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为什么降价难

2013-08-31 01:51雷永军
中国乳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普天基本面降价

文 / 雷永军

(北京普天盛道企业策划有限公司)

最近,对洋奶粉涉嫌虚假降价的报道和评论渐多,其中,惠氏新品取代降价老品的行为更是被媒体和专家热炒。有咆哮、有观察,有起哄、有看客。那么,洋奶粉为什么难以降价呢?却没有人说得清楚。

按照当前市场状态,洋奶粉主流产品的平均价格为210 元/罐(900 克),如果降价5%,则为199.5 元/罐左右,如果降价10%,则为189 元/罐左右。如果洋奶粉真的这样降价,则会给国内的贝因美、伊利、飞鹤、雅士利、圣元等同类型产品在二三线市场造成很大的挤压。如果力度够大,则很有可能逆转三线城市的奶粉市场。

洋奶粉大幅降价,会对国产奶粉造成很大的压力,很多国内企业根本就接不了招。普天盛道公司对奶粉行业有深入研究,在过去十多年的观察调研中发现,当洋奶粉价格在230~250 元/罐时,消费者会吃不消,从而更换奶粉品牌。2012年,美赞臣的一次提价,就是很好的一个证明。洋奶粉价格一旦低于200 元/罐,很多二三线城市的顾客就会转向洋奶粉。所以,大多数洋奶粉品牌的价格都定位在210 元/罐左右,不越雷池半步。

与国内乳品企业不同的是,洋奶粉生产企业多数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有两个核心指标,一个是基本面,一个是盈利能力。这次洋奶粉生产企业顺应有关部门反垄断约谈的降价行为,就严重伤害了他们的盈利能力,根据普天盛道的观察,估计在5%~8%之间。而对于基本面,中国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政策的影响,所以对投资者来说,很难相信基本面的解释。这也就是受到反垄断调查后,美赞臣的股价当日即下跌了10.58 美元/股,跌幅超过13%的根本原因。另外,因为降价是从终端开始的,这就涉及到超市和经销商的博弈,进而是经销商和企业的博弈,最后是企业和投资者的博弈。降价,最终导致原来稳定的利益体系受到挑战。

一边是投资者的影响,一边是反垄断的压力,一边是媒体专家的口诛笔伐,一边是经销体系的利益链混乱。这些都最终造成了洋奶粉企业在价格问题上的羞羞答答。

降价有利,但是资本市场不同意;不降价也稳定增长,但是反垄断的压力没有解除。虚晃一枪,利用其它方法,比如出新品重新维持平衡,媒体和专家则会穷追猛打;企业让利,将纯利润从30%左右降低到25%左右,经销体系则需要重新整合。任何一个方案,都有两难困境。真是想说降价不容易!

按照普天盛道的研究,要将洋奶粉现在占有的320 亿元的市场份额挤压出30%以上,简单降价5%~10%是根本没有用的。

让我们静观局变!

猜你喜欢
普天基本面降价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旅游景区门票降价是个方向
禧玛诺“普天元18尺”
2019第一波饲料降价启示录
普天乐
从供需基本面看未来油价走势
国庆抒怀
兵器图解
关于证券投资的行业选择与上市公司分析
试论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面与技术面联合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