江苏;西部(含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主要比较了该四个区域的有关实训课程开设、实训基本条件、实训师资队伍和实训内容等方面的差异。

2 研究结果与讨论

根据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特性、专业特色、人才层次、就业方向和社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既要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广泛的商贸知识,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职业技能。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宽泛的商贸知识并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外事、外贸、金融及外(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与翻译的复合型、应用型中高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5]。

2.1 实训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

从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中可知,参与问卷调研的学校中,从开设商务英语实训的专业来看,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开设实训的学校共265所,占约92%;在国际商务专业中开设商务英语实训的15所,占5%;据一些教师反映,个别学校在上述两个专业都开设了商务英语的一些技能实训。

此外,关于商务英语实训的开设时间方面,全国各地学校的情况比较分散。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主要分为集中实训和分散实训。集中实训是指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学期初或学期末进行。分散进行是指根据实训的性质和资源的特点,将其安排在有关课程的前后进行。其中,最多的是集中在学期期末进行,共95所,占33%;82所学校集中在每学期的开学进行,占28%;78所学校安排在学期期中进行,占27%;其它的34所学校更多地是分散在全学期进行。

实训课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保证实训效果的重要体现,是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从调研来看,177所学校的实训课时在每学期30~50课时,占61%;每学期实训课时在51~70课时的占17%,71~90课时的占15%,90课时以上的南方省份最高,西部最低(见图1)。

图1 实训课程开设基本情况Fig.1 Alloca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意见》第二条指出:“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5]。调研发现,在三年制的高职中,由于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如“订单式”、“三明治式”等,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作为三年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的是“校企合作”,即在前二年半的学习中,除每学期开设的三周集中实训课和理论课与实训部分(即课内上机和实验、实训)分散进行外,还会与实习基地、合作企业根据需求灵活安排一些社会实训,以及创新实训学分(含科研学分即小制作、小发明、小创新、论文发表等,以及技能和实训学分等),再加上第六学期的社会实训或顶岗实习,其实训课时与课堂理论课时之比大于6:4,体现了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中保证实训课时的要求。

《意见》第四条明确指出了要加强“实训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训性教学内容要严格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中对实训环节的要求进行教学。各院校要特别重视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实验项目,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和设计,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规范实训教学考核办法,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社会实训的组织和安排,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行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要尽可能结合实际任务进行,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5]。

2.2 实训基本条件

实训基本条件主要包括硬件如实验室、实验设备(仪器)、实训基地等,是保证实训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对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发现,24%的院校目前还没有实验室或实验设备(仪器)、实训基地,54%的院校有1至2个实验室,而正在建设中的院校有18%,其余的4%院校既没有实验室、暂时也还未考虑加设实验室。对此,关于商务英语实训课的环境安排,54%的院校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实验室进行了模拟,37%的院校主要集中在教室进行。教师们还指出了许多学校由于传统观念、经费、管理、与企业的合作度,加之企业出于规模及保护商业秘密等因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缓慢或流于形式,甚至还有院校名义上让学生下企业实训,但无指导教师带队,更缺乏有效监督和考核手段,放任自流。另外,已建成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也存在着合理利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仅有9%的院校表明实训主要是在公司企业现场进行。这与教师们在访谈中反映的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校内实训基地的数量少、普遍存在设备条件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状况非常吻合。

上述内容突出表明了我国大多数院校的商务英语实训在硬件方面还不够,特别是在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方面,从思想观念和规章制度等方面亟待加强。

2.3 实训师资队伍

“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5]。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了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

2.3.1 实训师资数量

由问卷调研分析可知,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数量方面,北方和南方认为“满足需要”和“基本满足需要”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了34%和28%及41.3%和28.4%,分别高于最低的东北18个和12个百分点及28个和15个百分点;然而,在“不确定”一项中,西部却高达约72.7%(见表1)。究其原因,“从整体上说,目前我国31个省区中的大部分省区,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还是每万人口中的高职学生规模等,都与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存在较大差距······在未来10年间,我国高职教育总体上将完全可以按照目前的增长幅度推进”[6]。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量仍将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线上。此外,从规模发展趋势的区城比较来看,十多年前由东部地区兴起的举办离职教育的热潮,目前正向中、西部地区推进。

表1 学校分布与师资数量Tab.1 Distrib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number of faculty

2.3.2 实训师资质量

师资队伍质量是指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由图2分析可知,我国南方省市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师资在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方面都是最高的,而西部省份在职称结构方面较差。

