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与发展思路

2013-08-27 08:42洞口县农机局
时代农机 2013年8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具服务体系

■ 洞口县农机局

目前,洞口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构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农机服务实体。主要从事农机作业、农机推广、农机经营、农机维修等服务,主体有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作业服务队、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及农机维修网点,一般在工商部门注册,县农机部门实行行业管理。二是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主要从事农机作业信息、技术咨询、合同管理与运行服务,主体是农机行业协会、农机经纪人、农机作业协会,尚未在民政部门或工商部门注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成长壮大为农机化发展、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政府还须进一步科学规划协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1 取得的成效

(1)农机化服务队伍逐年扩大。①全县现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575个,人员6833人。其中,拥有农机资产原值20~50万元的服务组织29个,从业人员345人;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8个,从业人员160人;农机专业合作社8个,479人。②现有农机户19895个,从业人员24186人,其中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2394个、从业人员5056人。③农机化中介服务组织59个,从业人员177人。④农机维修服务点55个,从业人员114人。⑤农机经销服务企业1个,从业人员10人;农机经销服务点42个,从业人员71人。⑥农机供油服务站17个,从业人员31人。⑦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到25574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2123人、联合收获机驾驶员910人、农用运输车驾驶员968人、农机维修人员104人,获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人员6人。

(2)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县乡建立农机管理、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信息发布、安全生产监管等公益性管理服务体系。以县乡农业机械协会、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为依托,建立了示范引导、专业合作、信息咨询纵向到村的服务网络,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农机示范户为依托,建立了农机作业、农机维修、农机供应横向到户的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了功能健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3)弥补了农村现行体制的缺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小规模经营体制,造成土地、资源、技术等规模小,抵御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需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弥补了农村现行体制的缺陷,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农机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承包、作业承包、代耕代收、租赁承包、跨区作业等形式的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农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问题,解决了政府想做但又没有能力做,农民想要但政府又不能提供的矛盾,有效地配置了资源,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4)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县现575个农机作业服务组织,2012年作业服务收入55865万元。社会化作业服务不仅增加了农机手的收入,也为农户节本增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农机作业的代替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民每人一年至少可增加收入15000元。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缓解季节性劳力紧缺的矛盾。水稻联合收获机可一次完成水稻的收割、输送、脱粒、清选等项作业,1台高性能水稻联合收获机可替代100多个青壮劳力。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组织化、专业化运作,更使农机作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抗风险的能力。

(5)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农机服务已由传统的农机作业服务,拓宽到信息、技术、作业、经营、维修等服务领域。①信息服务。主要由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及农机协会承担,搭建有机户与无机户之间的沟通桥梁;组织签订跨区作业合同,负责带机外出作业和引进作业,调处作业纠纷和矛盾。②技术服务。主要由农机推广机构承担,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推介活动,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创办农机综合示范区;制定机具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协助调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组织农机科技创新、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的实施。③作业服务。主要由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专业户、农机作业大户承担,主要形式有承包作业、委托作业、租赁作业、跨区作业等4种模式。④经营服务。主要由农机经营户承担,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组织货源,为农机户或服务实体供应质量上乘、经济适用的机具及配件,认真履行机具的“三包”服务。⑤维修服务。主要由农机维修网点承担,负责农机维修保养工作,开展机具维修和配件供应,包括农机设备维护,农忙季节的机具抢修,机具的改装和改进。

2 主要做法

(1)明确乡镇农机管理服务职责。乡镇农机站与农业各站合并,成立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设1~2名农机管理员,农机管理员岗位实行公开招聘。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转变为经济实体或中介服务组织,受政府委托,承担包括农机化工作公益性服务项目。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定乡镇农机服务基本内容为:一是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二是农机操作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三是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提供农机作业信息;四是农业机械化示范点、综合示范区建设服务;五是组织农机投入抗灾救灾,以及抗旱排涝农机设备的维护。

(2)确定农机服务项目。县农机主管部门结合本地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突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重点以及技术培训、公共服务(新机具的展示、农业机械技术检测、设备维修等)的工作重点,确定农机化服务年度项目,作为县政府量化考核的依据。建立了技术培训机制,根据年度农机服务内容重点确定培训内容,以县农机学校为培训基地,对农机服务人员定期进行年度培训。

(3)培育和扶持农机大户。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日趋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因此必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纳入农机化工作的重要议程,对农机大户的概念、性质、形式、分类、标准、作用和促进措施进行规范。

(4)争取政策营造发展环境。积极争取优惠政策,为社会化服务实体的农田作业开辟“绿色通道”。交通部门对跨区作业服务,免交过路过桥费;工商、税务部门对从事农田作业的服务实体,免交工商管理费与营业税。春耕及夏秋农忙季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积极疏导交通,为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的作业服务保驾护航。

(5)资金扶持投入多元化。通过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及农机项目的实施,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组织、农机大户进行倾斜奖励支持。农户可根据市场需求,自由选择先进适用、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和机具并把农机作业作为致富门路和手段。

(6)行业实行自律规范运作。为规范农机作业市场,洞口县己实施行业自律。如县农机行业协会,制定了《农业机械协会章程》、《农业机械协会工作责任制》、《农业机械协会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协会有章可循,使理事之间做到了职责明确、工作相互配合,有力地促进和规范了服务组织的发展。

3 发展思路和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管理科学、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1)科学规划协调。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领导,将此项工作纳入农机化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科学制定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规划,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农业农村工作中一同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多元投入扶持。一是财政应逐年增加农机公益性服务事业经费;二是各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开发与基地建设投资项目要明确列入相应的农机化科目,用于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力度,重点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装备更新和大中型机具的购置补贴,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3)规范行为强化自律。要根据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运行规律,制定、完善和落实农机服务市场的规范。制定农机作业服务质量标准、作业收费标准和行业自律法则,完善相关规章。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资质论证和注册登记工作。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插手垄断农机作业市场,进行强行中介、强行服务。加强与工商部门的配合,强化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销售市场的管理,对农机维修人员实行资格认证,打击农机假冒伪劣,切实履行好《农机产品三包规定》。

(4)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农机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紧密结合关键农时季节加强农机服务人员技能培训,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力支持。

(5)政策倾斜创造条件。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引导农机大户、农机科技示范户和农机能手创办农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农民相互自愿为基础,促进土地有效流转,形成耕地的适度集中连片。加强农田土地综合整治和机耕道的建设,为农机的规模作业提供条件。继续实行及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减轻农机手负担,确保农机服务组织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具服务体系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