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林肯

2013-08-18 07:15崔人元
中国新时代 2013年5期
关键词:奴隶制林肯宪法

|文 ·崔人元

人总是要死的,古往今来不知死了多少人。四月里,我会莫名其妙地想起起美美国国诗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死者葬礼》的首句:“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地上上长长着着丁香……”然后就会跳跃地想到死于四月的外国古人阿伯拉罕·林肯。

请看一则竞选总统者的“财产公示”:

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个妻子和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间办公室,室内有一张办公桌,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面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惟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这位竞选总统者叫阿伯拉罕·林肯,于1860年当选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

马克思对林肯的论述

我上中学时,全国统编课本里说,美国总统是美国资产阶级的总头子和总代表。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自然彻头彻尾是资产阶级的。

上大学时,独自在图书馆的马列著作阅览室拜读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下称《全集》),读到第15卷和第16卷中马克思亲笔写下的论述林肯的文字,与中学课本逻辑的结论竟截然相反!请看马克思写了些什么呢?

《美国近事》(1862年2月26日左右,美国南北内战已经开打近一年了)中写道:

林肯总统在大势之所趋和人心之所向都不许再拖以前,是从来不冒险朝前走一步的。但是,只要“老阿伯”一旦相信这样一种转折点已经到来,他就会采取某种突然的、尽可能不声不响的行动而使朋友和敌人都同吃一惊。最近,他就用极其平静的方式干出了一桩出人意料的事,……[此处省略具体的人事和军事指挥权调整——引者注]。用这种“不声不响的”办法,那位“年轻的拿破仑”就被解除了他对所有军团的最高指挥权,只有波托马克河线上的军团留给他指挥,虽然“总司令”的头衔还给他保留着。在林肯总统接收最高指挥权之初,就顺利地从肯塔基、田纳西和大西洋海岸传来了一些捷报。

《美国废奴派的示威》(1862年8月22日)中写道:

林肯总统——一个在法律上小心谨慎、从宪法来谋求和解、出生在肯塔基这个边界蓄奴州的人——总是很不容易挣脱“忠诚的”奴隶主的控制,极力避免同他们公开决裂,因此,他就要同北部的一些坚持原则的并且日益被事变进程推向前台的党派发生冲突。

《北美事件》(1862年10月7日)中写道:

林肯是史册上“有其独特之处的”人物。他从不首倡什么,从不表现激情,从不装出姿态,从不使用历史帷幔,最重大的行动,他也总是使之具有最平凡的形式,别的人在为几平方英尺土地行动时可以宣布“为理想而奋斗”,而林肯即使在为理想而行动时,他所谈的也只是“几平方英尺土地”,他犹豫不决地、违背本意地、勉勉强强地演唱着他这个角色的雄壮歌词,好象是在请人原谅他是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充当英雄人物”似的。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都像——他本人也力求使它们像——一个律师送交对方律师的普通传票,像在法律上玩弄狡计,像小气地附有种种保留条件的诉状。他不久以前发表的宣言,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这份撕毁了旧的美国宪法的文件——林肯关于废除奴隶制度的宣言,也具有这种性质。

要想从林肯的所作所为中找出美学上的不雅、逻辑上的缺陷、形式上的滑稽和政治上的矛盾,像英国的那些奴隶制度的品德——《泰晤士报》、《星期六评论》之流所做的那样,是再容易不过了。尽管如此,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在今天,当大西洋这一边所发生的一切无足轻重的事情都故意带上了不起的神气的时候,那在新大陆上以如此平凡的形式所进行的一切重大事件,难道没有任何意义吗?

林肯不是人民革命的产儿,是那种没有意识到本身应当解决何等伟大任务的普选制的寻常把戏把他——个从石匠上升到伊利诺斯州参议员的平民,一个缺乏智慧的光辉、缺乏特殊的性格力量、地位并不十分重要的人,一个善良的常人——送上最高位置的。新大陆还从来没有取得过比这一次更大的胜利,这证明,由于新大陆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善良的常人也能担负旧大陆需要英雄豪杰才能担负的任务!

《致美国总统阿伯拉罕·林肯》(写于1864年11月22日和29日之间,由国际工人协会中央委员会签署,代表国际工人协会祝贺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这封公开信发表于多家报纸)中写道:

我们为您以大多数票再度当选向美国人民表示祝贺。

如果说您在第一次当选时的适中的口号是反抗奴隶主的权势,那么您在第二次当选时的胜利的战斗号召则是:消灭奴隶制!