图2 学校分布与师资质量Fig.2 Distrib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qualities of faculty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规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必须达到15%以上。“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总数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全国高职教育平均生师比l7.27,与本科院校的平均生师比17.21相差无几,其中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无职称的比例分别为3:25:34:28:10;高职教师的学历结构大幅改善,2004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比例为14.6%,2008年达到26.2%”[7]。但是,由于近年来高职教师总体规模增长较快,但相对于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职教师的总体数量仍显不足。2009年,高职专任教师占本专科专任教师总数的30.5%,而同期高职教育在校生占到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38.2%。如果考虑到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学条件特别是教学、指导教师的更高要求,高职目前的专任教师数量仍然很紧张。也正因如此,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计划内教学时数普遍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水平。

从教师构成上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仅为29.9%,还远不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判定标准上的差异,其中大部分教师仅可称为具备“双师”素质而已,真正能够符合“双师”能力要求的比例恐怕更低。而且,“双师型”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的渠道不畅,“双师”水平难以保持。

毋庸置疑,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近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师资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还不能完全适应该专业对教师的要求。多位教师在访谈中表示,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普遍情况是班级学生多、教师课头多、课务重,生师比严重不达标;专业教师呈低龄化、专业背景单一、专业和实践能力薄弱、严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优秀的专业实践教学师资更是奇缺,特别是很多学校至今仍无专门的实践课指导教师。“这是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商务英语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8]。

2.3.3 实训教学资料

实训教学资料主要指用于实践教学的大纲、指导书、教材、教学软件、音像资料和CAI课件等。目前,我国教材出版业非常繁荣,“特别是各类商务英语教材可谓琳琅满目”[9],百花齐放,学校的选择余地较大。经统计发现,使用教材最多的出版社分别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大连理工出版社等。但是,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可操作性教材极为匮乏,“商务英语教材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突出矛盾尚未引起关注”[10]。商务英语教材的编写还存着一些严重问题,如虽然有的学校自编了一些实践类教材,但囿于学识和行业实践经验的缺乏等,内容的设计较为草率,多为知识的堆积和重现,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匮乏,匆忙造就,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知识的整合,无法起到引领学生操作、检验学生过程和结果的作用。

从问卷调研分析可知(见图3),在商务英语实训教学资料的难度、编排体系、实训内容、实用性和针对性方面,南方院校的比例最高,而西部院校在难度和编排体系两个方面上虽然低于南方但明显地高于东北和北方;北方的院校在实训内容和针对性方面却高于东北和西部,对于使用教材的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共占67.9%,不确定的占14%,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约18%。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教材的理论性太强、内容不够丰富、商务技能安排不合理和针对性不强等。

上述现象表明,由于我国东西部及南北方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学生差异等的不同,虽然教材选择较多,但是商务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仍然需要提高。

从本次问卷调研及与部分与会教师的访谈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对我国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既充满了希望,又有很多的疑虑、困惑,特别是在自身业务能力提高和实训条件、实训教学资料方面要求迫切。如教材方面,不确定及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约32%,突出反映了实训教学资料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处理、商务技能安排和活动设计等。“我国高职商务英语的实践教材缺乏”[11]。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迅速发展不相对称的是高职教材起步较晚,实践类可操作性教材几乎难觅芳踪,这是目前高职教育的突出问题。

图3 学校分布与教材满意度Fig.3 Distribu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valuation of textbooks

2.4 实训内容

语言学家Elis和Johnson认为,商务英语教学具有ESP教学的特征和六要素,即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真实语料(authentic material)、真实语境(real context)、信息为主(message-based)、主题引导(topic-based)、任务教学(task-based teaching)等[12]。因此,商务英语实训应通过分析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需求,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真实或仿真环境下的有效语料和实用信息,采用项目模块式的主题引导任务教学法,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最优化实训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在特定而真实语境中有效交流的能力。

由图3可知,在商务英语实训资料的满意度、实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方面,南方和北方的高职院校普遍高于东北和西部院校。访谈中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上述六要素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由于师资条件或实训条件等的限制,采用因人设训,如偏重于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练习,甚至将有限的课时完全用来进行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6)或剑桥商务英语(BEC)训练以提高其通过率,大多带有很重的英语语言教学的痕迹。此外,“商务课程的教学重点也不够突出,概念性知识介绍过多,内容庞杂,但实践内容较少”[13]。这些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一些教师在实训内容中的英语语言和商务技能的安排比例、单一技能与综合技能训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困惑和差异,如有些教师认为英语语言权重应大于商务内容,有些则持反对态度。

