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人才国际化与国际人才本土化—— 谈出版走出去与出版人才培养

2013-08-20 00:44张志成
中国出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出版业国际化人才

文/ 张志成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到2020 年的文化建设目标:“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中央的一系列支持文化走出去的方针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实践。

中国出版业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深化改革,用积极的姿态迎接竞争,迈开了走出去的步伐。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出版业不论从版权贸易、实物出口,还是对外投资、海外设点,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出版企业在境外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459 项。我国出版物已进入世界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 年输出版权7783 种,引进16639 种,版权贸易逆差从“十五”末的7.2 ∶1 缩小到2.1 ∶1;2011 年出口图书等出版物148.7 万种次,出口总量1557.5 万册,出口金额为7396.6 万美元。数字出版中期刊数据库海外付费收入近千万美元,电子书海外销售5000 万元人民币,网络游戏突破2 亿美元;印刷加工服务出口收入661.65 亿元人民币,占印刷工业总产值8.6%。

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要求,为中国出版走出去指明了未来奋斗目标。可以预见,在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下,新闻出版业也必将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特别是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日益普及,推动传统新闻出版业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型。一个全新的出版业态正在形成,这必将为国际出版业提供新的增长动力。而对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一、走出去的制约点是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出版走出去还处于起步和打基础阶段,走出去办厂、设店容易,但走进去,落地生根,做大、做强很难。这里既有外在的客观因素,如西方的文化壁垒,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的影响力还较弱,再加上传统的外宣模式为主体,依靠大众媒介传播实现的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体系,往往被国外冠以意识形态、政治宣传的帽子,不可避免受到外方的排斥。结果武术、中医、菜谱等成了中国图书的代名词。而一些反映中国思想与当代价值的作品,往往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的宣传,谈不上什么宣传效果。

但不容忽视的还是出版业自身的原因。如选题模糊,在中国自己的选题和外国当地的选题之间摇摆不定;出版的产品翻译水平不高,可读性不强,装帧设计差;渠道不畅,出版的图书主要在一些华文书店销售,难以进入国外主流营销渠道。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出版人才远远不够。特别是从国际范围内开展选题策划的编辑出版人才,能以外文的思想、思路表达的翻译人才,通晓国际规则,熟悉国际惯例,对不同文化有深刻理解的经营管理人才,等等,这才是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的真正障碍。

出版业国际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出版走出去的广度与深度。为实现文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新闻出版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意见措施。其中都把加快构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人才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作为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但是,人才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产、学联动构筑理论与实践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从战略高度制定并实施国家走出去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构建走出去人才培养、培训、使用和储备的长效机制。通过政、产、学联动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出版人才。即国家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如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商务部等联合针对出版走出去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用和激励等政策措施。其次,以出版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为依托,对产业人才和产业后备骨干人才,以全球视野从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和国际人才的本土化两个方向加大培养力度。

二、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当我们谈论国际化人才时,并不是仅指将某一岗位,或国际部等某个部门的人培养成国际化人才。产业的国际化要求的是产业链的各岗位、各部门的人都应成为国际化的人才。

目前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对行业领军人才、翻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的培养力度,并筹建各类人才资源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下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渐进的过程。针对目前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现状以及长远发展的需要,我们一方面要对现有行业人员加大培养力度,使之适应当代国际化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应更加注重基础人才的培养,从产业未来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政、产、学结合,有针对性地对本土未来的编辑出版、翻译、经营管理等人才,以国际化的视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培养。实现本土人才的国际化。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内、国外高校两种资源,国内国外出版企业两个平台。

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得高等教育已经从一国封闭的内循环培养,转变为多国、开放式培养。国内大部分高校与国外相关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合作办学与联合培养。如北京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与英国、荷兰、新加坡等国的相关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鼓励在读的硕士、博士生到合作机构学习或进修。为了适应出版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了部分高校开设出版专业硕士,它与一般科学学位的不同之处在于突出强调培养环节中实践所占的比重,并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行业导师共同指导,从而克服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一些高校目前正探索校内、校外与国内、国外结合的培养方式,如1+1 双硕士联合培养,即国内大学培养一年,国外大学培养一年,获得两个学校的硕士学位。高等教育为复合型、高技能、国际化出版人才的培养已经做了很多有益尝试。政府主管部门也应出台相应扶持政策,鼓励出版企业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在企业中选拔优秀的精通外语的青年业务骨干或未来的领军人才进入高校培养。利用高校的国际资源实现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翻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出版走出去的一个基础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目前有职业翻译4 万多人,相关从业人员50 万人,但能够胜任出版产业需要的大社科类翻译统共不足200 名。这与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长期以来,我们的翻译专业只设置专业面极窄的专业,如英美文学翻译专业等,而针对大社科的翻译人才和其他语种的翻译人才的培养则少之又少。针对出版业实用的翻译人才,尤其是使相关译文能让外国读者看得懂、喜欢读的译者更是稀缺。

