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若干问题探讨

2013-08-20 01:02杨贻军
中国出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集团化后勤军队

文/杨贻军 杨 杰

一、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是大势所趋

当前,国际期刊出版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期刊出版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集团化成为主流发展趋势。[1]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的期刊出版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和集团化,近年来他们开始抢滩中国市场。国内部分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也已经开始在集团化建设方面行动起来。

总后勤部下属出版单位较多,现有72 份期刊,占全军282 份期刊的25.5%,是各大单位中最多的。各期刊涵盖的专业门类也很多,包括社会科学、后勤装备、财务审计、军需油料、国防交通、基建营房等专业,医学期刊则涉及卫勤管理、基础医学、外科学、内科学、免疫学、护理学众多学科。总后所属期刊印数也很大,72 种期刊年总发行量达644.9 万册,超过10 万册的有14 种刊物。23 种后勤类专业期刊多数发送到全军团以上单位甚至基层连队;47 种医学类、2种社科类期刊多数通过社会渠道公开订阅,或发行到国外。由于管理目标明确、制度规范、出版人员素质过硬,军队后勤专业期刊形成了内容新、质量高、实用性强的出版物群体,屡获军内各种奖项。

但是,军队后勤专业期刊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发行情况很不平衡,各类学报和医学类期刊发行情况较好,但发行量3000 册以下的期刊占期刊总数的62%。同时,不少期刊仍沿用传统的日常管理和出版机制,经营能力较低,许多期刊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困难重重。

军队后勤专业期刊作为特殊类型的科技期刊,不能自外于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化的大趋势之外,应该知难而进,扎实推进军队后勤专业期刊的集团化建设,从而不断提升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科技强军服务。

二、循序渐进推进军队后勤专业期刊的集团化建设

在国内外科技期刊纷纷走向集团化的总体趋势下,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也是一条可行之路。只有从实际出发,从适应国家出版行业改革发展的趋势入手,采取适当措施循序渐进推进军队后勤专业期刊的集团化建设,进而推进军队后勤专业期刊的集约化与集成化。

要循序渐进推进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和尝试建立总后出版管理中心

军队后勤专业期刊出版集团化建设需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顶层设计十分重要。应结合当前军队后勤专业期刊出版实际,积极探索和尝试建立总后出版管理中心,理顺军队后勤专业期刊出版管理。可通过出版管理中心,对编辑、刊印、发行的人员、场所、经费等实施一体化集中统管,以实现科学的资源调配,增加规模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政策引导,推动军队后勤专业期刊之间的合作、重组,培养一批具备实力的军队后勤专业期刊,提升集约化、数字化水平。

2.通过政策扶持优秀期刊发展,推动期刊之间互动交流

要推进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需要有若干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期刊作为核心。可以通过建立和运用适当的遴选机制,从现有军队后勤专业期刊中选择若干定位明确、专业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期刊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期刊,并通过一定的政策或基金支持这些优秀期刊脱颖而出,使之成为期刊群的核心,为建立期刊出版集团奠定基础。

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在推动部分期刊优先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建立各期刊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改变军队后勤专业期刊小、散、弱的状态。通过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间的沟通交流,打破学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尤其是内容相关、地位相近的军队后勤专业期刊,应通过沟通交流,确立合作机制,为构建期刊出版集团奠定基础。

3.条件成熟时,采取措施推进建立新型期刊出版集团

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在条件成熟时,要采取措施建立新型出版集团。通过期刊出版集团,整合出版资源,提升军队后勤专业期刊的整体实力,提高军队后勤专业期刊的行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组建新型期刊出版集团,不单纯靠行政命令,要在体制和机制方面理顺关系,推动期刊出版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的榜样和示范。

三、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的模式探讨

根据地方期刊出版集团建设的经验,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可以采取三种模式。

1.横向平面联合模式。多个期刊的联合构成期刊出版集团,但产品不变,仅仅是规模扩大。这是期刊集团的初级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经营。[2]军队后勤专业期刊可以把内容相似的期刊联合起来,组建专业化的期刊集团。

2.纵向产业链扩张模式。此模式可以实现纵向联合,可以组建期刊出版、印刷、发行一体化的大集团,产生倍增效应。[3]军队后勤专业期刊也可以像家庭期刊集团和知音期刊集团一样,组建自己的广告公司、印刷公司和发行公司,实现规模扩张。

3.多样化混合辐射模式。该模式可以进行多种相关产品的互补开发、立体销售,通过联合、兼并而组建的集团规模。既可以实现同类跨媒体的组建,也可以实现异类跨媒体的组建,形成综合性的传媒集团。这种模式对于推进军队后勤专业期刊数字化信息化至关重要。

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也可以与军队出版集团建设同步进行。在这一模式下,军队后勤专业期刊成为出版集团的一部分,通过出版集团实现期刊出版集约化和集成化。

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只是提升军队后勤专业期刊质量和水平的第一步。还要紧密结合军队后勤建设实际需求,适应出版业数字化发展浪潮,不断提升军队后勤专业期刊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为军队后勤建设服务。

四、积极借鉴地方期刊出版集团化的经验

目前,国内期刊集团化已经启动,2002 年《家庭》成立我国首家期刊集团。目前,我国目前已有几个具有集团化发展规模的期刊社,其中的知音期刊集团、时尚期刊集团和瑞丽期刊集团是期刊界的后起之秀;辽宁党刊集团的建设也对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有较大的借鉴启示意义。同时伴随各个出版集团的建立,期刊集团化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期刊市场已涌现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品牌期刊群,如《家庭》刊群、《读者》刊群、《知音》刊群、《时尚》刊群、《瑞丽》刊群等。这些期刊群的集团化之路,为我国期刊集团化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经验。[4]

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有自己的特殊性,与其他期刊集团化建设相比,也有共性存在。因此,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不能闭门造车,要积极与地方期刊界交流协作,分析总结已有的期刊集团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作为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的借鉴。

1.借鉴利用地方期刊集团化的管理制度

一些地方期刊出版集团化比较成功,关键的一点是管理制度的创新。比如知音出版集团,率先采用企业化管理,不断推进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将原有层级管理结构转变为效率更高的扁平化管理结构,带来了集团化的高效率。[5]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也必须借鉴地方期刊集团化的管理制度,建立适合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要求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效能的提升。

2.借鉴利用地方期刊集团化的运营模式和策略

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可以借鉴利用地方期刊集团化的运营模式和策略,不断推进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地方期刊集团化的一些模式,如家庭期刊集团的“一体两翼”模式,即以《家庭》等刊物为主体,以创办经济实体、举办社会文化公益事业活动为两翼的模式,[6]也可以为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所用。军队后勤专业期刊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借鉴相关期刊集团化建设的运营模式和策略,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集团化之路。

总之,军队后勤专业期刊集团化建设,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胸襟,同时又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军队后勤专业期刊的集团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必能事半功倍。

[1]黄辛.专家达成共识:中国科技期刊必经集团化数字化网络化[EB/OL]. http://www.cas.cn/xw/kjsm/gndt/201009/t20100916_2964536.shtml, 2010-09-16

[2][3][5][6] 陆丹. 我国期刊集团化发展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5-30

[4] 杨文利. 三十年回首期刊路——新时期以来我国期刊业的发展及特点.出版广角,2008(6):27-30

猜你喜欢
集团化后勤军队
后勤服务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医院后勤改革在路上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旧军队的改造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