自从巨大的搏斗在美国一展开,欧洲的工人就本能地感觉到他们阶级的命运是同星条旗连在一起的。难道引出这段壮烈史诗的领土之争,不正是要决定,那辽阔无垠的处女地是应当由移民的劳动来享用,还是应当遭受奴隶监工的蹂躏吗?

……当大约一百年前最先产生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在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和最先推动了十八世纪的欧洲革命的地方,……只要作为北部的真正政治力量的工人竟容许奴隶制玷污自己的共和国,……那他们就既不能取得真正的劳动自由,也不能支援他们欧洲兄弟的解放斗争;不过,这种进步道路上的障碍现在已被内战的血浪扫荡干净了。

欧洲的工人坚信,正如美国独立战争开创了资产阶级取胜的新纪元一样,美国反对奴隶制的战争将开创工人阶级取胜的新纪元。他们认为,由工人阶级忠诚的儿子阿伯拉罕·林肯来领导自己国家进行解放被奴役种族和改造社会制度的史无先例的战斗,是即将到来的时代的先声。

《国际工人协会致约翰逊总统的公开信》(l865年5月2日和9日之间,林肯已遇刺身亡)中写道:

当旧大陆和新大陆都群情激愤的时候,我们的任务不是要倾泻悲痛和愤怒的言辞。就连那些被雇用的诽谤者,他们成年累月地、不辞劳苦地、息息法斯式地对阿伯拉罕·林肯和他所领导的伟大共和国进行了精神上的暗杀,现在也在人民的这种愤懑情绪的总爆发面前吓得目瞪口呆,争先恐后地将辞令的花朵撒满他的陵墓。他们现在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他既不因人民的热烈拥护而冲昏头脑,也不因人民的情绪低落而灰心丧气;他用仁慈心灵的光辉缓和严峻的行动,用幽默的微笑照亮为热情所蒙蔽的事态;他谦虚地、质朴地进行自己宏伟的工作,决不像那些天生的统治者们那样做一点点小事就大吹大擂。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阁下,您的任务就是借助法律来根除那些曾用刀剑砍倒的东西,领导政治改革和社会复兴的艰巨工作。深刻地意识到您的伟大使命,将使您在严肃的职责面前不作任何妥协。您将永远不会忘记,美国人民在开创劳动解放的新纪元中曾把领导的责任付托给两位劳动的人:一位是阿伯拉罕·林肯,另一位是安得鲁·约翰逊。

《致合众国全国劳工同盟的公开信》(1869年5月12日)中写道:

我们在林肯先生再度当选总统时给他的贺信中表示过,我们确信,美国的国内战争对于工人阶级的发展,同美国独立战争对于资产阶级的发展,具有同样巨大的意义。

好莱坞大片《林肯》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传记大电影《林肯》于2012年公映,再现林肯的伟大事功——解放黑奴,废除奴隶制(与马克思的中心关注点是一致的),而影片叙事重心却非传记,是美国宪法第十三修正案这一事件。

根据中文字幕(翻译很一般),且抄下电影中的林肯台词:

我认为,宪法赋予了我战争的权力,但没有人了解这些权力到底是什么。有人说这些权力并不存在,我也不知道,我认为我需要这些权力实际存在,来让我坚守维护宪法的誓言。也就是说我认为我有权力把叛军手中的黑奴解放出来,算是战争中没收财产的一部分。这或许会让人怀疑我和他们是一伙的。他们认为奴隶是个人财产,我坚决反对这一点。我从未这么认为,我很乐意人人获得自由。倘若把一个人称为财产,或者称为战争违禁品,或者其他什么,这一切就是我为什么要抓住这次机会的原因。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传记大电影《林肯》

下面说到关键的部分了。我要利用法律武器来没收战争财产,我也知道这法律仅仅适用于政府财产,或者交战双方国家居民的,但南方不是一个国家,所以我不能跟他们谈判,所以如果根据法律,黑人确实是个人财产,我是否有权把这些个人财产从盟军手中夺走?前提是我坚持认为他们仅仅是盟军,而不是交战国的公民。还有一点,我坚持这次的暴动,并不是来自我们南方各州,而是来自这些州内的盟军,这些州内的法律还是有效的。这就是说,因为是由州法律来决定黑人是否可以被当作个人财产来进行买卖,联邦政府没有任何规定,至少现在没有,所以黑人在那些州里,就是奴隶、个人财产。所以我可以使用战时的权力来没收这些财产,救出他们,但如果我要严格遵守州法律,我要如何合法地使用《解放宣言》来解放他们?除非我把州法律废除了。我觉得战争需要我做这些,我的誓言也需要我这样做。我觉得我是对的,我也希望自己的做法是合法的。我仍旧这么希望。