政府主管部门为了促进中国图书融入国际出版网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每年提供相当数量的翻译费资助,但足够数量的优秀翻译人才才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现的保证。为此我们建议政府设立专项翻译人才培养资金。一方面资助现有的具有潜力的翻译人才继续深造,另一方面吸引年轻优秀的语言人才进入翻译专业学习。

此外,高等院校需要拓宽翻译专业设置范围,增设一些小语种翻译专业;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如采用本、硕、博连读和国内国外共同培养的方式。即在本科生中挑选优秀的社科类或科技类学生,直接进入翻译类专业硕、博连读培养。在硕、博阶段采用国内、国外两段式或国内、国外、国内三段式培养模式,即硕士在国内培养,博士在国外培养;或硕士在国内培养,博士在国外培养,博士论文阶段回国内完成。通过本科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硕、博阶段一方面学习掌握语言翻译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并熟悉所在国人民的思维模式、语言表达习惯等。从而为中文翻译成外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国际人才的本土化培养

中国的软实力将伴随中国经济等硬实力而同步提升,中国出版业在境外投资、设点将会越来越多,为应对出版业在境外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以世界人力资源的视野,从世界范围内挑选培养我国出版业未来需要的人才,即国际人才的本土化。这些国际人才利用自己对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出版业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再加上自己的本土语言、文化优势,在本国为中国出版企业开拓市场、挖掘需求,与中国出版人才在海外打拼相比,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1 年,教育部颁布了《留学中国计划》,提出了到2020 年在中国留学的总人数达到50 万人次。这一群体将是我国出版业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国际人才基础库。如此巨大的留学生群体,不论所学为何,通过在华期间的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耳濡目染,基本会达到我们对留学生教育“知华”的初步目标;通过与国人的交往和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和认同,从而达到“友华”的目的。这些人回国后,通过口口相传,必将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出版业应充分重视这一群体,让他们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同时也应有针对性地在这一群体中培养一些我国出版业走出去需要的本土化人才,如翻译人才、出版营销人才等。我们一方面要加大本土人才中能翻译成外文的人才培养,同时也应重视外国人才中将中文翻译成本国语言的人才培养。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在不同语境下成长起来的人的思维、语言表达等存在巨大差异,能够在两种语境中自由转换,实际上是达到了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学习语言的人的梦想。但其难度非常大,培养的成本也非常巨大,而且受个人天赋等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也很大。而那些自己母语表达很好,再培养他们熟练掌握中文,由他们将中国文化、思想翻译、介绍给自己的国人,不论从培养成本还是传播效果来看都会非常好。这在国外书店中不乏实例,如同样是中国中医方面的书,由中国翻译的,价格低,滞销,而外国买回版权,自己翻译,价格奇高,却销售火爆。

目前在我国学习的留学生近30 万人,其中语言生约60%。这些学生有些学完语言后进入了专业学习,但大部分选择回国。我们认为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完全可以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如在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中重点鼓励支持学生选择出版相关专业,或政府设立“出版专项奖学金”鼓励留学生选读,特别是针对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些人学成回国后不论是在我国出版企业在当地的分支机构,还是在本国的出版机构,都将成为中华文化在本土传播的有力推动者。其实我们的出版走出去,不应仅仅盯着以欧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广大亚非拉国家特别是邻国都是非常大的舞台,或许这些国家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更容易接受,这样我们走出去的成效会更大一些。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柳斌杰. 大力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J]. 中国出版,2012,(1)

[3]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摘登)[N].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2- 01-10 (3)

[4]何明星.中国出版“走出去”壁垒何在?[N]. 中华读书报,2011-10-26(6)

[5]闫玉清. 中国出版“走出去”如何进一步增强影响力[J].红旗文稿, 2011,(21)

[6]王坤宁.中国出版“走出去”:合作更深内容更广形式更多[N]. 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1-08-08

[7]刘彬.来自新闻出版业的报告“走出去”篇:传播中华文化的馨香[N]. 光明日报, 2011-10-14

http://www.tac-online.org.cn/ch/tran/2010-11/05/content_3817728.htm

猜你喜欢
出版业国际化人才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才云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