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治疗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2013-09-01 10:35查芳芳朱迎春吴莲叶王青杜红秀白寿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酚酸

查芳芳 朱迎春 吴莲叶 王青 杜红秀 白寿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肾内科,上海 20170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将导致肾功能衰竭[1]。对DN的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改善向心性肥胖以及低蛋白饮食。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治疗DN患者,探讨其对延缓DN患者肾功能减退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DN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 例;年龄37.3 ~78.5 岁,平均年龄(56.4 ±13.4)岁。入组DN患者符合以下条件:(1)用胰岛素后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 5.6 ~7.5 mmol/L,平均(6.4±2.3)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4% ~7.3%,平均(6.9 ±2.7)%;(2)血压控制较好,口服降压药物(均未用ACEI或ARB类药物),收缩压110~140mmHg,舒张压 70~90 mmHg;(3)血肌酐113.2 ~356.7 μmol/L,平均(249.6 ± 67.3)μmol/L,据MDRD公式计算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31.4 ±13.6)mL/min;(4)血脂控制较好,三酰甘油(TG)0.8 ~2.4 mmol/L,平均(1.2±0.8)mmol/L;胆固醇(Chol)2.3 ~ 6.4 mmol/L,平 均 (4.7 ± 1.7)mmol/L;低 密 度 脂 蛋 白(LDL)2.7 ~ 3.5 mmol/L,平均(3.2 ± 1.5)mmol/L;(5)排除合并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及全身重要脏器严重疾病。

1.2 治疗方法 将上述DN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19)。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和谷胱甘肽,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仅注射胰岛素及口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d)、前列地尔注射液(20 μg/d)、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2.4 g/d),疗程7~14 d,每2个月一次。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后每两个月检查所有DN患者血常规、血脂、血清白蛋白、血糖、HbA1c、血清肌酐、尿蛋白/肌酐比(ACR)等指标。观察有无与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相关的不良反应。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

1.4 研究终点与疗效判定 以血清肌酐水平较基础值升高1倍或接受透析替代疗法为研究终点。如患者到达研究终点,立即停止临床试验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DN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糖尿病类型、血脂、HbA1c、血红蛋白(Hb)、ACR、eGFR等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DN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2.2 达到研究终点时退出患者的例数 研究第1年末,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退出的患者分别为2例、3例;研究第2年末,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退出的患者分别为3例、5例;研究第3年末,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退出的患者分别为5例、7例。存留患者联合治疗组11例,对照组4例。3年末,联合治疗组达到研究终点而退出研究的患者比例(47%,10/21)显著低于对照组(78%,15/19)。3年内,患者病情稳定,无失访及脱落。

2.3 DN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肌酐、ACR及eGFR的变化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DN患者血清白蛋白逐渐下降、血肌酐逐渐上升,eGFR逐渐下降;到第2年末和第3年末,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ACR和血肌酐明显下降(P<0.05)。eGFR变化见表2。另外,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表2 两组患者血eGFR的变化(mL/min)

3 讨 论

DN在美国、日本及许多西欧国家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病因,目前我国DN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其占ESRD诱因的第二位[2]。因此,探讨DN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丹参多酚酸盐是丹参的提取物,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抗氧化、抑制凝血、促进纤溶、扩张毛细血管、解除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并能对缺血组织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从而促进肾功能衰竭的恢复[3]。

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对病变血管具有亲和力,能够在病变组织周围聚集,发挥靶向性治疗作用,从而减轻和缓解肾小球动脉痉挛,增加患者的肾血流量,抑制机体内的肾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改善DN时肾小球的高灌注和高滤过异常状态,从而减少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此外,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2合成以及细胞因子、生成等,前列地尔还能明显减轻肾脏炎性反应,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状况[4]。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通过巯基氧化分解体内的超氧化基团,减少氧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的作用[5-6]。

本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DN患者3年,血清白蛋白下降速度和血肌酐上升速度均减慢。第2年未和第3年未,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ACR和血肌酐明显下降(P<0.05),eGFR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尿蛋白的排泄减少,肾小球率过滤增加。3年后,试验组达到研究终点的患者为47%,而对照组高达78%。

本研究采用长时、规律的联合治疗,通过扩张肾血管、改善肾血流灌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炎性因子、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再生与修复作用,从而延缓DN患者肾功能的减退,推迟患者进入ESRD而进行替代治疗的时间,可能是另外一个较好的DN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证实。

[1] James F,Winchester,Donald A,et al.Diabetic Nephropathy[J].Principles of Diabetes Mellitus,2010,22(6):347-355.

[2] 林善琰.糖尿病研究中的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151-153.

[3] 徐曼,王逸平,孙伟康,等.丹参多酚酸盐对大鼠慢性肾衰时肾功能及内源性内皮素释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1,15(1):32-35.

[4] Pugsley MK.The angiotensin-Ⅱ (ATⅡ)receptor blocker olmesartan reduces renal damage in anima1 models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J].Proc West Pharmacol Soc,2005,48(2):35-42.

[5] Polat A,Parlakpinar H,Tasdemir S.Protective role of aminogumidine on gentamicin 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 in rats[J].Acta Histechem,2006,108(5):365-371.

[6] 吴晨光,王丽,方春钱,等.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9,1(5):355-358.

猜你喜欢
还原型谷胱甘肽酚酸
谷胱甘肽:防治中风改善帕金森症状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还原型锡酸铅粒度对Al/HM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安定性的影响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新疆紫草总酚酸提取物指纹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测定
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谷胱甘肽功能化有序介孔碳用于选择性分离富集痕量镉
基于调节解离状态的丹参酚酸纳滤分离机制