两年前我宣布,他们可以翻身做主,并从此以后获得永远的自由。假设法庭裁定我没有权力这么做,法庭很可能这么裁定,假设这个废除奴隶的修正案从未存在过。假设现在战争已经过去了。我就不能再使用战争权力,来无视法庭的裁定。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必须无视。这些已经被我解放了的人们,会不会被迫重新做奴隶?这就是为什么我需要众议院讨论这个第十三修正案。进一步得到各州的批准,把这整个奴隶制都给取消,永远的取消,只要我还有能力,就是现在,这个月底,我需要你们在背后支持我。我的内阁一向都支持我。

1865年初,美国内战接近结束,获得连任的林肯一直在致力于推动从法律上永久废除美国存在的奴隶制的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在国会得到通过,过程堪比内战的艰苦,当时保守势力把持着国会,支持废奴的激进派也不满林肯的作风,民众也无暇响应废奴主张。分裂美国联邦和存在奴隶制的南部各州表达了重回谈判桌和终结内战的意愿,林肯却发现自己面临两难的选择:是结束眼前的战争,获得妥协的和平,还是坚守宪法的精神和内心的道德,永远结束奴隶制?

从前引马克思的论述看,林肯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杰出的英雄,甚至是完美的圣人,而且也懂得现实政治的伎俩。林肯在1863年就发表了解放黑奴、废除奴隶制的《解放宣言》,打了四年仗,死亡六十万,胜券在握了,林肯何苦还要折腾第十三修正案呢?

一因美国是三权分立,立法权在国会,不是总统说了算。林肯当过律师又当总统,但难以违法或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正是美国制度制衡权力的优越性)。

二因林肯发布《解放宣言》,是为了扭转内战过程中北方在军事上的不利态势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是从道德制高点采取的政治措施,而且确实唤起了更多民众支持北方,将最初维护美国联邦不分裂的“统一战争”,转化为维护平等、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的“解放战争”,并把南方置于道德正义的反面。林肯打仗是合宪的,但要在战后处理被南方奴隶主视为私有财产的奴隶,则如前引台词所说,须废除南方各州的相关法律。林肯必须说服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否则,后边就要违宪,因为美国的立国规则认为,宪法是根本大法,各州的立法只要与宪法不冲突即可(总统、国会都无权废除州法律),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所以,虽然在道义上如林肯所说:“假如奴隶制不是错误,那就没有什么是正确的了。”但在法律上,林肯要尊重美国宪法和法律,要竭力促成第十三修正案通过,既让内战和废奴具有合乎宪法的合法性,即只有宪法才能“把整个奴隶制取消,永远取消”,又让内战和废奴成果得以永存,而不像专制制度下往往出现人去政息。

电影通过此事体现了林肯对民主和法制的尊重,传播了美国价值。重温一下马克思的话吧:“这证明,由于新大陆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善良的常人也能担负旧大陆需要英雄豪杰才能担负的任务!”这是民主和法制的优越性。

说不尽的林肯

美国几乎每年都有关于林肯的作品面世。不说对于反对奴役、人权事业、道德正义和美国社会进步的推动,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看,也如马克思所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独立战争只是美国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南北内战则使美国经济独立和成为世界大国。解放黑奴,废除奴隶制,打碎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使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让资源配置更合理、高效和公平,为代表了当时先进生产力前进方向的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林肯进入白宫后,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在日常工作中不顾个人安全,每天挤出大量时间接见人民群众,听取申诉,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他说:“如果我力量不足的话,至少我将求助于人民群众,只有他们才永远不会失败。”“要与人民保持密切的接触,只有他们才永远正确。”“危急关头,能拯救我们的不是船长,而是全体船员;不是阿伯拉罕·林肯,而是总统宝座后的整个美利坚民族的人民。”

人民自发地纪念和讴歌林肯。惠特曼的名著《草叶集》中有《林肯总统纪念集》,其中的诗篇《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和《当紫丁香最近在亭园中开放的时候》就是悼念林肯的。桑德堡花数十年功夫写的《林肯传》(东方出版社和三联书店版,翻译很好,惜乎近年未重印)更是传记名作,而且文笔优美,人物形象生动活泼,该书认为“千百万人民是林肯一生所完成的事业的基石”,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见解。励志大师卡耐基写林肯的《人性的光辉》也流传甚广。

看看林肯吧,对我们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是有启发意义的。

猜你喜欢
奴隶制林肯宪法
林肯的自嘲
林肯的幽默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压迫、复仇与融合
安静从容 林肯MKX
毛塔奴隶竟支持奴隶制
君主制、奴隶制和帝制的根基 社会不平等的缔造
亚伯拉罕·林肯: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