在对部分教师的访谈中,许多教师也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如在实训教学资料方面“希望教材编写能与今后的工作内容相衔接;突出加强教材的实践性而非理论性;活动设计要科学、合理,易于操作;实训内容要新颖;实训手段要考虑到不同学校的条件等”。在实训模式方面有“最好采用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方式;注重实战技能的培养,兼顾语音技能的培养;建设模拟实训室,进行模拟仿真训练;与行业协会加强联系,请专业人员指导训练;到涉外企业参观,让学生真正接触涉外业务;应着重“实训”,开设更多实训基地,现场教授,注重校企结合和学生成绩;研究出一套针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考证考试,以便其求职时作为职业资格凭证等”。对教师自身业务提高方面主要有“多举办针对商务英语实训教师的培训班,加强实训课师资建设;加强各高校的交流——通过网络平台或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商务英语学科的特性及定位仍然存在分歧[14]。虽然有教育部2000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但暂无关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经济发展的动态性等特点,职业岗位对于人才技能的需求必须与时俱进,做好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分析。此外,各校还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的特点,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进行“英语+商务”、“英语+贸易”、“英语+金融”等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有利于毕业生的错位竞争。

3 结论

多年来,我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不分、教学模式单一等现象[15]。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虽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重视,但要真正解决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实训资料建设等,首先需要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加强校企密切合作,不仅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还应联合培训师资以提高教师的商务技能,以及组织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教学经历的团队共同编写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实训资料,根据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需求和要求,及时调整、更新实训内容,使学生学到最新知识、最新技能、最新理论、最新方法和最新工艺。

为适应中国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的需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应朝着高职方向和素质教育方向改革,即“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以校内实训和企业合作为导向,注重教学实践,以培养学生在其职业范畴内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能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由于学科的特殊属性和开设历史相对较短等原因,经济管理和人文社科类专业在实训手段、实训师资等方面与理工类专业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在我国高职已经占据高校半壁江山、全国近800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发展势头方兴未艾”[16]的今天,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对于培养既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又能动手操作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有关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如何构建科学的实训体系以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亟待加强。希望本文能对我国高职商务英语的实训教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致谢:

仅以此文感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分社对本文调研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1]张海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10):31-33,41.

[2]王立非.论商务外语学科及学术研究的再定位[J].中国外语,2012(5):4-9,23.

[3]蒙英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浅见[EB/OL].(2011-07-11)[2012-10-31]. http://quanquzy2012.feixueli.teacher.com.cn

[4]程平,李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双语学习,2007(9):14-17.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R].教高[2000]2号,2000年1月

[6]陈嵩,马树超.全国不同区域高职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J].职教论坛,2007(12):16-17.

[7]林宇.围绕提高质量强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0(8):46-48.

[8]曹淑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6):129-131.

[9]郭亚卿.商务英语教学发展趋势[J].企业导报,2010(11):221-222.

[10]叶兴国等.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外语,2011(3):57-62.

[11]闵玉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大众科技,2009(8):158-159.

[12]ELLIS M,JOHNSON C.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3]郭亚卿.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92-195.

[14]原庆荣.商务英语学科定位分歧辨析[J].中美英语教学,2009,6(4):30-32,29.

[15]李连涛.商务英语实训的实用性研究[J].科技风,2008(19):119-119.

[16]曹德春.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折射出的两个深层次问题[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157-159.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Business English Practical Training in China

WANG Lu1,MAO Ting2,SHAO Zong-yin1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Shanghai 201209,P.R.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Shanghai 201209,P.R.China)

Practical business English training plays a vital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a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CBE)and occupation-oriented business English training pattern has been recognized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out China,in which practical abilities training is the key to realizing the goal.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training at over 400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nstitutes is explored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focusing on the training content,training venues, teachers,textbooks,etc.An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SPSS17.0)to draw percentages for variables included in the questionnaire.Findings showed that a vast dif f erence exists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southern and northern areas due to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dif f erence.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practical business English training in China.

Business English;training facilities;training content;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occupation-oriented

H319.3

B

1001-4543(2013)03-0224-08

2013-04-07;

2013-09-12

王录(1963–),男,河南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ESP及跨文化交际研究,电子邮箱wl7958@hotmail.com。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教学浅析
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探析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浅析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